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追忆学生时代的我们,却在成长的路上陷入了思考

当一个人在社会的大染缸中浸染越久,就越是容易想起曾在象牙塔中纯净的时光。假如,把求学当成一种职业的话,那么学生这个群体应该是不务正业的比例最高的了,除了学习,其他事情反而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尽管回头看看,也清楚自己的些许年少轻狂并不可取,但真正有意义的回顾,是需要诚恳面对真实的自我,面对自己的软弱、怯懦、叛逆与无知的。

【关键词】

#学生 #霸凌 #教育 #老师 #青少年

【本期感受】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明明内心很敏感、很脆弱,却偏偏要表现出一副我最强大的姿态,以彰显自己的强硬。张凡是幸福的,至少那位谆谆教导的老师给他带去了安全感,也让他知道,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其实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但我们面对成长时的困惑,应该都是一样的。过去的已经成了回忆,我们回不去,也改变不了什么,问题是,那些感受、经历推动着你,要成为怎样的自己?

【时间轴】

2:51——在你的学生时代,哪段时间记忆最深切?

8:53——那些住校的“艰苦岁月”

17:14——关于年少的叛逆,有时候其实是为了保护自己~

27:11——正因为精力无限,才需要适时引导,而不该强力压制

29:38——那位真诚、友善、慈悯的老师

39:19——成绩偏科竟是因为老师~

44:35——青少年的脆弱需要被理解、被懂得

49:26——成长的秘诀之一:不责怪过去、不受困于往事

55:48——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前面还有路要走,不过,那些美好的回忆,依然值得我们铭记

【本集歌曲】

《清白之年》-朴树

《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版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10:当意识到自己双标的时候,格局就改变了……

我们总是想用自己的标准教导孩子、劝说别人,总想将自己的价值观套用在孩子身上,以至在理直气壮的说教中,除了产生更大的矛盾冲突,关系也破坏了。

当想到自己面对孩子或他人的问题可能很双标的时候,就会意识到自己也曾经如此过,为何就不能允许别人也犯同样的错误呢?于是怒气消退、言语变得柔和,敞开的接纳、理解与坦诚的沟通也随之发生。

社会在发展,时代不一样,曾经我们所受的教育跟现在已大不同。在时代的潮流中,我们被裹挟着前进,打着为孩子好的名义,理所当然用跟自己当年不一样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很少去想孩子能否接受、能否做到?

人在双标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对他人跟对自己的要求不同,用高标准要求别人,却不敢把对自己的标准拿到台面上。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可能在双标,就不会轻易地指责别人,伤害也就不会发生了。

人生中最应该值得珍视的就是关系,关系都没有了,再好的标准还有意义吗?

048:没有“止损”的能力,你我都是生活里的“赌徒”

前段时间一档收视不错的综艺中,一位选手的段子成功把大家的目光对焦到了“投资”领域。与之相关的经验、心得、感悟也层出不穷。而我们三位虽然并非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也不是投资达人,但面对因此而引发的诸多话题与现象非常有兴趣,所以就继续围坐一起,聊聊关于“止损”的问题~

【关键词】

#止损 #能力 #投资 #投入 #智慧

【本期感受】

真的非常认同辉哥说到的“止损是一种能力”。如今我们都很在乎执行力,看似我们资讯丰富、知识深广,但往往会在执行力这个问题上犯难。一旦我们意识到,真正的“止损”是需要强有力的执行,我们就不会再受困于“知”与“行”之间的距离了。当然,无论是金融,还是情感,又或者是其他,有没有止损的意识和能力是一回事,判断是否需要“止损”又是另一回事,也许有些事物投入产出比很高,但其实于人生而言并无多大意义;而有些事物,看似血亏,但却能使我们短暂又迷茫的生命更有意义和方向,我想,也是值得我们竭力去追求的!

【时间轴】

2:30——脱口秀聊投资聊到出圈!

7:48——精神内耗=沉没成本?

13:28——或涨或跌,从来都不是由我们自己可以掌控的

20:40——是否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止损点?尽可能把控自己所投入的事物成果

27:32——所谓止损的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正是壮士断腕的魅力?

35:47——过分美化的预设,往往使我们迷失、挫败甚至绝望

43:02——什么是必要投资?什么时候又必要止损?

47:18——止损不单单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51:45——有时候走得太远,就容易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58:24——避免沉没成本最有效的方法,原来是不进场~

64:11——刚需?谁说的?谁来承担风险?谁来应对艰难?

67:07——人生苦短?我们的人生,其实就好像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9:我们了解孩子吗?

这期节目是在红雨的女儿欣欣去米国读书前录制的。14岁的小姑娘活泼开朗大方、勇敢独立,被邀在麦前侃侃而谈,丝毫不逊色三位妈妈。有青春美少女的参与,为节目增添了不少亮色。

我们了解孩子吗?似乎了解的,因为参与过孩子的成长过程,知道孩子的喜好、习惯和对某些人事物的看法,但很多流于表面的互动下,我们是否明白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呢?我们是否尝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呢?

说起早恋问题,妈妈们有的是在孩子出现苗头才开始说教;有的早早就借机给孩子做足心理预设,教会孩子懂得界限与分寸;有的是在孩子出现困扰求助时,引导孩子怎么做……对于孩子的功课,有的妈放羊,任孩子“野蛮”生长;有的妈盯死孩子的功课目标,不给她喘息机会;有的妈有目标也有界限。

聊到最后才发现,妈妈们总以为是在与孩子斗智斗勇,哪知是孩子面对这么多座大山,不得不选择与父母大人英勇周旋。

家长了解孩子的前提是:让孩子先了解家长!

047:男、男、男的爱情观:爱呀!唉呀~

三个大男人聊“爱情”,这本身就像是一个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毕竟男人都很容易陷入“大男子主义”。对于感情,我们木讷、迟钝、不体贴、不细腻……诸多的标签,已经“证实”了男人没有什么资格去谈论爱情了。不过,资格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所以,我们还是厚着脸皮,聊聊自己的爱情观,虽然没有分享太多自己的爱情经历(希望以后有机会),但还是分享了一些自己对爱情的观察和切身感受~ 

【关键词】

#爱情 #男性 #迁就 #勇敢 #爱与被爱 

【本期感受】

当我们在乎自己多于关系时,我们就很容易成为索取的人;而当我们在乎对方多于自己和关系时,那就更容易成为卑微的爱情关系中的讨好者、恋爱脑。爱与被爱的博弈似乎也从来没有终止,当我们投入越多,就越容易斤斤计较,从而把自己对一段感情的付出突显到极致,而真正让人动容的爱情,也许没有生死别离、惊天动地,但总是让人深深感受,仿佛爱能刻在人的心版上!

【时间轴】

2:00——爱情它是个难题~

7:59——不同年代的表白句式~

14:55——“你以前很迁就我的!!!!”——所谓爱情,就是为我付出,无限迁就?

19:00——孤独感是爱情的“天敌”?

26:27——对爱情的向往,也会被知行不合一而消磨

30:14——对恋爱脑来说,爱情成了“宗教”

36:56——所谓“眼目的情欲”,其实就是“千金难买我喜欢!”

39:13——“爱”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是需要榜样的

43:51——优质的“爱情故事”,往往是无声的,是沁人心脾,是不动生色,却

49:35——好的爱情,应该有安全感,但安全感又是从哪来的?

54:50——爱情里,究竟甘心情愿付出?还是理所当然索取?勇敢地去爱,爱一个人,忠于爱情!

59:09——可能是接下来的话题?界限感、分寸感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8:我们怎么看待抑郁症?

抑郁症在今天已是非常普遍的病,我们都可能会认识身边的几个抑郁症患者,或者陪伴过其中的病患走过一段日子,甚至我们自己也可能亲身经历过抑郁的低谷,有过绝望轻生的念头……

人和人不一样,抑郁症跟抑郁症也会不同。轻度的抑郁症患者,他人的关怀与陪伴或自己的积极调整、适当的求助就可能度过,但重度的抑郁症患者,是需要药物治疗才可能解决的。无论对待哪一种抑郁症患者,甚或对待任何一个有需要的人,爱都是硬道理!无条件的接纳、理解,给予安全感,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将抑郁症患者当作一个正常人对待,才可能建立正常的平等互助关系。

我们关爱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除了积极预防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关注自己的内心是否幽暗阴冷、是否潜藏着恶意毒害,以便及时勒住自己的舌头,以免带给别人致命的伤害。

网暴也是病,而且是很恶毒的病,更是很多人得了还不自知的病。

046:男性播客没啥流量?—【太男了】复(fan)盘(si)

从前我们说:朋友易得,知己难求。而现如今,就连称之为朋友的人,也在我们快节奏、情绪易波动的生活中渐渐走散。对于【太男了】三位主播来说,能时常坐在一起谈论话题、分享感受,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中的礼物,因此,我们想把这份礼物分享给更多人,然后就有了【太男了】这档播客。诚然,我们各自的观点时而个性,时而相同。而且, 大多数时候,我们所提到的视角,并没那么新潮,也没那么激情。但,我们仍然想尽可能地发出我们微弱且普通的声音,就好像汪洋大海中的灯塔,虽然渺小却是坚毅的。

【关键词】

#太男了 #普通 #性别 #流量 #陪伴

【本期感受】

张凡说:一件普通的事,坚持做下去。这句话感动到我,也刺激到我。从大环境来看,也许做播客是一件小众且酷的事,但对我们三个来说,平台、形式不是最重要的,要紧的是,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梳理、有成长、有开拓、有打磨,同时,我们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我们,不只是停留在声音上的表达和接受,而是能学会感知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从中找寻自我价值,尽情发挥。这,也许就是【太男了】的意义了吧!

【时间轴】

1:48——不知不觉,【太男了】快1年了~

5:00——男性心态、情绪、感受类话题,没啥吸引力~

10:11——特别鸣谢:热心听众______的支持~

13:47——生活多的是《隐入尘烟》的普通

17:58——对张凡来说,录播客就是打开自己的过程

22:54——普通or不普通,定义不重要,做自己最重要!

31:44——我们的使命与“成功”无关

37:20——【太男了】也是专业类播客?

41:59——性别话题多香?流量多大?

45:50——有些话憋久了,就不想说了

51:24——朋友难得,陪伴有我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7:喜欢看书还是煲剧?里面大有文章!

有人喜欢看书,有人喜欢煲剧,有人对这两者都喜欢。可深入了解下去,竟也发现即便同样的喜欢,却有不同的偏好习惯——人是多么不一样!

从《红楼梦》电视剧聊到原著,从《人世间》原著说到电视剧,从中国名著讲到外国名著……妈妈们聊书谈剧原来也可以这么好聊。

从名著拍成剧的难度,讲到一部好剧能将原著升华;从国产名著对人性幽暗淋漓尽致的揭露,到世界名著让人在人性境界的升华中看到希望;从我们这一代人的资源馈乏到现在虽有丰富资源,却各有利蔽……有些亮光在交流碰撞中闪现。

一致的看见:喜欢看书或喜欢看剧都好,关键是看什么书?看什么剧?关键仍然是你要什么?

045:当个幼稚的男人,有什么不好?

在男性成长的过程中,特别在青少年阶段,大概最不喜欢被说的一个词,就是“幼稚”。似乎在我们内心有一股劲,有一种执念,就是努力要成为成熟、独立、个性、有担当的男人。所以,一旦听到有人说自己“幼稚”,简直太憋屈了,而有时候正因为自己试图表现出少年老成的样子,反而会出更多洋相,更被看为“幼稚”了。而随着年龄一点点长大,外界的评价对我们个人的影响也逐渐降低,或者说一些相对比较负面的评价也更能承受了,同时也由于作为成年男性肩上的担子也慢慢加重,感觉年少时候的轻狂与天真,更珍贵一些了,就在自己圆滑、世故地在社会中打拼时,偶尔被指幼稚,反倒成了一种“褒奖”?

【关键词】

#幼稚 #老成 #圆滑 #成长 #质朴

【本期感受】

哪些言行是幼稚,哪些言行是成熟,其实很多时候是要看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自己追忆往事或反思近况时,是嘴角浮起微笑?还是脸上布满愁容?对于每一个身处社会漩涡中的人来说,成长总是有压力的,但也不应该全盘是压力,既然是成长,也总该伴随着收获的喜悦,同时也该有自我丰满的满足。幼稚这个词本身就不存在褒义、贬义,关键在于当我们被如此点评时,是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呢?又或者自己又寄于自己怎样的厚望?在这样一个娱乐时代中,找寻快乐不是太难的事,但成为快乐的人,却又太不容易。保持一种幼稚,也许会让自己的生活常常闪起快乐的亮光!

【时间轴】

1:37——当有人说你幼稚…

5:52——同样的词,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意义

15:20——那些被指幼稚及自觉幼稚的行为

21:25——扮“成熟”好累

32:38——老成真是优点吗?

37:28——越长大,幼稚越可贵吗?

43:42——原来还有人不知道啥是幼稚行为?

46:11——未深知,勿轻断

51:16——在【太男了】尽情地幼稚吧!

54:47——幼稚点,没什么不好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06:饶恕为何这么难?

故事:两位八十多岁的老夫妻,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分居之战中,隔空对峙,一个不肯认错、放下面子,一个不肯饶恕、放下怨恨,苦毒在两位老人的心中滋长,儿女夹在中间也苦不堪言……

现实中有很多夫妻生活一辈子,只不过是相互忍了一辈子。越忍越苦,有的不再忍,开始无休止发作;有的忍出一身的病;有的以病态方式与人相处……

主播赤露敞开自己,把曾经的过往掰开来察看、剖析,原来里面有自以为义、有深藏的恶。一样的症结,一样的人性,人但凡想不到自己有问题,都不可能打破彼此相恨为敌的局面。只有意识到自己也有问题的时候,饶恕才有可能发生。

代际遗传的无爱、仇恨模式继续下去,已造成非常不利、不健康的生存环境,网暴的盛行已说明问题。

没有爱也不会有同理心,所以无法体会别人的当下正在经历什么,自以为是表达所谓有道理的观点,很容易就伤到别人。

人的相同之处大过人的不同之处!反省自己也会说伤害别人的话、做伤害别人的事,并意识到他人在做的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才能放下仇恨,才能让饶恕发生!只有爱能饶恕、能治愈!人的不同之处只在于愿不愿放下自己、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