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4:从广州到非洲,从记者到宣教士 – 对谈自由撰稿人 陈又礼01

非洲,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

自然、广袤、自由?

落后、贫困、匮乏?

……

因心中美好的向往而去,

也因确认的约定而再次启程。

本期节目是阿真对谈好友陈又礼。

又礼是前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现在也是一位特约撰稿人。她从热爱的记者身份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到了非洲大陆,这一呆就超过了6年。在这期间,又礼跟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的人们产生了紧密的生命链接,有非常多有趣的经历和故事。

阿真作为又礼这些年的见证人和好友,再次见面也又很多话想聊,所以阿真和又礼的对谈也会成为今年我们节目的一个小系列,本期节目就是这个系列的开始。

阿璞作为第一听众也已经跟大家一起搬好小板凳了~

【嘉宾】

陈又礼 Ray

自由撰稿人

非洲公益机构志愿者,孤儿院老师

【时间轴】

02:45 阿真和又礼的相识,又礼去非洲的契机

05:22 长期以来心中的“非洲情结”以及对公益领域的关注 

08:13 新闻专业毕业后进入理想的南方报系

10:20 偶然的机会说走就走去非洲

16:13 结束一个月的翻译工作后开始在一家德国公益教育机构培训

18:22 在达累斯萨拉姆的三个月文化培训(其实就是洗衣做饭

21:59 培训之后正式开始在孤儿院做志愿者

24:41 在非洲实际的生活也打破了很多刻板印象 

29:05 做志愿者一年半后回国,心中放不下非洲的孩子们

33:14 再次回到非洲后跟之前做志愿者的状态也不同

36:50 从自由探索新大陆逐渐变化为对孩子们的责任

43:56 服侍,就是一起面对琐碎的生活

47:58 如何从“不羁爱自由”变为“甘受束缚”?

49:51 领受“差遣礼”的意义,见证一个盟约

【延伸阅读】

凤凰网 -《11800个中国孤儿和他们的美国父母》记者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xPovxV6SxqhUbD9QxPbhzA

南方人物周刊 -《科摩罗:寻找自由之路》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mWdjKXNKf68iWWxnWZaHOA

南方人物周刊 – 《在布隆迪得肺炎》特约撰稿 陈又礼

https://mp.weixin.qq.com/s/8z3_DfAlE6GcaCUbb6N00Q

 【音乐】 

Toto – Africa

Promises -Maverick City Music

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Café

基恩敬拜 – 純結他靈修音樂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以到公众号留言“加听友群”

083:在这本就异常的世界,唐氏儿反而是不被看见的天使

从生物学来说,唐氏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表现在很多方面都有“异常”。

但什么是“正常”呢?这个世界本来就“正常”吗?

或许我们只是在这个本就不正常的世界里,划着各自不同的船在前进…

唐氏综合征也称为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存在额外的第三条21号染色体(正常为两条)或其一部分部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患有唐氏综合症患者几乎都伴随身体和心智发展迟缓的问题,他们通常免疫功能也比较弱,也增加了患其他病症的几率。

本期主要内容是阿真与嘉宾宝华姐的对谈。

宝华姐是一位10岁唐氏综合症孩子的母亲,这位唐宝宝的名字叫做与施。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会非常直接地使用基督教信仰者的语言模式,或许在听这些用语的时候,会让你觉得不习惯、疑惑甚至觉得很奇怪,不论有什么样的问题,非常欢迎在评论区提出来,我们可以进行更多讨论。

另外,中途音质会有些不稳定,请见谅。

【嘉宾】

宝华

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两个孩子的母亲

【关于封面图】

Disciple of Jan Joest van Kalkar. The Adoration of the Child Jesus (c.1515). 

在2002年医学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莱维塔斯和里德,这幅早期的荷兰画家Jan Joest所画的《基督之子的崇拜》将患有唐氏综合症的人描绘成天使之一。

Levitas, AS; Reid, CS (Feb 1, 2003). “An angel with Down syndrome in a sixteenth century Flemish Nativity painting”.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A. 116A (4): 399–405.

【时间轴】

03:33 从去年阿真婚礼上的一幕说起 

06:22 这个孩子真的是“上帝的礼物”吗? 

07:52 也经过震荡拒绝的时期

10:12 父母都不那么接受的时候,却收到一份远道而来的爱

13:10 出生40天就经历手术,4岁前最大的挑战就是随时需要住院

17:35 父母要与孩子一起面对很多拒绝 

19:58 孩子找学校非常困难,但是感恩也受到很多支持

25:21 如何看到“这真是上帝的礼物”? 

29:06 家里有个唐宝宝如何有盼望?

36:14 学习低到尘埃里的谦卑,生命也在被拓展

37:49 温伟耀教授的故事

42:26 对于家里大孩子的一些挑战

【相关提及】

卢云神父(Fr. Henri J.M.Nouwen 1932-1996),原籍荷兰,1957年晋铎。

曾任教于美国圣母大学、耶鲁和哈佛大学。自1986年应方舟团体(L’ Arche)之邀加入黎明之家(Day break)服务智障人士,直到因心脏病突发安息主怀。

温伟耀博士(Dr. Milton Wan Wai-yiu,1952年-),牛津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基督教学者,灵修神学和汉语神学专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及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神学教授。由于曾经历丧妻、丧父、丧幼女的悲惨遭遇,他亦被称为“当代约伯”。

《同湖异舟》- 史蒂芬妮.胡巴赫 (Stephanie O. Hubach)

( Same Lake Different Boat: Coming Alongside People Touched by Disability)

 【音乐】 

天使心 -赞美之泉

Rachael Lampa – Perfectly Loved  ft.TOBYMAC

You Say- Lauren Daigle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到公众号留言“加入璞真听友群”

082:你的理财顾问可能是个“特工”?

癌症关顾员、跆拳道黑带、珠宝鉴定师、

理财顾问、电台主播、催眠师、私人飞机驾驶员…

这些身份到底是怎么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

这是有怎样的超能力活出别人三倍的人生体验?

兼具松弛感与积极心的凡尔赛“特工人”了解一下?

别担心,这不是啥成功学指南~

听完了也学不来(偷笑

【嘉宾】

刘然

理财顾问 etc.,

在新加坡多年的非典型云南人,

从运动技能到心理治疗再到金融领域考证达人,

怀疑她的一天有72小时。

【时间轴】

01:06 跨界达人嘉宾登场  

02:20 逐渐展开讲讲各种主副业以及业余技能

07:30 初到新加坡其实很不适应

12:13 突破瓶颈后找到自主性并怀着好奇心去尝试新挑战

16:27 做癌症关顾员的经历

20:59 如何一直保持乐观和积极前进的状态? 

25:21 如何从癌症关顾跨进了银行工作?

29:40 跟客户建立关系也运用到很多过往其他领域的经验

33:56 遇到即便知道自己专业技能还不够,但也愿意信任的客户

40:55 但有时候“多走一里路”为别人考虑反而被投诉

48:20 积极乐观地向前冲但又不会给周围人压力,如何做到的?

55:08 待人待己都有真诚信任的善意,可能就是那个“超能力”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76:长途自驾,就是在体验一场朴素的时空重置

 【音乐】 

Des’ree – Life 

Gabrielle – Don’t Need The Sun To Shine (To Make Me Smile)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简体字“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给我们在各平台五星好评。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听友群:可到公众号留言“加入璞真听友群”

081:这,是怎么撑到两周年的?

璞真两岁啦,终于要开听友群啦!

小小年纪一播客,还经历得有点多。

从线上录音到跨时区线上录音,

从求学、工作,到结婚、生育,

从坦诚地“裸奔”到继续“裸奔”,

To be continued…

**想来听友群玩的朋友们可以加微信号 liuufangyy

【时间轴】

00:55 璞真是个疫情中诞生的宝宝

07:18 璞常有一种身在国外但精神在国内的情绪分裂

10:11 在大环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做好小事已经不容易

12:12 两年来有哪些节目印象比较深刻? 

18:03 璞真分别邀请的嘉宾是明显不同的两种类型

26:24 在播客里关心的议题也能在生活中去实践

34:46 这里记录着和两年中太真实的记号,反而有点不敢给亲人朋友听

37:08 被记录的感受也帮助我们在被切割的时代里存留住自己

40:13 对我们的节目有什么满意和不满意之处?

41:13 去年此时也是不知道明天如何,但这“不知道”也有点不同

45:25 能继续做下去本就是个不小的目标了

【相关提及】

过去80集

(以及隔壁《影漫台灯》

 【音乐】 

Happy Anniversary Song- Ed Valenzuela

Let There Be Light – The City Harmonic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基恩敬拜 – 純結他靈修音樂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80:从昆明到香港,再到地球的两端 – 我们的“家乡”与“异乡”

云南 一个带着神秘感的山区,

慢节奏,躺平,与世无争。

一个适合逃离都市生活的“桃花源”。

香港 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港口,

快节奏,奔波,忙忙碌碌。

一个常路过又很难久留的“中转站”。

作为离开了云南多年的云南人,

有些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家乡。

作为成年之后大半生活在香港的半个香港人,

有了港式的语言和口味但始终还是港漂。

回顾这些我们居住的城市,

有些怀念的不变,也有些追赶不上的变化。

当初为什么去或者留?

大概也没什么特别宏大的理由,

终究也只是生活,

关于 天气 食物 和 朋友。 

【嘉宾】

阿璞的十年老友 – 黄老师

从会计到高中老师再回到金融行业的搬家达人(?

(我们从高中到大学到研究生都是校友)

【时间轴】

01:27 “搬家大户”黄老师的各种搬家经历

05:46 小城市的人际网不小心就很紧密

09:04 作为昆明人会很看重居住城市的天气(顺便吐槽香港的天气)

16:15 虽然香港的冷气真的很冷,但夏天也很需要空气流通

17:14 对于云南这些年变化的感叹(然后不可避免地说到食物)

25:09 离开云南和香港之后,如何找到我们的comfort food?

31:34 怀念香港的便利和安全的环境

38:21 回溯一下当年为什么离开昆明?

45:08 关于在香港和国外的“文化冲击” ,什么时候感受到自己是“异乡人”?

50:34 理想的生活会跟怎么样的城市关联?

52:57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Grace VanderWaal – City Song 

异乡人 –  李健 Li Jian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9:鹤岗,一个非典型围城

跟一个离开鹤岗的鹤岗人聊聊鹤岗。

因为房价低而引起关注的边陲小城,

或是年轻人逃离后寄望的靠岸居所。

那些近些年的“鹤岗故事”,

虽然重点都不是鹤岗,

但每个与之关联的人

也向我们呈现着另外一种生活的可能。

【嘉宾】

阿真的“室友” – 李医生

【时间轴】

02:45 两万块真能买到一套房吗?

08:22 土生土长的鹤岗人想回去吗?

14:42 小时候对自己家乡什么感觉?

16:00 代表性食物 – 鹤岗小串

21:12 一个煤城的特殊基础设施结构 

26:42 一次下矿井的经验

34:52 关于童年记忆中公园里的一只黑熊

38:03 为了逃离破碎的家庭,有的人逃往鹤岗,有的人逃离鹤岗

43:39 “鹤岗故事”的重点不是房价,而是这些移居者自己的故事(但想要一个房子的话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关提及】

视频:

《中国最穷买房团:我揣着五万块,流浪到鹤岗买房》- 看客inSight

《在鹤岗安家》- 秦潇越

播客:

《下楼散步》EP03:花了一万五,全款在鹤岗买了套房!24岁,我重启人生了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Homecoming – Green Day

我想有个家(潘美辰)- 曹格cover

【收听互动】 

小宇宙、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8:惯性接盘vs惯性踩线?沟通就是个很难的事儿

“接盘璞”和“踩线真”都有特殊的沟通技巧(?

一个“善于扩容”,一个“善于道歉”(???

沟通很重要,谁都知道。

但在各种场景面对各种人具体应该怎么做?

就需要被丢到具体场景里勤加练习啊朋友们。。。

预警:最后10分钟因为部分原录音丢失,音质骤跌

【时间轴】

05:15 面对合作愉快的同事离职有些遗憾

08:57 老板和员工之间的沟通问题如何形成的?

16:32 不想总是说自己做了多少,但自己的努力不被看见也会委屈

19:24 很多时候是对自己和老板都有不切实际的期待,也会自我PUA

21:46 不同性格和成长环境也导致不同沟通模式的碰撞

25:36 先关心别人的感受又或者先亮出自己的模式,两种沟通策略你选哪一种?

27:37 有些人会用“做事”当作屏障来避免处理关系,另一种逃避可能就是直接emo

34:42 直接表达诉求对一些人来说本来就不是个容易的事

39:10 沟通是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但“关心别人感受”和“达到目标”是不是本来就是矛盾的?

44:46 如果无法回应一个Clear Yes,那就先说No

47:10 当发现自己压到别人的线了怎么处理?

49:37 关于阿真“丰富的道歉经验”

59:16 总是需要“主动”,想着也有点累

【相关提及】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  亨利·克劳德 Henry Cloud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14:“纠结璞”和“干脆真”的亲密度大考问

《返璞归真》039: 泸沽湖边母女夜谈,代际和解可能吗?

 【音乐】 

Communication – polkadotsnz

COMMUNICATION SONG – Emily Stratford

Piano Bar-Smooth Jazz Club at Midnight Buddha Café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7:串台 Iphie – 从做播客聊起,顺便弥合公益和商业之间的鸿沟?

公益只能靠爱发电?

公益传播的价值就是吸引筹款?

公益价值能被商业市场衡量吗?

……

一期跨时区串台,从各自做的播客,谈到公益、非盈利机构、市场化、以及 钱 的问题。

【嘉宾】

Iphie

社会企业及公益机构的独立咨询顾问,自媒体人,播客《打个电话给你One Call Away》主播,声音纪录片《有光计划 unhidden light》系列正在制作中。

她长期致力于推动公益、商业、设计、媒体、城市及乡村建设的跨界和融合,帮助企业实践商业向善,提升公益机构专业化转型。

【时间轴】

02:11 关于Iphie的第一个播客《打个电话给你》

06:16 一起做播客的共同目标是要做得长久,但中途也有些坎;做播客也像是在发展一种亲密关系

10:12 关于Iphie最近的新播客《有光计划》

11:54 公益机构的传播本质上是在做公民教育

14:06 通过传播手段展现社会议题和公益故事的复杂性

19:11 在以媒体推广公益的道路上,跨界本身是有困难的,双方的理解成本很高

27:06 “社会创新”是指什么?

30:53 社会创新和跨界项目也在致力于打破对特定群体从刻板印象高墙

38:34 在非盈利机构工作久了会对“谈钱”很没有概念

42:17 非盈利行业从业者一般离商业市场比较远,在规避了高风险竞争的同时,也缺乏一些正向激励

44:55 “社会企业”看似是一个公益与商业结合的好例子,但很多运作效率并不高,实践中仍然有很多困难

48:08 关于孟加拉国的Grameen Bank

52:54 在公司的时候和现在自己工作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56:13 谈钱的尴尬来自于不知道如何把自己能创造的价值标一个价格

57:16 当一个人的不可替代性越高,能够标出的价格也越高

01:01:23 生活在一个商业化社会难以避免把金钱带入到衡量生活的其他方面,但在一些非盈利领域的观念里又有些矫枉过正

【音乐】 

New York Jazz Lounge – Bar Jazz Classics

NABIHA – Mind The Gap

【相关提及】

播客《打个电话给你 One Call Away》

播客《有光计划》EP2 – 我的爸爸是坏人吗?

播客(创作机制)《做事侠 The Enablers》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076:长途自驾,就是在体验一场朴素的时空重置

“璞又阳” 和 “真假后” 对于自由上路的回溯和向往。

不知道你上次驾车出游是什么时候?

和谁一起?

从哪里到哪里?

为什么上路?

……

【关键词】

#自驾   #信任   #时空重置

【时间轴】

00:30 璞又阳你好

02:20 阿真十一假干嘛了

05:39 爸爸开车和老公开车的引发不同的焦虑指数

09:08 路上很容易暴露细微的不信任

10:35 长途自驾与不在路上的“时空轨迹”是有点不同的

13:15 老乘客和新司机的乌龙自驾游

22:49 阿真在跟爸爸一起出游的时候体验到的关系的转折

29:16 这次十一自驾的目的 – 修复关系;但也有逃避和怨念 

36:00 线下面对面的重要性,完整的生活难以在线上复制

39:56 阿璞跟父母自驾游,跟日常的Dynamic也有明显不同 

 【音乐】 

驾驶我的车 Drive My Car – OST

千与千寻 Spirited Away – OST

Rusted Root – Send Me On My Way

朴樹 – 平凡之路 The Ordinary Road

【相关提及】

《绿皮书》(2018)

《无依之地》(2021)

《后会无期》(2014)

《驾驶我的车》(2022)

关联回顾:

《返璞归真》011: 和父亲的自驾游,从甘南到西藏

【收听互动】 

小宇宙、汽水儿、喜马拉雅、微信听书、苹果播客、Spotify 等 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 搜索“返璞归真”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Email: liketheway@breakpod.net

Web:https://breakpod.net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 电影,要带我们去到哪里?

这是一期将近一年前的录的内容,很抱歉现在才发出来。

说实话,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电影了,所以也觉得不太配聊相关的话题,也不知道在说的时候是否足够真诚。


最后,我们在谈电影,又不在谈电影了。


关于电影教育,关于符号的欺骗性,

关于电影的含义,电影的未来,

关于该相信什么、实践什么……


电影也好,其他任何媒介也好,都只是个入口。

最终,它们要带我们去向哪里,永远是个没有完结的命题…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know for sure. Yet it doesn’t matter…”

“你在等待一列火车,一列把你带向远方的火车。你知道这火车会带你到你想去的地方,但你无法确定!然而那都无关紧…”

——《Inception 盗梦空间》

【嘉宾】 

沙皮狗

电影哲学研究者

(还有很多其他身份)

【画风】 

有方向又很随机的对话


【关键词】

#电影学院  #电影哲学 

#纪录片  #二次元  #信仰


【时间轴】 

02:13 讲一下在电影学院学习的经历和茫然

07:12 “无赖电影学院”指什么?

09:52 电影本在学院之外

13:36 通过电影的手段探索“真理” ;电影那些让人感受到一种永恒的震颤,已经不但是“电影”的范畴了

16:23 没有尝试过拍电影,有资格做电影教育吗?如果你真的喜欢,怎么会忍得住不去亲手做呢?

18:17 没有实际对象的符号世界欺骗性是非常强的;纪录片本就是一种人类学观察,是需要投注生命的

21:56 电影行业和电影教育是割裂的

24:52 “喜欢电影”意味着什么?

28:19 “电影哲学”在思考什么样的问题?电影是一种“第七艺术”

30:39 “电影哲学”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有没有可能以电影的方式而非文字符号的方式去思考哲学?电影本身也是一门语言,可以有独特的口音

37:51 是否每一个时代都需要重新定义电影?

43:03 将来或许“电影”就不存在了,经过“电影化”的动态过程,会有一种更综合的艺术,例如游戏

45:25 电影剧情片发展一百多年也差不多了,接下来的发展路径什么?

46:11 我们现在的纪录片还不够多,这是电影这个技术其中一个使命

48:14 二次元的世界其实很大,其语法构成更多元

51:44 2.5次元或许是电影的未来

55:34 从Vtuber说到“面具之下空无一物”

01:05:19 被存在主义的解放,以及对“自由”的反思

01:11:51 又提到今敏;今敏的电影充满着对女性的恶意吗?又或者是在借鉴女性视角表达一种困境?

01:19:09 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信仰的问题;宗教的核心问题或许并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相信”的力量是从哪里来的?


【相关提及】

《电影作为哲学实验》阿兰·巴迪欧,2003【演讲课程】

《远山淡影》石黑一雄,1982【小说】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德] 维尔纳·赫尔佐格 / [英] 保罗·克罗宁 /【书】

《陆上行舟》维尔纳·赫尔佐格,1982【电影】

《未麻的部屋》今敏,1997【电影】

《千年女优》今敏,2001【电影】

《红辣椒》今敏,2006【电影】

《巫师3:狂猎》2015,2019【游戏】

《死亡搁浅》2019,2021【游戏】


【音乐】 

OP: The Greatest Show – Hugh Jackman, Keala Settle, Zac Efron, Zendaya

ED:  Time – Hans Zimmer (Inception – Live in Prague)

BGMs:MOVIE SOUNDTRACKS (Piano Cover)

INTERSTELLAR • THE AVENGERS •  AVATAR • TETRIS  • INCEPTION  •  MAN OF STEEL • GLADIATOR • THE DARK KNIGHT • BRAVEHEART • NARUTO • KUNG FU PANDA • THE IMITATION GAME • THE DAVINCI CODE • BATMAN VS SUPERMAN • THE LAST SAMURAI • JURASSIC PARK • GAME OF THRONES • 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 ATTACK OF TITANS


【互动收听】

喜马拉雅、 小宇宙、汽水儿、苹果播客、Spotify 等泛用型客户端 & 音频平台搜索节目名,订阅收听,并留言与我们互动!   

微博  @ 影漫台灯

公众号:破壳 Break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