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惯性接盘vs惯性踩线?沟通就是个很难的事儿

“接盘璞”和“踩线真”都有特殊的沟通技巧(?

一个“善于扩容”,一个“善于道歉”(???

沟通很重要,谁都知道。

但在各种场景面对各种人具体应该怎么做?

就需要被丢到具体场景里勤加练习啊朋友们。。。

预警:最后10分钟因为部分原录音丢失,音质骤跌

【时间轴】

05:15 面对合作愉快的同事离职有些遗憾

08:57 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问题如何形成的?

16:32 不想总是说自己做了多少,但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见也会委屈

19:24 很多时候是对自己和老板都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会自我PUA

21:46 不同性格和成长环境也导致不同沟通模式的碰撞

25:36 先关心别人的感受又或者先亮出自己的模式,两种沟通策略你选哪一种?

27:37 有些人会用“做事”当作屏障来避免处理关系,另一种逃避可能就是直接emo

34:42 直接表达诉求对一些人来说本来就不是个容易的事

39:10 沟通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但“关心别人感受”和“达到目标”是不是本来就是矛盾的?

44:46 如果无法回应一个Clear Yes,那就先说No

47:10 当发现自己压到别人的线了怎么处理?

49:37 关于阿真“丰富的道歉经验”

59:16 总是需要“主动”,想着也有点累

【相关提及】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亨利·克劳德 Henry Cloud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14:“纠结璞”和“干脆真”的亲密度大考问

《返璞归真》039: 泸沽湖边母女夜谈,代际和解可能吗?

 【音乐】 

Communication – polkadotsnz

COMMUNICATION SONG – Emily Stratford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7:串台 Iphie – 从做播客聊起,顺便弥合公益和商业之间的鸿沟?

公益只能靠爱发电?

公益传播的价值就是吸引筹款?

公益价值能被商业市场衡量吗?

……

一期跨时区串台,从各自做的播客,谈到公益、非盈利机构、市场化、以及 钱 的问题。

【嘉宾】

Iphie

社会企业及公益机构的独立咨询顾问,自媒体人,播客《打个电话给你One Call Away》主播,声音纪录片《有光计划 unhidden light》系列正在制作中。

她长期致力于推动公益、商业、设计、媒体、城市及乡村建设的跨界和融合,帮助企业实践商业向善,提升公益机构专业化转型。

【时间轴】

02:11 关于Iphie的第一个播客《打个电话给你》

06:16 一起做播客的共同目标是要做得长久,但中途也有些坎;做播客也像是在发展一种亲密关系

10:12 关于Iphie最近的新播客《有光计划》

11:54 公益机构的传播本质上是在做公民教育

14:06 通过传播手段展现社会议题和公益故事的复杂性

19:11 在以媒体推广公益的道路上,跨界本身是有困难的,双方的理解成本很高

27:06 “社会创新”是指什么?

30:53 社会创新和跨界项目也在致力于打破对特定群体从刻板印象高墙

38:34 在非盈利机构工作久了会对“谈钱”很没有概念

42:17 非盈利行业从业者一般离商业市场比较远,在规避了高风险竞争的同时,也缺乏一些正向激励

44:55 “社会企业”看似是一个公益与商业结合的好例子,但很多运作效率并不高,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困难

48:08 关于孟加拉国的Grameen Bank

52:54 在公司的时候和现在自己工作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56:13 谈钱的尴尬来自于不知道如何把自己能创造的价值标一个价格

57:16 当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越高,能够标出的价格也越高

01:01:23 生活在一个商业化社会难以避免把金钱带入到衡量生活的其他方面,但在一些非盈利领域的观念里又有些矫枉过正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NABIHA – Mind The Gap

【相关提及】

播客《打个电话给你 One Call Away》

播客《有光计划》EP2 – 我的爸爸是坏人吗?

播客(创作机制)《做事侠 The Enablers》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6:长途自驾,就是在体验一场朴素的时空重置

“璞又阳” 和 “真假后” 对于自由上路的回溯和向往。

不知道你上次驾车出游是什么时候?

和谁一起?

从哪里到哪里?

为什么上路?

……

【关键词】

#自驾   #信任   #时空重置

【时间轴】

00:30 璞又阳你好

02:20 阿真十一假干嘛了

05:39 爸爸开车和老公开车的引发不同的焦虑指数

09:08 路上很容易暴露细微的不信任

10:35 长途自驾与不在路上的“时空轨迹”是有点不同的

13:15 老乘客和新司机的乌龙自驾游

22:49 阿真在跟爸爸一起出游的时候体验到的关系的转折

29:16 这次十一自驾的目的 – 修复关系;但也有逃避和怨念 

36:00 线下面对面的重要性,完整的生活难以在线上复制

39:56 阿璞跟父母自驾游,跟日常的Dynamic也有明显不同 

 【音乐】 

驾驶我的车 Drive My Car – OST

千与千寻 Spirited Away – OST

Rusted Root – Send Me On My Way

朴樹 – 平凡之路 The Ordinary Road

【相关提及】

《绿皮书》(2018)

《无依之地》(2021)

《后会无期》(2014)

《驾驶我的车》(2022)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11: 和父亲的自驾游,从甘南到西藏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电影,要带我们去到哪里?

这是一期将近一年前的录的内容,很抱歉现在才发出来。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电影了,所以也觉得不太配聊相关的话题,也不知道在说的时候是否足够真诚。


最后,我们在谈电影,又不在谈电影了。


关于电影教育,关于符号的欺骗性,

关于电影的含义,电影的未来,

关于该相信什么、实践什么……


电影也好,其他任何媒介也好,都只是个入口。

最终,它们要带我们去向哪里,永远是个没有完结的命题…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know for sure. Yet it doesn’t matter…”

“你在等待一列火车,一列把你带向远方的火车。你知道这火车会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但你无法确定!然而那都无关紧…”

——《Inception 盗梦空间》

【嘉宾】 

沙皮狗

电影哲学研究者

(还有很多其他身份)

【画风】 

有方向又很随机的对话


【关键词】

#电影学院  #电影哲学 

#纪录片  #二次元  #信仰


【时间轴】 

02:13 讲一下在电影学院学习的经历和茫然

07:12 “无赖电影学院”指什么?

09:52 电影本在学院之外

13:36 通过电影的手段探索“真理” ;电影那些让人感受到一种永恒的震颤,已经不但是“电影”的范畴了

16:23 没有尝试过拍电影,有资格做电影教育吗?如果你真的喜欢,怎么会忍得住不去亲手做呢?

18:17 没有实际对象的符号世界欺骗性是非常强的;纪录片本就是一种人类学观察,是需要投注生命的

21:56 电影行业和电影教育是割裂的

24:52 “喜欢电影”意味着什么?

28:19 “电影哲学”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电影是一种“第七艺术”

30:39 “电影哲学”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可能以电影的方式而非文字符号的方式去思考哲学?电影本身也是一门语言,可以有独特的口音

37:51 是否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重新定义电影?

43:03 将来或许“电影”就不存在了,经过“电影化”的动态过程,会有一种更综合的艺术,例如游戏

45:25 电影剧情片发展一百多年也差不多了,接下来的发展路径什么?

46:11 我们现在的纪录片还不够多,这是电影这个技术其中一个使命

48:14 二次元的世界其实很大,其语法构成更多元

51:44 2.5次元或许是电影的未来

55:34 从Vtuber说到“面具之下空无一物”

01:05:19 被存在主义的解放,以及对“自由”的反思

01:11:51 又提到今敏;今敏的电影充满着对女性的恶意吗?又或者是在借鉴女性视角表达一种困境?

01:19:09 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信仰的问题;宗教的核心问题或许并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相信”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相关提及】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阿兰·巴迪欧,2003【演讲课程】

《远山淡影》石黑一雄,1982【小说】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德] 维尔纳·赫尔佐格 / [英] 保罗·克罗宁 /【书】

《陆上行舟》维尔纳·赫尔佐格,1982【电影】

《未麻的部屋》今敏,1997【电影】

《千年女优》今敏,2001【电影】

《红辣椒》今敏,2006【电影】

《巫师3:狂猎》2015,2019【游戏】

《死亡搁浅》2019,2021【游戏】


【音乐】 

OP: The Greatest Show – Hugh Jackman, Keala Settle, Zac Efron, Zendaya

ED:  Time – Hans Zimmer (Inception – Live in Prague)

BGMs:MOVIE SOUNDTRACKS (Piano Cover)

INTERSTELLAR • THE AVENGERS •  AVATAR • TETRIS  • INCEPTION  •  MAN OF STEEL • GLADIATOR • THE DARK KNIGHT • BRAVEHEART • NARUTO • KUNG FU PANDA • THE IMITATION GAME • THE DAVINCI CODE • BATMAN VS SUPERMAN • THE LAST SAMURAI • JURASSIC PARK • GAME OF THRONES •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 ATTACK OF TITANS


【互动收听】

喜马拉雅、 小宇宙、汽水儿、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微博  @ 影漫台灯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5:备孕期间,那些难被言说的微妙情绪

“孕育”这个话题也讲过挺多次了,

但当实际地落在自己身上时,

还是有那么多难以言说的情绪。

焦虑、无奈、期盼、等待…

也有对于生命的重新理解和探索。

对于生命奥秘的起始和女性孕育的复杂体验,

除非从第一人称视角经历,

又有谁能够真正“知晓”呢?

【关键词】

#孕育  #微妙情绪   #不可控

【时间轴】

02:16 关于备孕这件日常的小事,其实很难找人分享自己的心情

04:50 跟父母交流的困难,互相引发焦虑

08:49 老公虽然耐心听,但也很难完全理解

11:14 终于找到备孕三年的S姐妹,交流中得到安慰

14:32 自然受孕的每个细致的过程都是超脱于人力控制的

18:12 社会对于“孕育”这件事的言说空间很窄甚至有很多误解

20:51 关于傅真的生育故事

25:12 在“生育”这个主题上,女性自己常常是被挤掉、被消声的,剩下的只是任务;孕育的故事跟典型的成为母亲的故事是不同的,有更多的孕育的故事需要被听见

34:12 由备孕想到另一个议题:如果没法有自己的孩子,会选择收养吗?

37:21 自己曾经以为认同的“无私”在实际处境中是难以实践的;即便是一个愿意认真实践信仰的人,但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相信孕育新生命是美好的

45:46 与“意外怀孕”相关的内容和随处可见的人流广告把孕育本身和女性的身体贬低得非常廉价;但另一面又是随处可见的不孕不育广告,简单粗暴

47:30 “怀孕就是一个胎儿对女性殖民的开始”?

52:35 孩子是麻烦和重负,但为什么还是做了生孩子这个决定呢?

57:47 每一个选择背后,要清楚做这个选择的信念是什么

 【音乐】 

Relaxing Bossa Nova Dinnertime Music Playlist

Ed Sheeran – Small Bump

Britney Spears -Someday(I Will Understand) 

【相关提及】

傅真长篇小说《斑马》

傅真博客&公众号:最好金龟换酒 

播客:

《世界的异乡人》【EP04】- 傅真: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

《新气集》02. 傅真:文艺女青年生娃之后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69: 没有具体情景的反对或支持,都是耍流氓

《返璞归真》026: “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生命的来去哪有那么简单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3:从《非常律师禹英禑》讲起, 自闭症光谱的浪漫与现实

人与人互的相了解和接纳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自闭症光谱的群体就像是天然被隔绝了的灵魂,他们必然会更加艰难地去表达,去获得理解。

通过观看荧幕上的故事我们获得了些许对不同人类和新奇事物的了解,但这更大程度上或许只是获得了一种作为观众的满足感,而非真实处境下的理解。

浪漫叙事扩散了一种脱离实景的群体概念和名词,但实际日常中那些光谱上的群体更多的是被无所适从的拖拽而无法被全面地承接。

那么抛除滤镜后的盼望何在呢?

【嘉宾】

Witty – 心智障碍群体服务机构资深职业辅导员

【关键词】

#自闭症  #ASD  #社交障碍

【时间轴】

00:27 (不识字现场,正确读音禹英禑(wú)

04:35 电视剧所构成的对自闭症的浪漫化和奇观化

16:19 终于请出嘉宾Witty姐。服务心智障碍的群体从调研和提案再到推动和落实都需要不少力气

21:04 为什么选择服务成年的自闭症者?

22:34 成年自闭症者有什么特点?

25:41 即便是高功能自闭症者在日常生活自理上还是很多困难

30:20 十六岁的青少年“不会吃饭”?

36:41 如何帮助自闭症者进入工作?

42:31 残保金并不能真正促使用人单位接受自闭症者来工作

52:38 能够具有劳动能力不代表能适应大多数工作场合,但他们却具有很多人没有的耐心和执着

57:38 从不需要以“卖惨”来邀请大众关注自闭症群体,他们有特殊的闪光之处

01:04:26 用优势的视角看待那些“缺陷”

【音乐】 

非常律师禹英禑 BGM & OST

基恩敬拜-純結他靈修音樂

盼望-The Hope

 【相关提及】

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2022

真人秀《Love on the Spectrum》2019-2022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2:在这没有《乐夏》的夏天才看了《乐夏》

(再次展示一下我们这种树懒节奏的反射弧。

每个乐队,都讲述着自己悲喜交加的时代。

年轻与成长,大困惑与小日常;

都市与原野,精密理性与放飞自由

……

你是否也曾有过一个关于乐队的梦?

【关键词】

#乐队的夏天  #摇滚  #寻索

【时间轴】

03:43 阿璞对于摇滚音乐的“启蒙”大约来自日本动画

08:13 俩圈外人是怎么看这个节目的?

13:51 出圈是个好事但随之而来的冲击也很大

17:17 《New Boy》所引起的情绪,是个人情感的投射,也是时代变化的反射

21:52 摇滚的精神还在吗?其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要表达的痛苦

25:24 刺猬乐队表达的迷惘,也是有力量的迷惘

28:44 音乐的构成是很理性和技术性的,但能引发的情感反映确实不可计划的。当感官没有全部投入时,也难以体会音乐的能量

37:04 音乐的创作离不开“土地性”,都市和原野发出不同的声音

44:53 综艺极大加速了摇滚的出圈,但缺少沉淀也会缺少内核

52:27 音乐的自我表达和取悦受众之间如何平衡?这本就是个会一直讨论的议题

53:54 创作本身就是一个会有痛苦的求索过程

56:57 摇滚精神是求“真”求到死吗?或是求而不得的苍凉?

01:00:11 从“死亡”的话题回到接地气的“奇幻现实主义”

【音乐】 

朱金泰 Rockin – 夏天多好

痛仰 – 再见杰克

Beyond – 海闊天空(Live)

新裤子- 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

刺猬 – 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

刺猬 cover – 只要平凡(张杰、张碧晨)

九连真人-莫欺少年穷 

盘尼西林 cover – New Boy(朴树)

五条人- 阿珍爱上了阿强

五条人 – 地球仪

五条人 – 晚上好春天小姐

海龟先生 – Where Are You Going

海龟先生- 男孩别哭

海龟先生 – 玛卡瑞纳

BAAD-好想大聲說喜歡你

Rose – Anna Tsuchiya

Bob Dylan – Slow Train

Queen-Bohemian Rhapsody

John Lennon – Imagine

 【相关提及】

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2018

纪录片《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2016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1:还是不懂《工作的意义》,那就边做边探索

工作已经这么累了,能有个体面的收入已经求之不得,还纠结什么意义?

但时不时,诸如“我到底想做什么”这类问题也都还是会疑惑一下。

于是,本期虽然打着《工作的意义》这本书的旗号,

结果是在表达一下我们最近的工作近况,

毕竟,不实际地去工作,又谈啥工作的意义?

【关键词】

#工作  #劳苦  #意义

【时间轴】

00:44 很小的时候其实就想不清楚“学习”(劳苦)是为了什么?

03:11 对于工作的意义,要么已经放弃思考,要么来不及思考就卷上了

05:54 有时候会羡慕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似乎职业道路清晰,但真是如此吗?

08:44 时不时对于工作的迷茫投射到对自己所学专业的不满

19:18 做一个大家看来都“有意义”的工作,就有意义了吗?道理我都懂,累也是真的累啊。

21:23 终于还是稍微讲了一下《工作的意义》这本书,开篇就是对于基督教工作观的重整以及对古希腊工作贵贱观念的批判

31:18 神的“工作”本是好的,神给人设立“工作”也为是为给人展现人能展现尊严与创造力的空间,但在人犯罪堕落之后“一切都是劳苦愁烦”

33:42 小时候都会被教育说的那些“意义”,长大之后都会觉得“虚空”,即使拥有高薪厚职,仍然会间歇性怀疑人生

43:58 工作的意义本身不来自工作这件事,即便是所谓有意义的工作,也是由很多无意义的琐碎部分串联起来

56:12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根本没去做什么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赛文&GOD – 努力工作吧

林俊傑 JJ Lin – STAY WITH YOU

【相关提及】

《工作的意义》提摩太·凯勒

《婚姻的意义》提摩太·凯勒

《狗屁工作 Bullshit Jobs: A Theory》大卫·格雷伯

往期回顾:

《返璞归真》048: 跟一位准妈妈聊聊她帮助困境女性的故事

《返璞归真》040: 谁配的恩典?- 陪伴戒毒女性的这些年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0:《婚姻的意义》婚不婚都当了解

一本在节目中多次提及的书,就分享一下读后感吧。

虽然在现代语境中,

“婚姻”和“意义”都不是年轻人特别想关心的,

如果一关心起来似乎也没什么比较好的结论,

甚至“婚姻”在现实中总是跟“破裂”、“背叛”、“掌控”…等等这样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要么就是童话和偶像剧中的抓马的假糖。

但“婚姻”到底是怎样的呢?

在生物吸引法则的解释、供需交易的解释、社会文化塑造的解释之外,

“婚姻的意义”还能如何看待呢?

【关键词】

#婚姻  #盟约  #自由

【时间轴】

05:23 “婚姻”这个问题充斥在生活的每个部分,连碰到的路人都离不开这个话题

10:03 与婚姻相关的焦虑其实是因为对婚姻的认知上产生的偏差

12:38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圣经》本来都在冒犯各个时代的文化价值的

16:56 婚姻并不只是人类内部的平行关系,也含有垂直的天人的盟约关系

21:02 打底什么是婚姻的“真理”和“恩典”的力量?

28:45 我们现代人认为需要尊重、包容、接纳,这些好的文明从哪里来的呢?

34:54 何为“爱那个陌生人”?

40:24 当“肉体的臭味”无以隐藏,爱何以为继?爱是需要接上源头的。

44:58 婚不婚是可以“无所谓”,但这背后是模糊无谓还是拥有清晰的自由?

53:40 也正如友谊不是刻意交来的一样,爱情也不是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Shane Filan – Beautiful In White

Two Becoming One-Jonathan and Emily Martin

【相关提及】

《工作的意义》提摩太·凯勒

《诸神的面具》提摩太·凯勒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68:《梦华录》- 磕不动顾盼的糖,就做个遥想当年的梦

很久没有消费自己的文化产品了,也来看看热播古装电视剧吧。

一方面是有点不适应偶像剧的节奏,另一方面也有种想要回溯文化高光的冲动。

【关键词】

#古偶  #磕不动  #文化断层

【画风】

顾盼生辉世事非,

伤今怀古梦华夏。

【时间轴】

05:12 精美包装里的对人物背景的“洁癖”让人十分出戏

12:11 在现实的困境面前,爽文套路销售的浪漫爱让人难以下咽

14:54 与偶像剧相对的现实中的余秀华的爱情

23:01 古偶类的文化产品对于实际的女性处境和亲密关系缺乏想象力和真实的经验

25:37 互联网搭建的幻想空间无所不在地包裹着受众,可能让人越来越难以醒来,难以认识真是的自己和生活的真相

28:38 作为河南人的阿真在看关于繁华的东京汴梁的再现时也有另一番感触

31:16 对照《清明上河图》来看《东京梦华录》的时候,也会发现我们现代人对古代也缺乏想象

37:43 对文化高光的回溯,也在说明当下文化自信的缺失

40:51 虽然说都是现代人,但南蛮少数民族聚居地和中原汉文化腹地的土壤还是存在一定不同层面的影响。文化断层和文化复归,在每个人身上的意义也不同

44:03 奶茶铺作为现代茶坊,在当下也成了某种对西方的文化输出

45:50 在交替迭代速度更快的现代,“虚空的虚空”或许也体现得更加明显

【音乐】

梦华- 刘宇宁

不惜时光 – 张靓颖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