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自己的生活负责,其实是训练父母要学会放手

今天的话题从一个视频《妈妈的七次退出》谈起。视频中的专家说:3岁要退出孩子的餐桌;5岁要退出孩子的卧室;6岁要退出孩子的浴室;8岁要退出孩子的私人空间;13岁退出孩子的家务;18岁要退出帮孩子做选择;孩子结婚后,妈妈要退出孩子的家庭。听起来,专家说得很有道理,但妈妈们能做到吗? 

专家说的七次退出在三位妈妈看来,就是放手,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回忆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位妈妈不仅有意识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习惯,而且在细节上也会有意识训练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另两位妈妈只是告诉过孩子应该怎样,或者只是自己做给孩子看(因为当年自己的妈妈也是大包大揽过来的)。按着专家说的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有意识退出的似乎很少,但孩子们似乎也没有长成生活能力低下的人,那么放手孩子到底重不重要呢?

经过讨论妈妈们得出结论:即使没有持续训练孩子养成生活好习惯,但至少要输入给孩子有独立意识。做妈妈的先有意识,或先有好习惯,就会潜移默化进入到孩子的意识里,孩子长大后独立生活的时候,会自然而然想到妈妈当年的做法。

看似训练孩子培养好习惯,其实是训练父母学会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事负责任。比如读书写作业,让孩子明白他们是为自己读书,而不是为父母读;做家务看似为自己做,却是培养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家里一份子、要为家庭负责任的意识。

妈妈们认为:放手时间段不一定按专家说的,但有意识放手是必要的。训练思维和意识比训练技能更重要;因为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所以培养一个孩子应该是全方面的,意识也是多方位的。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放手,家长不能把控孩子的人生与未来。

051:人均斜杠、头衔密集的时代里,最贵重的冠冕竟然是一头浓密的头发?!

从前,我们会从穿搭、容貌来判断人的年龄,而如今,这样的规律正逐渐被打破,因为脱发这么恐怖的现象已经提前发生了。每次我们眼见梳子上、手指间、地漏上的头发丝,一 阵阵心疼的同时,也感到了不断加强的焦虑感。与此同时,我们收集各种偏方、小技巧,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最后我们不得不向假发妥协,以至于向植发妥协,但面对高额的植发费用,我们又陷入了更多的焦虑中……

【关键词】

#脱发 #植发 #形象焦虑 #自我价值

【本期感受】

脱发焦虑又或者是容貌焦虑,终归我们都要与自己和解,同时,也需要以独立的自己,来面对这个审美、标准不断变化的环境。无论如何,我们总不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如若连真诚的心都没有了,那么我们将如何漫长的一生呢?每一次受挫,其实也是跟自己对话的机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许多挑战,不只有脱发而已,而在挑战来临的时候,坦然面对,是第一步,其次才是如何去应对。就像有人说,要先学会爱自己。这个爱不是一种遮掩的爱,而是从内心深处的接纳和释怀!

【时间轴】

4:43——当脱发开始普遍化、年轻化~

10:41——怎么就脱发焦虑了呢?张凡有话说!

24:25——不就是戴个假发吗?怎么又扯到真诚上去了?

27:23——其实把自己的弱点、缺陷露出来,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

37: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脱发,我们该焦虑些什么?

41:44——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控计不住计几啊!

46:24——即便是已经自我接纳,那外界的声音,也很毫不在乎地屏蔽掉

52:38——适当的焦虑的确会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但若是过度焦虑,以致于影响到正常的生活,那就得不偿失了!

56:08——外形、能力、性格、见识等等方面组成了我们成为独立的个体,也意味着我们有与众不同的魅力,既然无法做十全十美的人,那至少要成为清醒且不被裹挟的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12:吃过生活的苦,才发现人需要回到小孩子、学会格式化

电脑中毒、系统坏了,需要用到格式化的功能。如果生活中也能用这个功能,比如把负面情绪格式化,不留下任何阴影该多好……

妈妈们发现红雨的女儿欣欣情商很高。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什么年龄的人,她都能迅速跟对方熟络起来;青春期的年龄还可以做到发生不开心的事转头就忘,跟妈妈闹了别扭,妈妈还没好,她就已经很快没事了。

用欣欣的话说:生活需要简单点,把它(不好的东西)格式化不就没了!小姑娘为何能做到简单格式化?听欣欣妈怎么说……

孩子天生就有格式化的本领,前一分钟哭闹,后一分钟就喜笑颜开,迅速把前面的事就忘了。

其实格式化可以操练:发生矛盾时,换个角度想问题;转变身份时,重新认识自己、接受现实;过去不开心的事就从记忆的库存里删除;问题暂时处理不了,先保证维护好关系;对每天发生的各种不好的消息、事件,要懂得分辨、清理思绪,不留下苦毒仇恨……

孩子常是大人的老师,我们要回转像小孩子;学习格式化,是净化自己的里面。

050:串台-别怪我们“爹里爹气”,也许是因为有人“求爹得爹”呢!

【本期嘉宾】

《坐井说天阔》-沈浩翔

《露天广播》-Coin

好像人一上了年纪就容易讲道理,而且容易讲一些空泛缺乏实际的道理,自然也很会被指控说教,爹味很重。而当爹味这个标签越多被应用之后,似乎大家对说教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当大家需要得到直接经验、具体方法而得不到时,那些非“正确答案”的回应都可以被判定为是爹味很重,久而久之,人们也不愿再给建议,不愿分享经验,甚至也不愿再交流了。

【关键词】

#说教 #爹味 #沟通 #情绪 #功利

【本期感受】

所谓“求爹得爹”,真正需要反思的,恰恰是整个互联网环境,包括你、我。面对网络上复杂又单纯的环境,我们的一言一行都面临着被评判、被贴标签的风险,所以,某种程度上,当我们想要在公开的环境中表达一些观点时,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当然从某个角度来看,爹味虽然往往给人一种嘲讽、贬义的感受,但至少还没有到那个需要被人人喊打的地步,若真是出于真诚的态度,也许只是避重就轻地回应,或者站在理智的角度讲几句中肯的话,就算被说爹味,那又如何?

【时间轴】

3:41——常常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爹味”这个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7:00——“爹味”携带者往往都是爱说教且不够成功~

11:18——当衡量成功的纬度或标准过于单一,我们就难逃成功学的支配!

16:37——之所以“爹味”满满,难道是因为年轻人“求爹得爹”?

20:53——“快”时代,我们需要的是直接经验,而非“爹味”道理;但“爹味”回应恰恰是一种言简意赅,有时候也是面对复杂的问题的一种回避

25:54——为父为师,本在高位,若无价值,都是爹味!

34:11——当我们放弃思考、忽略学习的同时,又把自己放在高位,那你离“爹味”不远了~

42:20——别守着过去的成就散发满身的“爹味”,保持学习、保持进步,保持“少年感”

47:36——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究竟是什么在过时?

50:32——“爹味”也算不上什么PUA,最多算是PUA未遂

54:18——年轻人对中年男性最大的褒奖竟是: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11:我终于活成了当年让自己很讨厌的样子……

年轻时都会憧憬未来,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梦想。但看到身边比自己年长的人一些令人讨厌的行为,也会想将来的自己一定不要活成那样。可长大了,进入婚姻成立自己的家庭,在一地鸡毛的日子里,突然有一天就意识到:我怎么就活成了当年最不想活成的样子呢?

对于原生家庭某些不好的习惯、模式,比如婆媳关系不和、比如吵吵闹闹,我们都不想继续沿袭到自己身上。但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人会充分地警戒自己重蹈覆辙,也有人却无奈地发现已将原生家庭的模式搬到了自己的小家庭……

妈妈们的反省很扎心:我们走进婚姻是走进了什么?为何知道什么是好的,就是做不到呢?

讨论的结果让大家眼前一亮:如果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坟墓,那女孩家走进婚姻岂不就是走进坟墓?坟墓里还能产生什么好的妇人形象来呢!不明白什么是爱,就没办法经营好婚姻;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纯粹的忍耐只会忍出苦毒和麻木,但体会过源头的真爱,才会无条件地流露出带有恩慈的忍耐。

懂得了真爱的妈妈们发现:以前不是在表达情绪,而是发泄情绪。原来正确地表达情绪对建立关系是那么重要!

人生都不可能按着编好的剧本去活,但有了爱就不一样了。

049:追忆学生时代的我们,却在成长的路上陷入了思考

当一个人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浸染越久,就越是容易想起曾在象牙塔中纯净的时光。假如,把求学当成一种职业的话,那么学生这个群体应该是不务正业的比例最高的了,除了学习,其他事情反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尽管回头看看,也清楚自己的些许年少轻狂并不可取,但真正有意义的回顾,是需要诚恳面对真实的自我,面对自己的软弱、怯懦、叛逆与无知的。

【关键词】

#学生 #霸凌 #教育 #老师 #青少年

【本期感受】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明明内心很敏感、很脆弱,却偏偏要表现出一副我最强大的姿态,以彰显自己的强硬。张凡是幸福的,至少那位谆谆教导的老师给他带去了安全感,也让他知道,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我们面对成长时的困惑,应该都是一样的。过去的已经成了回忆,我们回不去,也改变不了什么,问题是,那些感受、经历推动着你,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时间轴】

2:51——在你的学生时代,哪段时间记忆最深切?

8:53——那些住校的“艰苦岁月”

17:14——关于年少的叛逆,有时候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

27:11——正因为精力无限,才需要适时引导,而不该强力压制

29:38——那位真诚、友善、慈悯的老师

39:19——成绩偏科竟是因为老师~

44:35——青少年的脆弱需要被理解、被懂得

49:26——成长的秘诀之一:不责怪过去、不受困于往事

55:48——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前面还有路要走,不过,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本集歌曲】

《清白之年》-朴树

《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版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10:当意识到自己双标的时候,格局就改变了……

我们总是想用自己的标准教导孩子、劝说别人,总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在孩子身上,以至在理直气壮的说教中,除了产生更大的矛盾冲突,关系也破坏了。

当想到自己面对孩子或他人的问题可能很双标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也曾经如此过,为何就不能允许别人也犯同样的错误呢?于是怒气消退、言语变得柔和,敞开的接纳、理解与坦诚的沟通也随之发生。

社会在发展,时代不一样,曾经我们所受的教育跟现在已大不同。在时代的潮流中,我们被裹挟着前进,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理所当然用跟自己当年不一样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去想孩子能否接受、能否做到?

人在双标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对他人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用高标准要求别人,却不敢把对自己的标准拿到台面上。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双标,就不会轻易地指责别人,伤害也就不会发生了。

人生中最应该值得珍视的就是关系,关系都没有了,再好的标准还有意义吗?

048:没有“止损”的能力,你我都是生活里的“赌徒”

前段时间一档收视不错的综艺中,一位选手的段子成功把大家的目光对焦到了“投资”领域。与之相关的经验、心得、感悟也层出不穷。而我们三位虽然并非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不是投资达人,但面对因此而引发的诸多话题与现象非常有兴趣,所以就继续围坐一起,聊聊关于“止损”的问题~

【关键词】

#止损 #能力 #投资 #投入 #智慧

【本期感受】

真的非常认同辉哥说到的“止损是一种能力”。如今我们都很在乎执行力,看似我们资讯丰富、知识深广,但往往会在执行力这个问题上犯难。一旦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止损”是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我们就不会再受困于“知”与“行”之间的距离了。当然,无论是金融,还是情感,又或者是其他,有没有止损的意识和能力是一回事,判断是否需要“止损”又是另一回事,也许有些事物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其实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大意义;而有些事物,看似血亏,但却能使我们短暂又迷茫的生命更有意义和方向,我想,也是值得我们竭力去追求的!

【时间轴】

2:30——脱口秀聊投资聊到出圈!

7:48——精神内耗=沉没成本?

13:28——或涨或跌,从来都不是由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

20:40——是否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止损点?尽可能把控自己所投入的事物成果

27:32——所谓止损的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壮士断腕的魅力?

35:47——过分美化的预设,往往使我们迷失、挫败甚至绝望

43:02——什么是必要投资?什么时候又必要止损?

47:18——止损不单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51:45——有时候走得太远,就容易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58:24——避免沉没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原来是不进场~

64:11——刚需?谁说的?谁来承担风险?谁来应对艰难?

67:07——人生苦短?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好像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9:我们了解孩子吗?

这期节目是在红雨的女儿欣欣去米国读书前录制的。14岁的小姑娘活泼开朗大方、勇敢独立,被邀在麦前侃侃而谈,丝毫不逊色三位妈妈。有青春美少女的参与,为节目增添了不少亮色。

我们了解孩子吗?似乎了解的,因为参与过孩子的成长过程,知道孩子的喜好、习惯和对某些人事物的看法,但很多流于表面的互动下,我们是否明白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呢?我们是否尝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呢?

说起早恋问题,妈妈们有的是在孩子出现苗头才开始说教;有的早早就借机给孩子做足心理预设,教会孩子懂得界限与分寸;有的是在孩子出现困扰求助时,引导孩子怎么做……对于孩子的功课,有的妈放羊,任孩子“野蛮”生长;有的妈盯死孩子的功课目标,不给她喘息机会;有的妈有目标也有界限。

聊到最后才发现,妈妈们总以为是在与孩子斗智斗勇,哪知是孩子面对这么多座大山,不得不选择与父母大人英勇周旋。

家长了解孩子的前提是:让孩子先了解家长!

047:男、男、男的爱情观:爱呀!唉呀~

三个大男人聊“爱情”,这本身就像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毕竟男人都很容易陷入“大男子主义”。对于感情,我们木讷、迟钝、不体贴、不细腻……诸多的标签,已经“证实”了男人没有什么资格去谈论爱情了。不过,资格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所以,我们还是厚着脸皮,聊聊自己的爱情观,虽然没有分享太多自己的爱情经历(希望以后有机会),但还是分享了一些自己对爱情的观察和切身感受~ 

【关键词】

#爱情 #男性 #迁就 #勇敢 #爱与被爱 

【本期感受】

当我们在乎自己多于关系时,我们就很容易成为索取的人;而当我们在乎对方多于自己和关系时,那就更容易成为卑微的爱情关系中的讨好者、恋爱脑。爱与被爱的博弈似乎也从来没有终止,当我们投入越多,就越容易斤斤计较,从而把自己对一段感情的付出突显到极致,而真正让人动容的爱情,也许没有生死别离、惊天动地,但总是让人深深感受,仿佛爱能刻在人的心版上!

【时间轴】

2:00——爱情它是个难题~

7:59——不同年代的表白句式~

14:55——“你以前很迁就我的!!!!”——所谓爱情,就是为我付出,无限迁就?

19:00——孤独感是爱情的“天敌”?

26:27——对爱情的向往,也会被知行不合一而消磨

30:14——对恋爱脑来说,爱情成了“宗教”

36:56——所谓“眼目的情欲”,其实就是“千金难买我喜欢!”

39:13——“爱”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是需要榜样的

43:51——优质的“爱情故事”,往往是无声的,是沁人心脾,是不动生色,却

49:35——好的爱情,应该有安全感,但安全感又是从哪来的?

54:50——爱情里,究竟甘心情愿付出?还是理所当然索取?勇敢地去爱,爱一个人,忠于爱情!

59:09——可能是接下来的话题?界限感、分寸感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