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例如,“醍醐”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佛教用语,用来象征“佛性”,然而这国家虚假的繁荣却是建立在跟魔鬼交易之上。正如动画中一句对于百鬼丸的台词所说:
“这个国家化身修罗,
不断啃食着你的身体。”……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故事中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例如,“醍醐”这个词本身是一个佛教用语,用来象征“佛性”,然而这国家虚假的繁荣却是建立在跟魔鬼交易之上。正如动画中一句对于百鬼丸的台词所说:
“这个国家化身修罗,
不断啃食着你的身体。”……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小炉子:
我很喜欢皮克斯制作的动画片,故事精彩,画面精致。而且原来这些动画片中还有很多神秘彩蛋!
今天就来看看皮克斯动画中的一些有趣的小细节~要不是真正的皮克斯粉,估计很难发现这些隐藏着的“作者签名”吧~
欢迎做客异次元,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小炉子:
迪斯尼乐园为什么有钢铁侠和蜘蛛侠?这是小炉子一直有的疑问…上回刘芳和万峰说了迪斯尼公主,那么有没有“迪斯尼英雄”呢?游戏、赛车和玩具就应该是男孩子喜欢的吗?
今天邀请老派迪斯尼专家万峰做客 “异次元”,继续来聊一聊迪斯尼动画,其实也有皮克斯。基本不分家,2006年迪斯尼收购皮克斯,但是很久以前就有合作,皮克斯制作,迪斯尼发行。
那说到“收购”这个问题,那来就此来蹭一波漫威热点。话说漫威和迪斯尼有什么关系?其实在2009年,迪斯尼斥资42亿美元收购漫威公司,从而获得了蜘蛛侠、钢铁侠以及其它5000多个漫画角色的所有权,所以在迪斯尼乐园里面也有老铁和小蜘蛛的主题馆。
但是好像在环球城Universal Studio也有蜘蛛侠主题馆呀?这个涉及到复杂的版权问题……应该是环球城买了蜘蛛侠角色在主题乐园的版权吧。
所以,以后可能除了“迪斯尼公主”,也会有“迪斯尼英雄系列”了吧?
上回就说到了“迪斯尼公主”,好像比较偏向于女孩子喜欢的,毕竟是“公主”嘛,都是粉粉的、梦幻的(主要都是衣服好看)。
那今天就来讲一讲可能是男孩子们会比较喜欢的迪斯尼 & 皮克斯动画,比如说 一些跟超级英雄、冒险、游戏、玩具、赛车、机器人……那些有未来感、科技感的。
不过,其实也根本不存在什么“少年向”、“少女向”,这都是一种“刻板印象”,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喜好和感动。
美丽的少女也可以是英雄,一直是反叛担当的“坏蛋”也可以成为帮助别人完成梦想的“治愈大叔”(就像《无敌破坏王》中的“大反派”拉尔夫的故事)。
(“公主”也可以是“英雄”↓)
今天主持人特别提到以下6部“少年向”迪士尼动画,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1. 《玩具总动员1-3》(1995,1999,2010) 第1是世界上第一部全计算机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3拿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第4部将于今年上映;
2. 《无敌破坏王》(2012,2018)直接置身于游戏世界,“大反派”想要成为正派英雄的故事~
3.《汽车总动员》(2006,2011)非常热血的励志故事,卡通版“速度与激情”
3.《超人特工队》(2004,2018)可爱的“超能力一家”,也有普通家庭的烦恼,引领超级英雄服装新时尚——披风太过时,而且容易出Bug!
4.《怪物电力公司》(2001)& 《怪物大学》(2013)怪兽吓哭小妹妹,但也是心地善良的“毛绒玩具”。
5.《超能陆战队 Big Hero 6》(2014)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得主;
⏩大白(●—●)成为治愈系“新晋男神”:白白胖胖暖暖的。
⏩英雄不再是“超能力”,而是科技天才头脑战。
⏩原作是以漫威漫画(Marvel)的同名超级英雄漫画,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话,在《大白》里面也有斯坦李(漫威作者)彩蛋!
⏩在2016年还播出过TV版动画在“迪斯尼XD”频道上播出。
【小科普】
迪斯尼XD(Disney XD)是一个美国有线电视 及 广播卫星电视网,是迪斯尼媒体电视网旗下电视集团,迪斯尼全球公司拥有,为迪斯尼频道的姊妹频道。迪斯尼XD主要播放面对6至14岁的儿童动作动画剧集、实景节目和电影。
【漫威在Disney XD】
2012年4月1日,迪斯尼XD与漫威合作制作了“漫威在Disney XD”的节目(原来叫“漫威世界”)。这个节目的首映为《终极蜘蛛侠》,这是2009年迪斯尼收购漫威后的成果。另外还有《浩克与超人类特工》、《复仇者联盟:正义出击》等。
今天特别提到“科技感”、“未来感”,其实动画电影跟“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从定格动画,到电脑绘图,到更加细致地CG,以及动作捕捉、表情捕捉……可以说科技和动画是一个相辅相成、互助升级的关系。科技的进步让动画制作更细腻,让动画角色可以更加传神,也让观众产生更多共鸣。
科技就像是未来的“超能力”:
正如《钢铁侠》和《超能陆战队》中主角们的特殊能力都是来自于电子技术、物理、化学等等的科技产品。
确实,在很多动画中,炫目的科技感、未来感的设定让整个故事和画面增色不少。
不过,“科技感”并不是故事的核心。真的打动人的还是生命的成长,人与人之间那种情感的交流、牵绊和传承。
正如在《超能陆战队》中,大白作为机器人已经不再是一个像“终结者”一样的彪悍酷炫地战斗霸王,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被设计出来的。主角小宏的哥哥通过几十次地测试才完成了这个治疗机器人。
在一直鼓励小宏的哥哥意外身亡之后,小宏意志消沉。大白被意外激活后陪在小宏身边,和他一起度过这个难关。
对于小宏来说,大白就像是一种哥哥还在身边的标志一样。
“我不会放弃你”
“我一直在你身边”
这是哥哥鼓励小宏的话,也是大白最后告别时候的安慰。
(“我不会放弃你”)
小宏也曾被愤怒冲昏头脑,但他最终也继承了哥哥的意志和生命,去原谅,去帮助,也学会放手。
哥哥和哥哥的大白都活在小宏的心中。
时间会消逝,机器会朽坏,身体会衰残……
但生命传承的那种温柔的爱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不朽”。
最后,送给你《Big Hero6》主题曲《Immortal(不朽)》。
歌词大意:
They say we are what we are
大家都说我们不过如此
But we don’t have to be
但我们无需迎合他们想法
I’m bad behavior but I do it in the best way
我从不墨守成规,因为我会做到最好
I’ll be the watcher of the eternal flame
我将守望那永恒烈火
I’ll be the guard dog of all your fever dreams
就如守护你所有炽热梦想
I am the sand in the bottom half of the hourglass.
我是砂漏中随着时间消逝的砂砾
I’ll try to picture me without you but I can’t
我无法想象人生中没有你的样子
‘Cause we could be immortals, immortals
因为我们可以一起成为不朽传奇,无所不能
Just not for long, for long
时间不多、稍纵即逝
And live with me forever now,
就和我一起创造不朽吧,
pull the blackout curtains down,
无需在意他人眼光
Just not for long, for long
时间不多、稍纵即逝
We could be immortal,
我们一起就可以无所不能
……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小炉子:
很喜欢看公主动画,公主们的衣服和装扮都好漂亮!小炉子去迪斯尼乐园玩的时候还特别买了一条冰雪女王艾尔莎的蓝裙子!你们喜欢哪个迪斯尼公主呀?
那今天特别邀请万峰来到“异次元”,因为万峰算是微播出炉的“迪斯尼专家”。
说到“西方动画”,基本上第一大巨头一定是迪斯尼啦,而且迪斯尼现在已经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基本上是可以说成为了美国电影史的一个转折点了。迪斯尼不止是西方动画界的标杆,更是整个美国电影行业巨头。
(死侍+迪士尼?!↑这是什么微妙的画风)
当然今天不是要来科普电影史的,而是想要侧重来讲一讲迪斯尼动画中的“公主”角色。
说到这个就想起最近几年很火的一组图:
迪斯尼公主们的婚后生活,看到公主们的家庭也有很多纷争和矛盾,果然,长大了以后,问题就变得很复杂了……
例如今天的主角睡美人在当妈以后。。。
万峰最喜欢的竟然是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贝尔
(难不成是身为“野兽”的美好愿望?万峰的和太太在一起大概也是这样的画风吧!)
刘芳小时候最喜欢《睡美人》完美诠释“躺着都能赢的梦幻人生”。
一. 迪士尼“公主动画”的变化发展
1) 30-40年代
-《白雪公主》(1937年) – 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长篇全动画电影,华特•迪斯尼也由本片荣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灰姑娘》1950 – 跟《白雪公主》一起声讨“后妈”这个角色。
-《睡美人》1959 (刘芳小时候最喜欢看,就是全程“不劳而获” )
(↑看起来都像是“同款王子”↓)
(↑↓原来所谓的白马王子就是一个花心渣男)
2) 80-90年代
-《小美人鱼》(1989) “跨种族”之恋 ,被陷害得很惨,但最后真爱还是战胜了困难。(但是在安徒生童话中的结局却不是这样)
-《美女与野兽》(1991)是世界上第一部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动画,“跨种族”之恋第二。
从这里开始,女性角色开始丰富起来,也不再那么被动了:不看重外表的爱读书女孩,主动去救爸爸;除了美貌和智慧以外,还有一颗真正包容的心,爱上一只“野兽”,而野兽也被真爱感动,魔咒被真爱破除。
(不过,这个因为“捡到”一个王子而从邻家女孩变成公主的套路,已经被后来的各种类似“霸道总裁文”给滥用了……)
-《风中奇缘》(1995)— 印第安公主,反抗父母安排的婚事。
-《花木兰》(1998)- 中国,假装男子代父从军,看起来中国的女性主义历史久远,这“战斗力担当”可是从古代的故事就出现的。
3)2010年代
女性角色更加活跃和独立,也发出了“不再是公主”的宣言。
-《魔发奇缘(Tangled)》(2010) – 第50部迪斯尼动画长片,制作方式全面更新,使用CGI技术和传统动画制作结合。男主原本是强盗,最后反而被女主救了。
-《勇敢传说(Brave)》(2012):女主一头蓬松红发,不拘小节,暗色系服装,甚至成为使用弓箭的“武力担当”;
-《冰雪奇缘(Frozen)》(2013):双女主,姐妹花,不需要男主。拥有特殊的冰雪力量,被人们所不理解且惧怕。最终释放自己的力量,不需在理会别人的眼光成为自己,拯救家人,成为女王。(主题曲《Let It Go》也描写这样的主题。)
-《海洋奇缘(Moana)》(2016):夏威夷海岛风情,酋长继承人,被海洋选择的“特别之人”。找到自我,发掘内而外的独特力量,拯救小岛。(主题曲《How Far I’ll Go Song(我可以走多远)》)
4)2010年之后的改编电影
-《白雪公主与猎人》(2012)大反派也很有魅力。
-《沉睡魔咒》(2014)直接以反叛视角陈述,“大魔王”的忧伤和魔王面具下的善良。
-《灰姑娘》(2015)、《美女与野兽》(2017)真人版,相对还原,还是“炫技”翻炒IP圈钱(?)……
(塞隆(Charlize Theron)版“后妈”和朱莉(Angelina Jolie)版“大魔王”都非常酷炫啊)
然而,真人版的《灰姑娘》却引发了很多社会讨论……
在2015年《灰姑娘》真人版播出时,网友感叹:
“灰姑娘这腰细得我都快看不见了!”
刚开始大家都以为灰姑娘这腰是迪士尼给加了的特效才会这么细,可是不久官方就出来辟谣了,说女主角是真的把腰活生生的勒成这样的……为了能把自己塞进这条裙子,除了瘦身以外,每次要花20-40分钟来穿上这条用4000小时缝制成的梦幻之裙。
看到这样的腰,于是大家纷纷猜测:
难道是维多利亚时期的沙漏型身材又流行回来了?细腰才是时尚时尚最时尚的?
就在这之后,英国的少女们于是纷纷去买束胸衣使劲勒肚子。有报道称2015年到现在英国束身衣的销量已经增长了50%!
另外,真人版《美女与野兽》由学霸艾玛•沃森出演,到是基本满足了观众心中“智慧、美丽、勇敢”的贝尔形象。
其实在迪斯尼动画中“美化”了很多的故事,原本的民间传说可以说是“黑暗童话”:
《白雪公主》的《格林童话》中,“黑心皇后”死于残忍的红舞鞋;
《安徒生童话》中的小美人鱼最终还是变成了海底的泡沫……女性角色在原著中都被赋予一种更加悲哀的主题。
很多“公主故事”原著都是来自于中世纪或者更早的年代,“童话”只是一种隐喻的手段,反应的是一些“黑暗”的主题,而不是迪斯尼动画所创造的梦幻地Happy Ending。
不过进入两千年以后,迪斯尼更是将“迪斯尼公主”注册成了商标,都拥有“皇族身份”,还有主题色系等等一系列“人设”。
那么到底童话中的女性角色应该如何定位呢?
应该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信息呢?
大概可以不再强调“公主”或者“皇族”这种设定了,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华丽地攀比。
这种设定或许可能会影响着女孩子对于“外貌”、“财富”、“地位”的误解,因为 真善美的主题不应该限制于“公主”这种角色。
确实,现在的迪士尼动画中,“公主”的角色越来越少了,女孩子的“勇敢”也不只限于“反抗”,而更在于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
(《海洋奇缘》Moana:我是不是一个公主!)
何谓“真善美”呢?
“真善美”是老套的东西吗?
就像在圣经中很多被立为榜样的女性,除了一位叫做以斯帖的皇后以外,其他很多被标榜的“杰出女性”都出身贫寒,甚至有着遭人鄙视的身份。
她们的背景各异,性情也不同,也不是每一个都有好的面容,但是她们的事迹表达的是一种生命的真善美。
小炉子的结束语:
虽然小炉子也喜欢公主的漂亮衣服,不过小炉子还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独立有个性的善良女孩。就像《海洋奇缘》的主题曲唱的:
“不要完成别人给的梦想,我有自己专属脸庞”。
你最喜欢迪士尼哪个公主呢?
为什么呢?快来告留言吧~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
小炉子提问:
动画和电影不是两种东西吗?不过,电影里面特效也算是动画吧?这样想来的话,电影本来就是会动的画面放在一起播放嘛……诶呀呀,小炉子都有点乱了,还是去问问刘芳她要讲什么吧!
首先来讲一下所谓的 “异次元” 是啥…
“异次元”也就是指 “不同维度”、“不同平面”或者“不同世界”。
那么在这里“微播-异次元”,刘芳会跟你分享一些与影视、动漫甚至是游戏相关的话题,在这些不同的作品当中有着很多创意无限的“世界”和故事,让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有共鸣和反思。
给你们看看刘芳的“异次元”办公桌:
小词条一
动画电影定义:
动画电影是指以动画制作的电影,可以大致可分类为三类:电视动画电影版(剧场版)、改编动画电影及原创动画电影。
1.动画剧场版 就是指取材自同一部电视版动画(TV版)或特别篇版(OVA)而制作的动画电影,通常会在电影院上映。
例如《柯南剧场版(系列)》
2.改编动画电影 指自小说、漫画、游戏、影集、电视剧、真人电影 等媒体原作为基础改编成的动画电影。
例如《白雪公主》动画就是由民间故事改编
3.原创动画电影 指相关剧情未以其他媒体创作的动画电影。
例如吉卜力工作室创作的《天空之城》
小词条二
动画长篇定义:
动画电影片长至少要达到40分钟,至少75%是动画构成,或是在整个电影中,动画所占时间不小于40分钟。
以上定义采用美国电影学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及英国电影学会所定义的“动画长篇”。当然,这个定义在历史上曾经多次改变。
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为主要的表现手法的作品越开越多,而且动画的技术也突破了各种框架。
历史上一开始的动画可能是用手绘、或者运用黏土、模型、紙偶、沙畫来制作的。
不过现在的电脑动画技术已经越来越厉害,电影场景中的特效也离不开电脑动画制作技术,也就是常听到的3D动画、CG、CGI动画等等。
所以,实际上,动画和电影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了。
例如今年2月上映的卡梅隆监制的电影 《阿丽塔:战斗天使》就可以说是到目前其为止,CG动画和真人演绎的完美结合。
电脑动画制作基本上可以非常高仿真度地还原人类的形象甚至细微的表情,正如主角阿丽塔就是一个完全用CG技术“创造”的角色,当然她也是有演员的原型的。
不过,这个制作成本是非常高的,为了最好的效果,仅是嘴巴和下颌的区域就花了成百上千个小时研究。
阿丽塔脸部经过了高达5000次的更新再造,团队曾通过五官各个部位的融合制作了200种设计。
阿丽塔制作了包括眉毛和睫毛在内的47种毛发造型,在她头上有超过13.2万根头发、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脸和耳朵上有近50万根桃色绒毛!
虽然刘芳曾经大学的时候学的是与影视相关的专业,但是在这里真正想要分享的不是“专业”(因为真的不专业),而是喜爱和感悟。
说到动画,我原本以为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喜欢长大了也还是很喜欢动画片,但实际上当我跟很多朋友聊起相关话题的时候,却发现不是如此,就连曾经也喜欢动漫的一些伙伴也说“长大了之后很少看动画了”。
至于原因,大概都是说 动画所表现的东西“太不现实了”、“无法入戏”、“跟成年人的真实世界格格不入”等等。
但是对我自己而言,动画的各种奇异世界中很多“超现实”的简单直白和天马行空却正是打动我的地方。
就像迪士尼故事中的简单直白的真善美,热血漫画中永不言败的热情和坚定,甚至是蒂姆伯顿的黑暗荒诞世界中都流露着可爱真情……
当然,喜不喜欢动画是个人的喜好的问题,也不会因为“喜不喜欢动画”这个问题影响我和朋友的关系。
不过,当提到“长大了认清现实”这个句式却让我想很多。
如果因为“认清现实”而否认了对于那种简单纯粹的渴望,投身到世故利己的洪流之中,那所谓“长大”就是意味着这个吗?
如果所谓“认清现实”让人不愿意相信有真正的善意,不相信有无条件的爱,不愿意无回报地付出更不用谈舍己,反而只寄希望于财富、地位、人脉或者自我的成就,对人对事都只剩下嫌弃、挑剔、攀比……那这个“现实”未免太苍白、无聊和空洞了。
这样的“认清现实”是否反而会遮蔽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迷失在空洞之中呢?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