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在一个攀比卷得不像话的时代怎么办?

人天生都爱比较,比较带来争竟,争竟变成炫耀的表演。生活中的攀比无处不在,内卷时代,各种攀比风潮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比鸡娃、比学历、比美、比富、比吃穿住行……是正向的“高攀比”的话,那比松驰感、比摆烂、比放弃……就是反向的“低攀比”,低攀比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高攀比的副产品。

有意思的是: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人不会跟动物比较,只会跟人比较;人也不会跟比自己更优秀、更厉害的人比,或跟比自己更卑微、更无存在感的人比较,人只会跟同等水平的人比较;人之与人似乎都无法摆脱比较而存在。

人的攀比究竟来自哪里?在愈演愈烈的攀比大卷赛中,你会怎么做?

137:我张不开嘴,我低不下头,你说我难受不难受?

【引言】
面子,是个很神奇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常常另人困扰,放下面子不甘心,拿着面子走不动。究竟应该要怎么样呢?尤其是对于男性来说,行走在外,靠的就是三分薄面,你说让我放下?那我的自我价值呢?我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呢?我还能算是个男人吗?

【时间轴】
00:00——那天犹犹豫豫半天,也没好意思开口……
05:51——究竟是谁在步步紧逼?是伴侣?是子女?还是变化的环境
12:29——高开低头不容易,向上攀爬更艰难
19:22——男性的成长与成熟:超越面子的社会认同
28:55——差异并不是外在形象决定的,而是从内心的价值观显出的
33:41——要面子 vs 务实
40:20——工作上的挑战,并不只是职场,也意味人生方向
53:01——成家与立业,并非两个独立的版块,应该是相互融合与成就的!
60:52——身段不是帽子必须顶头上,担当也不是口号喊喊就算了

【本期感受】
要不要面子,其实是很个人的问题。当然,不要面子并不意味着就是冲突道德底线,要面子也并不意味着为人傲慢。说来说去,还是在生活、关系、工作等各种处境下,不断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是谁,也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子。然后,就尽己所能地朝着明确的目标、方向前进就行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6: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引言】
“脏话”在语言体系中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虽然没有名经正典的传承,但却长久地存在且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在情绪占领高地的时候,“脏话”似乎更能表达内在的感受与状态。因此“脏话”往往也容易和争执甚至是斗殴同时出现。即便如此,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仍然会用“脏话”来代替正常的沟通、表达。这是为什么呢?

【时间轴】
00:00——他说:祸哉!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
09:07——乡间环境中,脏话的比例会更高?
17:34——脏话、暗语的运用,也从侧面体现人们对规则的反抗
31:39——社会现状与言辞选择:理解脏话背后的深层意义
41:24——脏话的普及也意味着,我们轻看语言的力量!
48:25——有一种花,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3:38——情绪发泄,需要工具,也需要契机
58:51——沟通的意义之一:消除误解,拉近距离

【本期感受】
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而这些社会文化会在各人成长的过程,不断地影响、构建我们的个性以及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而表达又是人类社会在互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合宜的表达,正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学习的。毕竟,我们与人沟通的真正目的并非是:无人可沟通。从内心出发,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表达得到倾听,能被理解和接纳,同时,也可以收获良好的回应。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4:令人窒息的“危机感”

生活中总有一些时候会让人为眼下的处境发愁,为看不到明天的出路感到忧虑。回顾过往,那些因为危机感而产生的焦虑、因为危机意识而激发的努力拼搏,在人生的岁月里都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是要有危机意识,也就是忧患意识,不能只顾眼前,要懂得为将来做好打算。但适度的危机感、忧患意识能使人产生内在驱动力,可危机感过了头就麻烦了。

这届年轻人被父母辈灌输了太多的危机意识,却没有被培养建立应对危机的能力。他们从小到大被自己和他人的焦虑情绪包裹,想到明天和未来没有憧憬、没有向往,只有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相对放弃与麻木,故意对抗、享受当下的躺平反而成了一种积极人生。

就像人类千百年来的生养繁衍本来让小有所养,老有所依,但现在这个规律被人为打破。计划生育是人为,不结婚不生育也是人为,人从一个极端走向更极端,似乎在嘲弄一个时代,却最终玩弄的是自己,苦害的是自己。

怎样把握好适度的危机感,在危机四伏的日子里尤为重要。

135:男人天生就节俭?所以男人省钱又省心?

嘉宾:包子(已婚)

【引言】
说来谁还没有几件穿了10年的T恤?多少年没换过的拖鞋?从衣着上来看,大多数男性似乎从不讲究,除非另一半要求,否则再旧,甚至是破洞的衣物也不舍得丢。那是不是说,男人都很节俭呢?不会一直买买买,开销不会很大,只是一个有感情的赚钱机器?

【时间轴】
00:00——从一双穿了好多年的拖鞋说起
13:47——各人消费观念的差异看见成长轨迹
20:28——广州VS上海-地域差带来价值感受差
28:31——当消费成为目的,赚钱也只是为了服务于消费
34:19——谁说男人花钱少?
40:30——婚姻关系中,不是谁改变谁,而是相互影响
46:59——分辨需求与欲望,别让欲望做你的主
55:32——她下不了决心,是你该做决定的时候了
62:51——有时候另一半的爱,也体现在关注自己的需要
69:56——夫妻财务,独立还是合并?还是要回到爱的课题

【本期感受】
事实上,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的爱好和消费倾向。单纯从性别的角度,或许可以做出一些消费分类,但具体的消费还是要回归到个人,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见自己的需要和想要。当然,如果已经进入婚姻,每一次的消费就不能再是过去的只为自己考虑的思路了,而是要看到对方的需要,更看到整个家庭的需要。消费从来不是目的本身,消费的意义在于,让自己,让自己身边的人,过得更好!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4:【番外】当小说照进现实——AI主播一起聊聊《庆余年》

特别嘉宾:
Kimi——AI语言模型
通义——AI语言模型

声音来源:讯飞智作——文字转语音

【引言】
如果有一天,AI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人类可以随时与它们交流沟通,并通过交谈要求它们为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你向往吗?《庆余年》中的范闲,就体会到了这样的生活,并且他的五竹叔能给他更多的保护和支持。那如果,AI可以参与播客制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今天的节目中,除了李诺,另外两位都是AI模型,这样的对话多有趣呢?

【时间轴】
00:00——人工智能解读下的文化现象
09:58——《庆余年》成功因素分析:多维度创作成就
14:28——跨时代的思考与现实投射
20:12——探讨《庆余年》中的人工智能与现代思想碰撞
26:05——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30:54——如果你是五竹
37:26——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互动难题:伦理
45:13——科技与文明-共生、挑战与未来
50:19——古今智慧-传承与超越
57:55——看书看剧,不只是消遣,也可以有反思和学习
65:44——理想的力量-这个时代,更需要理想主义
73:33——浅谈阅读的价值与独立思考能力
80:59——保持好奇心,让我们强化内在成长的驱动力

【本期感受】
到目前为止,大众所能接触到的AI智能度尚且不足。多数还是以大数据模型的方式呈现,之所以会制作这期节目,也是出于实验性的目的。一方面多工具、多平台的结合,的确可以完成形式上的“节目”,拓宽了节目制作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体现AI的些许魅力。当然,我们在看《庆余年》的故事时,难免会被其中更高精尖的科技所吸引,但我想,故事本身想传递,能传递给我们的,更多是我们在当下的处境中会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对过去有怎样的总结,以及对未来有怎样的展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3:什么?!她PUA我?——聊聊被妻子夸奖的后劲儿有多大

【引言】
谁都喜欢被称赞,男人更不例外。尤其是在聚会这样的场合里,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然后,由于夸奖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逐渐发生了:积极表现(作家务)、保持警觉(随时关注伴侣需要)、偶尔邀功(期待获得更多认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PUA?

【时间轴】
00:00——那天她在聚会的时候,夸了我
04:10——婚姻也需要“套路”?其实正需要赞赏、肯定和支持
12:35——中国式教育下,男性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的问题
21:03——只不过是出差回来带了一束花而已,但他是丈夫的榜样!
29:31——关爱和尊重,最容易被挂在嘴边,也最难化为行动
38:24——当妻子对丈夫说:你看看xxx的丈夫……
47:53——婚姻不是打游戏,嘲讽技能并不能帮你打败伴侣!
59:16——关系中的伤害,往往是细节忽视积累的结果

【本期感受】
沟通,是我们人类必要的技能之一。而在夫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沟通更显得重要。但也似乎正是因为夫妻关系在诸多关系中如此特殊,又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容易谨小甚微,以至于,我们情愿不沟通,也不要错误的沟通。但往往就是在缺乏沟通,又或者沟通时的出发点或者目的不对,就很容易造成关系中的张力。至于沟通技巧,其实在夫妻这样亲密的关系中,真诚可能胜过一切!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3:三观不同可以进入婚姻吗?

相信遇到任何问题,大家都会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但有意思的是,当对一个问题特别设定了正方与反方的时候,不同的观点不仅清楚明确,还更加地旗帜鲜明,并且还大大激发了正反两方都极力表达各自观点的欲望。

这或许说明:当人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了某个立场、某个角色,会叫人因此朝着相应立场和角色的方向去思考和表达。如果大家的立场一致,表达的观点大体上也会一致;一旦立场对立了,哪怕双方的观点其实有相同的地方,在表达的时候,语气、态度、用词都可能是对立的。如此说来,好争辩的人也许一开始就将对方置于了自己的对立面,因此对方说什么都不对,自己先否定了对方的观点再说,可说到后来有可能发现——原来自己的观点跟对方差不多,也并无什么新意!

本期节目事先设定唐漫、红雨持正方观点:“三观不同可以进入婚姻”;清心、杨立持反方观点:“三观不同不可以进入婚姻”。不能不说,正反两方都极力做到了坚决捍卫各自的观点,为了维护自家的立场,哪怕跑题、举证错误,哪怕将本该踢给对方的球踢反了方向,大家都能认真地圆回来。

对任何问题一定是自己看到的才正确吗?讨论问题一定要辩个对错输赢吗?如果是你,你会对本期节目的问题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132:世界读书日-沿着《长乐路》,找寻“消失的附近”

【引言】
说到纪实文学,会想到什么?对于非虚构类文字,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这类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究竟要表达什么?只是记述的文字,有什么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同来聊一聊《长乐路》这本街景式作品,从广袤的大地聚焦到一条不长不短的街道,看见这里的人,这里的故事。

【时间轴】
00:00——为什么会想读读《长乐路》这本书呢?
10:02——普通人所经历的“普通”事
15:36——外人的视角虽然客观,但也很难更加深入
29:58——当历史中出现了普通的人,这历史也更有温度了
37:31——微观史让我们看见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4:20——成长:有时候是让我们想要回头看看
49:25——体制内外,所求的不过都是“安全感”
57:14——大多数时候,信什么,取决于想要什么
64:07——人心里的空洞,何时能被填满?
71:20——那些留守在家乡的儿童,也是进城大军的一员
76:16——高铁很快,但也挺吵
85:09——声音、气味、触感,都是另生活真实的原因

【本期感受】
结合项飙老师说的“附近的消失”,《长乐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视角,这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这里都是我们身边的人。但这一个个具体的人,却被“遗忘”在一个声称信息更完善,资讯十分发达,甚至爆棚的时代中。当我们着眼于宏大叙事,不仅丢失了“附近”,更有可能失去生活的本质。与其随着时代洪流激荡,倒不如走进这条路,驻足观看,主动攀谈,以真实的交流和感受,留住每一段时光和记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1:如何面试一份想做却又不满足就职条件的工作?

【引言】
从校园到社会,好像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过渡,但切身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角色转换并不简单,除了心态上的落差,也包括经验缺少而出现的窘迫和无力感。尽管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但其中的辛酸和孤独往往也会让许多初入社会的人倍感艰难。所以,本期节目仍然邀请到在人力资源方面从业10多年经验的蒋老师,继续就求职、面试、简历、入职等一些看似基础,但也最容易踩坑的问题上,谈谈他的看法和经验。

【时间轴】
00:00——求职者如何应对工作兴趣与能力不匹配的问题
05:40——如何在求职面试中展现学习能力
14:44——你的职业规划形成了你的求职策略
22:48——有什么实用的求职、面试技巧吗?
32:00——成功入职了,之后呢?
37:49——职场是双向选择,企业选择职员,职员甄别企业
48:55——复杂的就业经历、频繁地跳槽,结果是?
67:52——刚刚入职没熟人,遇到问题如何寻求帮助?

【本期感受】
职场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我们个人的训练场,在这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在其他场景中训练不到的内容。当然,也正如持续运动时的挣扎甚至痛苦一样。我们也要承受在职场中,那些有形无形的“折磨”。尤其是在大家都很卷的当下,往往还没等训练出什么,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不过,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当我们发现无力掌控局面时,就应该要好好想想,我们真实需要的是什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他人评价的满足?又或者只是某些物质层面的需要?想清楚这些,就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活、关系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