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4:做自己的英雄,去披荆斩棘吧!

最近都被“哥哥们”刷屏了,那些经典的旋律和画面,实在带给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同时“哥哥们”优秀的表现,着实让我们感到敬服。不过,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地鸡毛谁来打扫呢?在各类的综艺节目轰炸的时代中,我们真的就能那么轻易地找到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吗?甚至在媒体的刻意宣导下,我们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还能平和且积极吗?究竟谁,才正在披荆斩棘?

【关键词】

#披荆斩棘 #综艺 #现实 #生活 #勇气

【本期感受】

关掉电视、合上电脑、放下手机,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活生生的现实,就是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如果我们连面对这基本的生活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去披荆斩棘呢?世界那么大,人又那么多。每个人面对的处境自然也不尽相同,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该把宝贵的时间、精力耗费在评判、观摩、羡慕他人的生活上。反而该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去披荆斩棘,为自己、为所爱的人、为自己的梦想……成为自己的英雄!

【时间轴】

0:12——播客互推计划:《佐治亚小帅》《格路电台》《露天广播》

6:30——近年娱乐风向标:回忆杀

10:51——越来越多人,不想买综艺的单

15:06——生活的节奏从来都不像综艺可以剪辑

17:48——语言、文字的表达不该脱离现实

21:40——同一个世界,不同的境遇

25:04——标题党其实是群众追逐娱乐的结果

29:05——最好的教练原来都在屏幕前~

32:40——什么?张凡要骂人?

36:38——没有俯瞰的能力,何来高高在上的姿态?

41:28——迷茫、混沌、挣扎,其实都是很正常的

47:10——生活总要继续,披荆斩棘需要勇气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5:“退休生活需要规化吗?”原来是个态度问题,一不小心还扯出了养老问题……

妈妈们有的退休近在眼前,有的已进入退休生活,还有的似乎永远没有退休概念……

退休生活之后规化与不规化带来的生活状态原来很不一样,而且这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的态度:要更丰富,而不是更单调;要更自律,而不是更懒散;要更开放自己、拥抱群体,而不是固步自封,自我孤立……有了态度,就会发现原来曾经的恩赐也好、经验也罢,都会让退休生活更精彩。

退休不是什么都不做了,而是想自己还能做什么,还有哪些曾经想做却没时间做的,还有哪些放下的,现在可以捡起来……做的规化不同,结果也不同。一个故事带出对养老的思考……

人到老年也要考虑主动权的问题,因为人性不可靠,也不能试探。

043:二十多岁的人,该混成什么样?

当我们留意出现在各种场合中的广告,总能发现一类广告:二十多岁,存款多少?三十来岁,还不买房?四十多了,身体就垮了?诸如此类的语句总让人内心生厌的同时,又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一旦我们将自己与那些在某个角度(比如:同龄、同校、同乡等)与我们类似的优秀的人作对比时,这种焦虑就会深深地扎进我们的内心,唯有更加努力或不停地责问自己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轻松一点点。但,我们该这么轻易被定义,被绑架吗?

【关键词】

#成就 #变现 #压力 #内卷 #标签

【本期感受】

为生命“赋能”,让生活展现出应有的活力。这是本期聊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需要面对且要去处理的挑战,而这些挑战,不该被人为操控,而面对如此信息驳杂、观点密集又良莠不齐的环境,人格的独立要比鲜明的个性更加重要。对自己的思考,对他人的思考,对环境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在这个时代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当然,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本就应该各有各的精彩!

【时间轴】

1:38——蹭【小房间】的小房间录播客

7:14——二十好几的人了,不得存好几十个W?

12:00——该有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距离有多远?

15:19——有“利”走遍天下~

19:03——为什么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内卷?

24:05——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签,也就有了不同的评判标准

28:10——记问之法,成就独立之人格

30:18——那股突如其来的迷茫来临的时候

34:10——在浮华、迷茫的时代中,唯有热爱总不辜负~

39:02——用具体、实际、真切的生活态度为自己的生命赋能!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4:如果我们荣升为外婆、奶奶……

两代人最好的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既不要同住一个屋檐下,也不要相隔太远;既不相互打扰彼此的生活习惯,又能方便时常走动、照顾……如此甚好。

当然,荣升为祖父母辈,如果需要帮儿女带孩子,在小孩子的教育权、管教权问题上就要有界限、有分寸,不要插手、干预儿女的养育任务。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永远是第一责任人;即使做到祖父母辈,仍有责任要让自己的儿女明白他们才是他们孩子的管理者、养育者。

祖父母若插手孙辈的教育,就是在剥夺子女的教养权,其实也是在剥夺子女的成长权,这对子孙两代人都不利。

在教育问题上,我们不仅需要有反省、学习和思考,还需要有认错的勇气。

042:爱情与面包,哪个更香?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常常用以形容人们对真挚美好的爱情的向往,也借此说明爱情实在是非常有价值,值得人们为之倾倒。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对爱情似乎正逐渐丧失那种纯粹和热情,反而多了许多的“理性”,毕竟“爱情”可不能当面包啃!所以越来越多人高举着“智者不入爱河”的标语,立场鲜明地抨击着传统婚恋价值观,认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就是要摒弃那些守旧、过时甚至迂腐的传统,其中就包含着婚姻。而就爱情而言,往往也很容易跟婚姻划上等号,似乎爱情与婚姻是一回事。面对这么消沉的价值观转变,三位已婚人士,还是想跟大家聊一聊“爱情与面包”

【关键词】

#爱情 #相亲 #婚姻 #面包 #门当户对

【本期感受】

动机,真的很重要!因为爱情而创造面包?还是因为面包而制造爱情?不同的出发点,也会带着人走向不同的终点。诚然,当下社会中,有关爱情、婚姻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但如果因为看到许多失败的画面就对爱情对婚姻失去盼望,那么也未免太过武断了,毕竟真正幸福的婚姻家庭,其实从表面来看,反而更普通:一张小桌、三菜一汤……

不得不说,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大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在许多的事上都习惯于计划利弊、得失了,恰恰却忘记了,感情的事,从来都没有统一标准的法码和刻度。

【时间轴】

2:26——请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6:25——传统婚恋观早已过时,别想再捆绑独立的我

9:04——逃离“围城”,快乐自己

10:43——爱情跟婚姻是一回事吗?婚姻仅仅只需要爱情?爱情就可以满足婚姻?

13:48——结婚本该顺其自然历?

20:27——婚姻不是彼此透彻了解后的结果,而是深入了解的开始!

23:52——在一起的必要条件难道不是只需要有“感情”吗

30:32——“懂行”的人才不会轻易进入婚姻呢!

34:12——别怪我恐婚,毕竟失败案例太多了

37:06——坐在自行车后座一定笑?豪车里面一定哭?

39:33——当代年轻人逃避的,真的就是婚姻,就是爱情吗?

43:21——婚姻难道不是服务自己的吗?

47:28——你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50:24——爱情香,面包也香,同时拥有爱情和面包,更香!

52:01——婚姻的实质竟是友谊?!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3:为何我们总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

《更年期刊》最近新鲜热辣的头条事件:主播红雨的女儿,14岁的小女生欣欣拎着两个大箱子,独自出国到大洋彼岸读书去了。听说此事的妈妈们无不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那个从小到大偎依在妈妈身边,整天跟在妈妈后面,随时要抱抱的孩子,怎么就敢独自飞到那么远的地方……面对淡定如常的欣欣妈,这边的两位妈妈试图骗出她两行老泪,却不料让她破防的竟是友人的短信……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情理常态!但很多时候,儿女就在身边,老母亲仍担心得不要不要的,为什么呢?三位妈妈谈到各自的女儿,有忧心的地方,但更有对自己一路走来的反思,特别是没有对孩子做好风险教育和操练放手的功课,让妈妈们只能给自己重新励志了。

妈妈们也有自己的妈妈!回忆自己的成长岁月发现:年少时因贫穷而学会的担当、独立,其实都有那个时代父母不得已的放手鼓励在当中。

041:我们需要治愈,而非教育

在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素质教育已不再是多么稀缺的社会性质的活动。义务教育推广之路漫长且艰难,也还是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扫盲。但在时下的网络世界中,似乎我们又常常会看到因各种原因、各种形式、各种群体之间的相互“攻击”,使得大环境常常呈现出一种撕裂的状态,而在这样撕裂的大环境中的我们,要么就是被各种立场冲昏了头脑,要么就是被负面、消极的情绪影响,以至于常常emo,但这真是我们想要的生活,想要的环境吗?

【关键词】

#治愈 #拥抱 #撕裂 #争论 #对喷

【本期感受】

出于利己的角度,我们往往会期盼自己会是那个被治愈的对象,所以,我们时常不自觉地在网络上寻觅各样能带给我们温暖,给予我们治愈力的事物。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自己,每一个个体都是具备能量的,而我们这些个体所散发的能量,直接构建出了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所以,我们究竟需要爱的环境?还是需要撕裂的环境?这个答案在你、在我的心里!

【时间轴】

1:41——我们需要被治愈,未必是被教育

5:10——那个古典又美好的画面《雅典学派》

6:19——所谓标准答案

11:18——我“撕”故我在?

14:03——总有些人肩负着“拨乱反正”的使命?

17:49——无利益,不站队?

24:17——内心里有一团渴望成为偶像的欲望的火苗

30:18——公平从来不是听我的;合理从来不是合我的道理

35:53——人性之复杂 VS 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

38:49——人之初,性本____?

42:04——只吃“甜品”有益于成长吗?

44:38——生活的假象,是我们一手缔造的

50:00——无论是撕还是躲,都只会让我们之间更冷漠

54:24——爱是什么?爱是包容、爱是相信、爱是忍耐……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2:爱自己是一个觉醒

说到爱自己,女性首先都会想到维护和装扮一个美好的外在形象,在享受生活方面不亏待自己,这的确都很重要!

外在的好形象,会带给自己和他人美好的感觉;懂得享受生活、热爱生活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爱自己也是在爱他人!

但爱自己更是一种觉醒,一种心灵层面的觉醒,会让人关注自己的内在,学会反思、省察自己的情绪并安抚情绪。

当内在的灵魂得到滋养,就会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更强大的力量,带给自己更持久的好形象,也带给他人更舒服的美好感觉。

040:该给自己放个假

放假!一看就是让人快乐愉悦的字眼!每每在假期前,我们总是会计划周密的假期行程,要去看心心念念的美景,要去品朝思暮想的美食。往往这个状态下的人,是比较亢奋的。哪怕静静地躺在床上,也是“身为动,心已远。”只不过,一回到现实,我们又很容易感受到生活的重压之下,我们不仅无法真切地体会到假期所带来的放松,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就处是人在假期,心也常常不清闲。通常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能会浅笑一声,调侃一句:社畜不配有假期!真是这样吗?

【关键词】

#社畜 #假期 #抽离 #保养 #焦虑

【本期感受】

正如今天张凡在节目中所分享的:就连土地都需要休息,更何况人呢?诚然,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似乎就是往一种非正常非人性化的状态下发展,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选择越来越少,面对生活、生存、价值、责任等多重问题,我们的顾虑也越来越多,妥协也越来越多。但,生活也好、生命也好,其本质应该是值得我们去享受,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受环境的影响、掌控,无法体会到生命里那种真实的美好,岂不是一种更大的遗憾吗?所以,适时的抽离,可以给我们一点喘息的机会,同时也让我们更容易厘清前面的路!

【时间轴】

1:56——社畜不配得有假期?

4:32——全职太太需要放假?

8:36——所谓放假,即是抽离

12:34——因为没有,所以向往

15:40——放假了,还得干啥?

21:04——下班回家后,不再看手机?

25:02——当我们适合、接受不正常

28:29——有假也不放,为啥?赚钱啊!

35:55——越长大越不能肆无忌惮

40:57——定期“保养”很重要

44:12——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重担”

47:22——别说人了,就连“地”都得休息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001:更年期刊,更点啥?

“更年期”本是女性生理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但由于女性在这个阶段不单会经历生理变化所带来的烦恼,还会因此导致各种心理情绪的不稳定,以致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的时候常常带有嫌弃甚至人身攻击的味道。

然而就像“青春期”并不只有叛逆,“更年期”也并不只是喜怒无常,除去负面化的标签,即便是“白领”(每个月白白领钱),也能找到最佳的生命状态。

与其说更年期是一个坎,不如说它是经过反思、调理后更加迈向成熟的另一个成长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