用还是不用BDD?这是个问题

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缩写BDD)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的技术,围绕用户在与软件交互时期望体验的行为(Behavior)来记录和设计应用程序。BDD的作用是把利益关系人、交付团队等不同方面的项目相关人员集中到一起,形成共同的理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期望值。

目前国内对BDD的看法褒贬不一。一方面,它确实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业务价值传递和确认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它对研发BDD用例人员的业务理解能力及团队协作要求较高,因此它又因其低普适性和高成本而饱受诟病。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看待BDD呢?本期我们聊到BDD相关的经历体验,BDD的适用范围,以及我们的思考。

欢迎收听这一期。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4:08 为什么要尝试BDD?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 07:10 理想化的BDD是什么样子?
  • 23:41 如果没有理想条件,我们能借助BDD的思路做些什么?
  • 27:09 哪些情况适合BDD?哪些不适合?
  • 30:18 ATDD与BDD有什么区别?
  • 34:13 BDD的新趋势

相关链接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