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出走”或能消解婚姻里的委屈不平,但是否婚姻问题的解决之道呢?

电影《出走的决心》一经上市,深得广大女性的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型苏敏阿姨,为照顾家庭辛苦半生,在把孩子的孩子也照顾到上幼儿园后,遂离家出走开启了自驾游的生活。短短几年时间内,她不仅看到了世界美好的样子,世界也看到了她多年的不易,她的勇敢出走令许多女性羡慕,年轻人也为她叫好。在60岁这一年,她结束了与丈夫长达38年的婚姻,她的故事尤其是离婚经历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苏敏阿姨在婚姻里的委屈、所承受的不平等待遇,引发了女性朋友尤其是婚姻里的女性很多的共鸣与思考。当她无奈地选择离婚,很多人认为她打破了婚姻枷锁,终于自由了,未来她可以尽情享受人生。但苏敏阿姨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却称自己是婚姻的失败者,她坦言在婚姻上:“这一代人有很多传统瑰宝,也有一部分是糟粕”;她还鼓励年轻人:“别因为某些人的感情生活不太好,就恐婚了,甚至不愿意去恋爱了,”“应该对爱情持乐观态度,不要因为个别家庭中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放大爱情的不好。”苏敏阿姨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婚姻解体,就否定婚姻爱情应有的美好样子,更没有鼓励大家从婚姻里“出走”。因为无论如何,离婚都不是婚姻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国古人有非常朴素并符合真理的婚姻观,比如元朝管道升写给他丈夫的《我侬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管氏因这首小诗打消了他丈夫欲纳妾的想法,书写了一段千古流传的婚姻爱情佳话。

但在今天,人的自我高于婚姻的盟约、高于持守婚姻的价值,为了一时一刻自我的满足,肆意践踏婚约,甚至一句“不爱了”就轻易斩断二人成为一体的联合。既然我们都知道爱是婚姻的基础和保持婚姻长久的持续动力,那什么才是爱呢?爱的源头从哪来?

164:三十多岁才学会玩游戏?

玩游戏?一听就不是什么正事。尤其在国内的家庭教育氛围下,游戏、小说、漫画等早已成为了荼毒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垃圾文化”。事实真是如此?还是说,这样的标签过于简单粗暴?游戏只是玩物丧志?在满足玩家娱乐需求的同时,游戏难不成还能有什么教育意义?本期节目特别邀请到嘉宾《元味电波》主播大川(资深游戏玩家),一起聊聊游戏这回事儿!

【时间轴】
01:36——虽然年龄渐长,但还是想好好玩玩游戏
04:58——大川老师的家教是:玩游戏?
10:03——网游不能代表游戏
14:40——网游属性更倾向于社交
20:47——恐怖游戏的恐怖之处,在与节奏与配乐
31:36——如何定义游戏?
37:55——除了娱乐,游戏还能干啥?
46:36——游戏是游戏,现实是现实
56:58——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父母所作的榜样更重要!
60:20——原来游戏有那么多种:动作、魂系、休闲、开放世界……
69:47——那一刻,我被游戏角色感动了!
74:58——起初,我玩游戏只是想放松一下,直到我开始纠结游戏成就……
82:13——游戏,竟也是一种低成本的学习与体验工具

【本期感受】
其实,玩游戏终究还是个人的喜好选择。玩与不玩都是自由的。只不过在这个大众乐意贴标签的时代里,真正需要的是,就是面对任何被贴上标签的事物,都能够独立、清醒地去判断和选择,否则只会在人云亦云之中,失去认识世界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当然,自由选择权并非是放纵自我的理由,如何在体验的过程中不过分沉迷,这又是需要为自己承担的责任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63:【特辑】被听见,就是一种幸福!

感恩众多好友在《太男了》三周年之际,送上祝福,也积极参与特辑节目的制作。借此机会,我们也重新回望这档节目一路以来的轨迹,虽然并没有惊人的数据增长,也没有可观的经济回报,但整个制作的过程,早已化为滋养生命的甘露,点点滴滴沁润着我们各自的生命。
关于生活,我们有自己的视角;
关于成长,我们有自己的经验;
关于人生,我们有自己的展望;
关于播客,本期节目中的朋友们,有话要说:……

【时间轴】
01:51——包子:志和者,不以山海为远
04:00——醋溜皮卡丘:播客陪伴生活,也参与生活
07:16——方木仔头家:播客是拓宽人生境界的方式
11:49——胡荻:透过播客,看见更真实的生命
13:40——帕比:从听播客,到录播客,再到做播客,播客已成生活
24:12——彷橡:成长中缺失的教育,在播客中被填补
27:35——七个梦:播客是可以听上一辈子的
29:44——丝儿同学:听播客不仅长见识,还能交朋友!
30:23——王璋:在播客里,听见自己的声音,体会和感受自我
33:27——维真:换个视角看问题,结果也会不一样
34:56——信心:放下手机,从听播客开始?
36:29——朱open:每天听播客,打开新世界
37:17——Icer:播客丰富我的客观视角
38:50——Joanna:人间烟火气,最是抚人心
40:03——Well:人们说朋友见面是幸福的具象化
41:13——Christine:播客竟成了我对抗洪流的工具
42:42——《津津乐道》
45:18——《露天广播》
46:51——《死磕拖延症》
48:28——《Orpheus微见》
50:25——《罅隙电波》
54:26——《自在场Playground》
55:47——三年了,《太男了》的主播也有话要说

本期节目提及内容:

《太男了》

029:嘿!放开那手机!

047:男、男、男的爱情观:爱呀!唉呀~

060:离不开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067:【30+】【40+】【50+】一起聊聊业余时间怎么打发

071:当我们看到【高层次人才候车区】,会想到什么?

116:在一个效率至上的环境中,读书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上)

117:读书不是在建立自我的优越感,读书是在拓宽自我的境界(下)

132:世界读书日-沿着《长乐路》,找寻“消失的附近”

135:男人天生就节俭?所以男人省钱又省心?

141:【父亲节特辑】-他之所以是父亲

142:天天薅羊毛,便宜也没占多少!

146:久病床前无真情,谁人可愿常施恩?

147:【串台】人生当然可以徐徐图之,哪怕只有初中文凭!

151:《逆行人生》我们只要足够努力就行了,对吧?

156:《刺猬》远方的汽笛已经响起,愿我们不再被生活卡住!

158:让座是本份?不让令人气愤!?

《凹凸电波》歌友会系列

《肥话连篇》

《喜番调频》

《不把天聊si》

《来都来了|听了再走》
No. 171 – 沪上脱单指南:如何避免孤独终老(上)
No. 172 – 沪上脱单指南:如何避免孤独终老(下)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
019 当一名互联网总监在30岁时决定转行学木工
105 当「子弹」擦脸而过,我开始直面自我

《无聊斋》
vol.384 我在德国赌场当荷官

《看理想圆桌》
347.成庆×袁长庚: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开始立遗嘱了?| 番外

《优斯迪吧》

感谢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与肯定,我想,让这一档三年间保持周更的节目,继续更下去,就是我们最大的诚意了!盼望,在这条成长的道路上,继续,一起走!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66:刘姥姥为像她一样的大多数底层人增了光

《红楼梦》的好看,其中一个原因是写的豪门贵族的生活。历世历代,王公贵族豪门的八卦都被人津津乐道;而且红楼写的不单是爱情悲剧,还是令人羡慕向往的温柔富贵乡的爱情悲剧,很能抓住人的心。显然,村妇刘姥姥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是一个最卑微、最无足轻重、要靠豪门施舍的最底层人物。但这个小人物,在不多几次的出场中却让整个画面氛围都为之改变,给惨淡哀愁的悲剧底色增添了一丝暖意、一些亮光,甚至她第二次的出场给整个贾府大观园带来无比欢闹的气氛,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暂时放下所有的愁烦、欢笑无比,迎来久违的开心快乐。作者写这个人物,也许是为了陪衬,以贫苦穷人的穷困日子、陪衬出豪门富庶的奢糜生活;以乡下农妇的无知、陪衬出达官显贵的非凡见识⋯⋯但这个不起眼的陪衬人物,却像极了世世代代的大多数人。

刘姥姥以其自嘲、自我黑化式的幽默,以始终如一的善良和智慧赢得了达官贵人的喜爱。在一众见多识广、雍容华贵的富人面前,她明知被愚弄,仍满怀感恩之心、不介意所谓的脸面尽失,以牺牲自我、丑化自我的方式,配合了一场高难度表演,结果,她竟成了那场高光欢宴的主角。

但即使赢得高位赏识的她始终记得自己的身份,卑微却不轻贱自己,从不刻意表达贫苦生活的不堪、凄凉,以博取他人的同情;她不以卖惨方式引起关注,也不仇富、不慕强,更不对人落井下石;反而处处善解人意,见他人有难更是毫不犹豫、倾尽所有施以援手。

对刘姥姥这个人物的思考,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否还记得自己是谁?是否知道我们的生命都出于尘土、最终归于尘土?我们的价值感究竟应该基于什么?

162:【特辑】播客三年,感恩一路有你们!

播客是什么?这个问题,从四年前开始听播客,就一直在发问。直到如今,可能也很难有一个大众都达成共识的描述。但对我而言,播客=深度社交。而做播客,就如同以真诚为名片,进入了这个深度社交的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因着播客收获了许多友谊和生命的祝福,而这也促成了本期节目的诞生,请朋友们一起来听听,这群可爱的主播们,有什么话要说吧!

【时间轴】(播放顺序以播客名首字母为参考)
03:43——《安全出口FM》《松鼠大侦探》《YOURS|有你》
08:24——《半拿铁|商业沉浮录》
09:15——《错落有致》
12:10——《风筝店播》
13:00——《见识有限,人生无限》
14:07——《聊到没电》
22:27——《流言废语》
24:15——《漫游者说theroversays》
26:49——《脑力有限》《天字壹号房》《出花倒样》
29:54——《能猫放送》《文武食堂》《文武雙全》《人生玄律》《时光真探》
31:48——《人生,未完成》
36:49——《时而散步》
42:32——《苏苏而谈》《宬园》
44:23——《Women’s Health万象更新》
47:37——《无人驾驶AutoPod》《城事边记EdgeStory》
50:09——《想了又涂》
51:18——《小豆园子》
58:18——《小黄橘子》
63:23——《星空漫谈STARRYTALK》《人间观察HumanObservation》《晨间书市》
67:03——《严肃喧哗》
68:19——《音乐园》
75:30——《元味电波》
77:45——《早晚会火》《创业就是这样》
80:03——《燥爻镇》
86:29——《佐治亚小帅|北美华人故事访谈》
88:47——最后的话

再次感谢每一位参与本次《太男了》三周年征集活动的主播朋友,期待未来,我们继续同行!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61:彩礼都舍不得出,怎么证明你爱我?

在近些年的网络话题中,“彩礼”实在是一个出场率很高的词汇,而伴随着“彩礼”所引发的讨论,往往也令人烦忧,尤其是对于许多适婚男女来说,“彩礼”就好像一座大山,要么阻隔了真爱的恋人,要么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面对所谓传统、所谓保障、所谓证明真爱的工具这些种种价值观念的冲击,我们还能否对真爱、纯爱抱有信心?还有什么是值得耐心等候的?

【时间轴】
00:00——辉哥:我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
10:11——婚姻的目的是商业合作?还是真爱的守候?
17:04——理想的丈夫应该是:独生子、有车有房、父母……
21:41——为什么彩礼的实际价值逐渐大过了象征意义?
34:29——消费主义正侵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对情感的需要与满足!
50:19——多少家庭更被“老婆本”硬控!
56:20——生活的底色是彩色,也有无限可能!
72:11——美好的婚恋关系,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经营而得的!

【本期感想】
与其说讨论“彩礼”的意义,不如回到婚姻关系建立的根本之上。尽管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回避社会与原生家庭带给人们对进入婚姻、组建家庭这件事上的价值观影响。但对进入婚姻的双方而言,爱,应该是更有力的理由和更持久的动力。而这样的婚恋关系,也能更坚韧地面迎各样的冲击,包括那些物化人类的价值观念!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65:似水流年,繁花乍现,为何我们总觉得人心不古?

电视剧《繁花》早已过了热播期,但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们,偶一翻看竟然沦陷进满满的回忆杀。

有人喜欢这部剧的艺术“腔调”,有人则被电视剧插曲,那一首首80、90年代的流行歌深深吸引,每一首歌曲都能勾起很多美好的回忆。当然这部剧主打一个有情有义,贯穿人物关系之间的温情仗义令人留恋,既有那个时代的特征,也是对人性里温暖亮光的捕捉,叫人有种如幻似梦的恍惚感。

剧中男主宝总最终没有与任何一位他喜欢过或喜欢过他的女子在一起,那些有点洁癖、有些纯粹柏拉图式的情感纠葛,有隐忍有眼泪痕,但无恨无悔,似乎被辜负的女子反因着无望之恋成就了美好的自己。人世间最美的也许并不是大团圆的结局,而是曾经交集终至擦肩而过的遗憾,是放过彼此、留下美好故事的岁月。

相比当下时代,人快快满足自己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不仅毫无美感,反而有无尽的虚空与失落。

每一代人都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凭吊,或许并非是错觉⋯⋯

科技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包括优秀的哲学、文学都不能解决人性的恶,甚至社会的发展将人性里的恶放大了⋯⋯比如存在即合理的哲学观,将错误的、不正常的东西合理化,人习惯了就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世界还会越来越美好吗?

160:减肥方法千千万,底层逻辑最关键!

“不节食、不运动,三个月瘦30斤”如果有人这么跟你说,你会怎么想?大概会觉得这怕不是什么骗局吧?但这的确就是本期嘉宾包子的亲身经历,而且这个减肥之旅竟然是他无心插柳之举,不过是读了一本书,看到一些书中的观点,由此引发他想试试看,一试不要紧,还试出了效果,试出了心得,一套关于减肥的“破理论”诞生了!

【时间轴】
00:00——这套减肥“破理论”叫【野生减脂】
07:41——为什么要减肥?为了瘦?为了好看?为了让别人满意?
14:12——真正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的减肥方法
20:31——断糖的意义,不仅仅是避免糖份的摄入……
32:22——只是调整一下进食顺序,效果就这么明显?
43:14——其实,我们也需要跟自己的大脑斗智斗勇
50:36——能够享受其中的减肥,才能更有效,更持久
61:43——减肥不是最终目的,让身体恢复到正常、良性的运作状态才是关键!
73:40——那些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82:12——你有多久没有为感动自己而努力了?

【本期感想】
整期节目听下来,是否有种熟悉感?尤其是那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喝水、睡眠、注意运动。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些内容的的确确是常被我们忽视的,也极少被我们主动整合,运用在我们实际的生活中。这大概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灯下黑吧?其实正如节目中所说的,我们原本是有机会好好享受生活的,但因为种种不自知的选择,导致我们陷入了不断代偿的状态中,无法自拔,而要恢复到起初的样子,就需要及时刹车,刻苦己心,使个人的身心灵都进入正常、良性的运作循环!虽然需要付出一些代价,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绝对值!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59:是生活?还是生存?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大环境这样,我该怎么生存啊?”每次听到看到这样的表达。你有什么感触?是深刻共鸣?还是心存疑惑?尤其是结合日常在网络中的见闻,似乎一切负面的观点表达都是合理的,而那些试图表达积极的声音,反而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令人反感了。回归到现实生活本身,“生活”也好,“生存”也罢,是我们控诉的素材和理由?还是活于世间的目标或成就?

【时间轴】
00:00——生存与生活:现代人的内心挣扎
07:27——生存能力该如何定义?
13:21——对环境的适应,也是一种能力体现?
22:21——人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也就是更多的资本能够创造更长久的生命,生命和死亡被严格僵硬化的区分开来,生命也因此蒙上了恐怖僵化的阴影。
30:53——机会更多,挑战更大,要求更细
36:49——在极端环境下,底线决定上限
45:43——当人对金钱的概念越模糊,对价值的定义也越模糊
52:44——生活的选项有很多,不同的体验更有趣
58:54——那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正是过去沉淀的结果
64:09——月亮和六便士不是绝对冲突,认清自己所需要的才是关键

【本期感想】
在一个充满各式标签的时代里,我们对每个名词的解释似乎都有所不同。“生存”或“生活”的定义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从公共对话的角度来看,我们也同样需要对名词、概念有一个相同,哪怕是接近的认知,否则,我们还怎么沟通呢?当大家都在讨论“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时,是否有真正认真思考过,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又会为自己的期待和想象,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58:让座是本份?不让令人气愤!?

问个问题:在公共交通上,什么情况下你会让座?尤其是在城市中生活,这种情形可能时常出现。虽然我们从小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教育,但是一想到那些仗着自己年纪大就肆意妄为的种种案例,那颗火热的心似乎立刻就凉了一大截。所以,我到底该不该让座呢?

【时间轴】
00:00——又是让座,又是打人?
08:30——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再需要公序良俗了?
14:32——年轻人有让座的“义务”?老年人有要座的“权利”?
26:55——人人都该有平衡预期和落差的能力
38:30——体现社会文明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一定没有暴力这种方式
51:16——社会是包容的,但人是独立的!
61:32——有时候,人们之所以喜欢城市,可能是因为城市里的“冷漠”
70:13——有一种理想的状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本期感想】
通常我们都认同:让座是情分,不让是本分!不过在如今网络这工具的助推下,让座这行为本身的意义被淡化了,人们更关注的是彼时彼刻,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甚至有时候还会对当事人的个人生活产生极浓厚的兴趣。但其实,从一个社会公共的角度来看,当这样的问题发生,且被放大,是值得每个社会成员,也就是我们,认真思考的!与其说我们过度关注个人是如何满足于我个人的诸多诉求,在无法被满足时就愤愤不平。倒不如想想,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为这样的社会环境,我个人又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