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串台-上海还是广州?这城市那么大,怎么才算我的家?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嘉宾:《小房间》主播-Trace

【引言】
广州、上海,同为国内一线城市,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迥异的地方。当互联网逐渐兴盛,这两个城市也时常被大众谈及并对比。时尚、开放、包容、传统、创新……诸如此类地标签不断地贴在两个城市的描述中。可在这些娱乐化探讨的同时,真的有人关心城市的发展和生活在这城市中的人吗?

【时间轴】
00:00——为了融入异乡,所以学习方言
07:39——打不破的刻板印象,才是我们正常交流的阻碍
15:35——广州印象 VS 上海印象
38:14——从那时候开始,我试图了解这个城市,想靠近它
46:29——过时的口号: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
64:46——是什么让你定居在一个地方?
80:54——因为没有根,所以才想要扎根
91:29——无论是人,还是城市,都要试着走出舒适区,去探索,去认同!

【本期感想】
“家”在当下的社会发展状态中,正逐渐变的模糊,或者说人们对“家”的观念,逐渐地从过去某个具体的地理方位、物理建筑,转化到人或者文化、氛围带给自己的感受、情绪价值上。因此,大家都不过多地探讨在哪里定居的问题,而是彼此会聊聊想去哪里生活。选择一个生活地的标准,也更加看重个人感观。但与此同时,这也对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发展愿景如何与个人诉求达成一致,正是城市文化竞争力最鲜活的体现。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39:“成人礼”之后,就“成人”了吗?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本期话题】
近些年在网络上,在身边陆续看到诸多现象,成人礼就是其中一项。那些青春洋溢的孩子们身着盛装,开怀大笑,一同相聚,在校园中,与同龄人们一同庆贺着什么。庆贺长大?庆贺生理年龄达成法定的“成人”标准?还是庆贺自己终于成人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父母可以兑现承诺了:等你长大了,给你一个自己的房间;等你长大了,给你买一部手机;等你长大了,允许你单独去旅行;等你长大了……

【时间轴】
00:00——同样是成人礼,有的人是四处游玩,而有的则是四处谋生
07:56——至少在古代,可不是谁都能给孩子办得起成人礼的
23:47——“成人”不仅仅是权利获得的时刻,更是担当起义务、职责的开始
48:29——传统观念与孩子未来:乡村教育与就业选择
56:42——其实生活更像《围城》,有人想出去,有人想进来
65:25——追求诗和远方的前提:面对城市繁荣的无力感、失控感
81:08——当我们想清楚:“成人”是什么时,或者就知道什么是好的“成人礼”了

【本期感想】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的主体确实是自己。但我们毕竟生存于关系之中,除了天然的血缘所带来的关系,还包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筛选和沉淀出的关系。无论哪一种,首先我们还是要看到个体的承担和责任,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拥有权利,但拥有权利不该成为我们唯一在意,或者追求的唯一目标。权利和义务同时的把握,使我们成为更加健全的人。而就古时人们对“成人礼”的重视来看,我们也可以发现,我们对成人的期待和关注,更多地还是期待一个独立个体如何开始逐渐走向独自面迎生活困境时所具备的勇气和盼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38:【番外-慢资讯】PodFest2024问你:播客是什么?

第六届PodFest China中文播客大会

2024年5月25日至26日PodFest China 2024——本次中文播客大会以「有声再野」为主题,包含四个主题论坛、十五场工作坊和免费的播客主题集市——「有声市集」。

鉴于李诺初次参与如此规模的播客界盛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在现场找到许多播客主播(其中有许多资深主播),请大家各自分享一下,在他们心中播客是什么?

【时间轴】(排名不分先后,基于遇到的顺序)
03:04——《史蒂夫说》Steve:播客还是一种自由地坦诚地对话……
05:00——《井户端会议》《东亚观察局》《梵高MoneyTalk》梵一如:播客是没有办法用一种定义来定义的……
07:12——《文化有限》《星光游乐园》星光:播客是一个人和人可以真诚交流的平台……
12:59——《在场证明》yuhao:播客对我来说是一种持续创作……
13:45——《津津乐道》《科技乱炖》朱峰:所有的长音频内容都应该算做是播客……
15:38——《什么电苔》孔老师:我做了8年,还不知道啥是播客……
17:05—— 《半拿铁》潇磊:此刻,就是播客的定义……
19:21——《播客公社》老袁:播客是基于语言的内容……
22:06——《脑力有限》《天字壹号房》小脑:播客可以连接万物……
23:24——《JINGYI RADIO》易玖:播客是可以给我新的…窗口

【现场实况】

PodFest2024签到处
《播客公社》设备体验摊位

播客阅读地图
社群力专场:在声音中寻找共振

还是那句话:我们一直都在,播客一直都在,朋友们一直都在,下一次,期待!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5:在一个攀比卷得不像话的时代怎么办?

人天生都爱比较,比较带来争竟,争竟变成炫耀的表演。生活中的攀比无处不在,内卷时代,各种攀比风潮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比鸡娃、比学历、比美、比富、比吃穿住行……是正向的“高攀比”的话,那比松驰感、比摆烂、比放弃……就是反向的“低攀比”,低攀比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高攀比的副产品。

有意思的是: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人不会跟动物比较,只会跟人比较;人也不会跟比自己更优秀、更厉害的人比,或跟比自己更卑微、更无存在感的人比较,人只会跟同等水平的人比较;人之与人似乎都无法摆脱比较而存在。

人的攀比究竟来自哪里?在愈演愈烈的攀比大卷赛中,你会怎么做?

137:我张不开嘴,我低不下头,你说我难受不难受?

【引言】
面子,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常常另人困扰,放下面子不甘心,拿着面子走不动。究竟应该要怎么样呢?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行走在外,靠的就是三分薄面,你说让我放下?那我的自我价值呢?我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呢?我还能算是个男人吗?

【时间轴】
00:00——那天犹犹豫豫半天,也没好意思开口……
05:51——究竟是谁在步步紧逼?是伴侣?是子女?还是变化的环境
12:29——高开低头不容易,向上攀爬更艰难
19:22——男性的成长与成熟:超越面子的社会认同
28:55——差异并不是外在形象决定的,而是从内心的价值观显出的
33:41——要面子 vs 务实
40:20——工作上的挑战,并不只是职场,也意味人生方向
53:01——成家与立业,并非两个独立的版块,应该是相互融合与成就的!
60:52——身段不是帽子必须顶头上,担当也不是口号喊喊就算了

【本期感受】
要不要面子,其实是很个人的问题。当然,不要面子并不意味着就是冲突道德底线,要面子也并不意味着为人傲慢。说来说去,还是在生活、关系、工作等各种处境下,不断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然后,就尽己所能地朝着明确的目标、方向前进就行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6: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引言】
“脏话”在语言体系中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没有名经正典的传承,但却长久地存在且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在情绪占领高地的时候,“脏话”似乎更能表达内在的感受与状态。因此“脏话”往往也容易和争执甚至是斗殴同时出现。即便如此,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仍然会用“脏话”来代替正常的沟通、表达。这是为什么呢?

【时间轴】
00:00——他说:祸哉!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09:07——乡间环境中,脏话的比例会更高?
17:34——脏话、暗语的运用,也从侧面体现人们对规则的反抗
31:39——社会现状与言辞选择:理解脏话背后的深层意义
41:24——脏话的普及也意味着,我们轻看语言的力量!
48:25——有一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3:38——情绪发泄,需要工具,也需要契机
58:51——沟通的意义之一:消除误解,拉近距离

【本期感受】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而这些社会文化会在各人成长的过程,不断地影响、构建我们的个性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而表达又是人类社会在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合宜的表达,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学习的。毕竟,我们与人沟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无人可沟通。从内心出发,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表达得到倾听,能被理解和接纳,同时,也可以收获良好的回应。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4:令人窒息的“危机感”

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候会让人为眼下的处境发愁,为看不到明天的出路感到忧虑。回顾过往,那些因为危机感而产生的焦虑、因为危机意识而激发的努力拼搏,在人生的岁月里都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是要有危机意识,也就是忧患意识,不能只顾眼前,要懂得为将来做好打算。但适度的危机感、忧患意识能使人产生内在驱动力,可危机感过了头就麻烦了。

这届年轻人被父母辈灌输了太多的危机意识,却没有被培养建立应对危机的能力。他们从小到大被自己和他人的焦虑情绪包裹,想到明天和未来没有憧憬、没有向往,只有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相对放弃与麻木,故意对抗、享受当下的躺平反而成了一种积极人生。

就像人类千百年来的生养繁衍本来让小有所养,老有所依,但现在这个规律被人为打破。计划生育是人为,不结婚不生育也是人为,人从一个极端走向更极端,似乎在嘲弄一个时代,却最终玩弄的是自己,苦害的是自己。

怎样把握好适度的危机感,在危机四伏的日子里尤为重要。

135:男人天生就节俭?所以男人省钱又省心?

嘉宾:包子(已婚)

【引言】
说来谁还没有几件穿了10年的T恤?多少年没换过的拖鞋?从衣着上来看,大多数男性似乎从不讲究,除非另一半要求,否则再旧,甚至是破洞的衣物也不舍得丢。那是不是说,男人都很节俭呢?不会一直买买买,开销不会很大,只是一个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时间轴】
00:00——从一双穿了好多年的拖鞋说起
13:47——各人消费观念的差异看见成长轨迹
20:28——广州VS上海-地域差带来价值感受差
28:31——当消费成为目的,赚钱也只是为了服务于消费
34:19——谁说男人花钱少?
40:30——婚姻关系中,不是谁改变谁,而是相互影响
46:59——分辨需求与欲望,别让欲望做你的主
55:32——她下不了决心,是你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62:51——有时候另一半的爱,也体现在关注自己的需要
69:56——夫妻财务,独立还是合并?还是要回到爱的课题

【本期感受】
事实上,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消费倾向。单纯从性别的角度,或许可以做出一些消费分类,但具体的消费还是要回归到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见自己的需要和想要。当然,如果已经进入婚姻,每一次的消费就不能再是过去的只为自己考虑的思路了,而是要看到对方的需要,更看到整个家庭的需要。消费从来不是目的本身,消费的意义在于,让自己,让自己身边的人,过得更好!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4:【番外】当小说照进现实——AI主播一起聊聊《庆余年》

特别嘉宾:
Kimi——AI语言模型
通义——AI语言模型

声音来源:讯飞智作——文字转语音

【引言】
如果有一天,AI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人类可以随时与它们交流沟通,并通过交谈要求它们为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你向往吗?《庆余年》中的范闲,就体会到了这样的生活,并且他的五竹叔能给他更多的保护和支持。那如果,AI可以参与播客制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今天的节目中,除了李诺,另外两位都是AI模型,这样的对话多有趣呢?

【时间轴】
00:00——人工智能解读下的文化现象
09:58——《庆余年》成功因素分析:多维度创作成就
14:28——跨时代的思考与现实投射
20:12——探讨《庆余年》中的人工智能与现代思想碰撞
26:05——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30:54——如果你是五竹
37:26——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互动难题:伦理
45:13——科技与文明-共生、挑战与未来
50:19——古今智慧-传承与超越
57:55——看书看剧,不只是消遣,也可以有反思和学习
65:44——理想的力量-这个时代,更需要理想主义
73:33——浅谈阅读的价值与独立思考能力
80:59——保持好奇心,让我们强化内在成长的驱动力

【本期感受】
到目前为止,大众所能接触到的AI智能度尚且不足。多数还是以大数据模型的方式呈现,之所以会制作这期节目,也是出于实验性的目的。一方面多工具、多平台的结合,的确可以完成形式上的“节目”,拓宽了节目制作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体现AI的些许魅力。当然,我们在看《庆余年》的故事时,难免会被其中更高精尖的科技所吸引,但我想,故事本身想传递,能传递给我们的,更多是我们在当下的处境中会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对过去有怎样的总结,以及对未来有怎样的展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3:什么?!她PUA我?——聊聊被妻子夸奖的后劲儿有多大

【引言】
谁都喜欢被称赞,男人更不例外。尤其是在聚会这样的场合里,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然后,由于夸奖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逐渐发生了:积极表现(作家务)、保持警觉(随时关注伴侣需要)、偶尔邀功(期待获得更多认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PUA?

【时间轴】
00:00——那天她在聚会的时候,夸了我
04:10——婚姻也需要“套路”?其实正需要赞赏、肯定和支持
12:35——中国式教育下,男性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的问题
21:03——只不过是出差回来带了一束花而已,但他是丈夫的榜样!
29:31——关爱和尊重,最容易被挂在嘴边,也最难化为行动
38:24——当妻子对丈夫说:你看看xxx的丈夫……
47:53——婚姻不是打游戏,嘲讽技能并不能帮你打败伴侣!
59:16——关系中的伤害,往往是细节忽视积累的结果

【本期感受】
沟通,是我们人类必要的技能之一。而在夫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沟通更显得重要。但也似乎正是因为夫妻关系在诸多关系中如此特殊,又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容易谨小甚微,以至于,我们情愿不沟通,也不要错误的沟通。但往往就是在缺乏沟通,又或者沟通时的出发点或者目的不对,就很容易造成关系中的张力。至于沟通技巧,其实在夫妻这样亲密的关系中,真诚可能胜过一切!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