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绝望主夫》还没看,先来聊聊男德班

早些年“女德”这样的词语刺痛了许多人的眼睛,那些人们以为早就淘汰,已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消失殆尽的价值观念,那些传统文化中,对男性、女性粗暴的定义竟然还存在,且形成了一种风气,这样我们大家对于社会的发展,从心里打上了一个问号。而且“男德”的出现,似乎受了影视化的影响,同时也基于当下社会具体的问题:男性本位的缺失、丈夫、父亲缺乏担当等等。以至于,大家提及“男德”,还是容易妖魔化这个表述。但如果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当代男性真的需要“男德”教育吗?

【关键词】

#男德 #位份 #担当 #大男子主义 #家庭主夫

【本期感受】

至少对于太男了的三位主播来说,“男德”教育是必须的。重点并不是在于你通过“男德班”学会了什么,至少你要明白自己作为一个男性,在家庭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职责,同时也是在自己尝试学习付出的过程,尽可能多地体谅另一半在家庭生活中的付出。就社会层面来说,似乎一直也没有真正形成体系和规模的相应训练,也因着过去太久的时间,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过于看重所谓的个人能力(以分数为主要衡量单位的成绩),导致许多孩子在年幼时期无法接触、没有接受自理能力、关怀能力、共情能力的训练,才引发了许多家庭在组建过程中,就要经历重重困难。所以说来说去,与其说是在训练“男德”,不如要培养“人德”,先是作为一个人,再是作为一个男人。

【时间轴】

2:28——当你听到“男德班”……

5:40——取一个戏谑的名字,为的就是引人注意和叫人思考

12:18——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会意识到,你其实需要男德训练

20:23——我们正在竭力培养的,可能就是高分低能的孩子们!

27:40——当我还在研究火线、零线时,人家已经把故障搞定了

34:41——李诺的婚前“男德训练”

40:38——家庭主夫?软饭男?站在女人背后的男人?

45:44——大男子主义往往是以嘴为先,本事不大,事儿不少~

53:19——作为一个男人,我们该好好思考,究竟要在一个家庭中担当什么样的职责

59:47——家庭生活始终还是要看夫妻双方努力的方向以及否达成目标一致

63:06——无论什么时候,千万不要轻视自己可以给伴侣的价值肯定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21:你喜欢现在的自己还是当年某个时候的自己?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愿意回到从前哪个阶段的自己呢?对于妈妈们来说,乍一想这个问题,谁都愿意回到年轻时代、甚至更小的时候,毕竟年少妙龄,逝去的青春年华总会让人眷恋不舍。但深入现实地想一想,却发现回不去的岁月不见得都是美好的,那些曾经困扰过自己的性格问题、原生家庭问题等,都曾在最美好的时光里留下丑陋的疤痕,有的甚至叫人难以直视。

都说童年的回忆纯真而美好,可即便回顾起那些曾经觉得有趣的、好玩的、被人夸的乖巧顺服里,都潜藏着自私、谎言、偷窃、自恋……的毛病,真应验了那句:“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如果不明白什么是恶,也许我们今天都还在沾沾自喜、津津乐道。

但无论是并不美好的童年,或是当年并不可爱的自己,对于今天已懂得反思、明白道理的人来说,走过的弯路、甚至犯过的错,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不是值得炫耀的,而是可以拿来自我解剖、重塑自己的生命。不过,人真的懂得道理、会反思就能纠正那些早已植根在生命里的种种问题吗?

回顾与讨论能帮助人理清思路。当触及所有问题的核心——爱,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人天生就会爱、就懂得爱!也没有人会有源源不绝的爱!爱是一种力量,可以治愈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人明明知道,却因缺失而无力,因匮乏而无能。

人生每一个当下都值得被珍惜,每一个当下都是学习爱最好的时机。

063:趁着回家过年,去收藏那些正逐渐消失的记忆符号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新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今年的心情尤其复杂,毕竟过去的几年,出行一直都是大难题。而现在,虽然我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规划自己的行程。表面上看起来,积压许久的思念、牵挂、担忧等各样复杂的情绪都可以释放出来了。可,平静下来想一想,我们对家乡的情感,是否还像从前那样纯粹和浓烈?我们又是否能接受家乡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我们与亲友之前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呢?对于长久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家乡、故土,还有怎样的意义呢?

【关键词】

#过年 #农村 #发展 #家乡 #迁徙

【本期感受】

对于每一个离家外出的孩子来说,家总是温暖的,值得牵挂的,甚至于,当自己面对一些艰难、迷茫的时候,往往也最容易想到家,想到家中的父母、亲友。只是,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乡村与城市发展的差距、乡村发展过程中,对旧友的,那些一直保存在我们记忆里的纯粹质朴的景致,生活方式等等带来的影响,还有就是,因为我们长久地远离,面对现实中正逐渐变迁的家乡与我们记忆中的家乡不匹配的错愕、不适应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话说回来,家乡值得牵挂,亲友也总是给我们温暖,只要我们不“自私”地以为,家乡就该一动不动地,随时等候我们回去短暂地休憩。面对社会的进程,我们也该以包容、期待的心,真心地希望,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

【时间轴】

1:52——“故乡”似乎比“家乡”多了一些牵绊和情怀~

4:51——在座三位竟然是【农村——城镇——城市】发展变迁路线?

7:58——如果家乡没有了自己牵绊的人,那里是否还值得你关注和想念?

10:50——熟悉的环境与人,面目全非了

15:25——它,不再是我的家乡了

22:00——过年了,空城?还是空村?

26:10——过年的年味,往往会凝聚在家中长辈的身上

32:18——那些有关环境被破坏、被守住、被保护的故事

40:18——社会发展,总有利弊,我们身处其中,如何表达、如何自处,很重要

47:39——回家本是为了放松,可环境变化的同时,压力也在提升,那何必回去呢?

52:05——看似传统的生活习惯,曾有它耀眼的舞台,如今,它不过是被时代淘汰了

56:05——城镇化的发展,首先带动的是人的心,也许我们的内心早就不能接受农村的生活了

62:08——真正的田园,那些诗和远方,谁不向往?

66:57——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最熟悉、最舒服、最放松的地方,尤其是父母

71:07——那时候,人们离乡背井,就是为了给家里添砖加瓦

77:56——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20:封被骂、放开遭嫌弃,是我们有问题?疯抢与无所谓背后是怎样的缺乏与无望……

三位主播阳康回来,重启《更年期刊》,当然要聊聊与疫情有关的那些话题。

中国抗疫三年,终于放开严控局面,重启国门,与世界接轨,按道理来说,这是利好消息,但为何我们国人却遭到西方国民的嫌弃呢?甚至中国人去国外旅游,居然被认为是故意投毒呢?

身在米国的红雨,感受到国人在放开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对比西人的作法,看到一种认知上的差距;又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中西方人对待感染病毒的人,会呈现出不同的态度:国人对自己不爱惜,对他人也更不顾惜,看似无所谓,却深藏着冷漠与惊慌;西人爱惜自己,也懂得爱护他人,并且还很喜乐……这或许只是个案的讨论,或者是表面的看见,但也反映出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以及不同信仰背景所带出的对人对事的不同态度与做法。

反思疫情三年,我们当年也曾嫌弃过从国外回来的人,更曾不加掩饰嫌弃过自己的同胞、拒绝接待来自疫区的自己人……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有一天都会同样回到自己身上。

人间冷暖,每个人都自知。但只有在强烈对比式的体会中,才会惊觉原来有的地方没有暖只有冷;而有的地方因为爱意太浓,温暖的感觉叫人忘记了冷。

身为中国人,且生活在自己的国土上,我们本能都要为被抹黑的自己人辩护。我们试图将因恐惧而疯抢的行为、将放开之后毫不顾忌他人的做法,都归因到防疫政策上,我们也试图为这些行为做合理的辩解,但在旁之佐证中,赫然发现:这不是一个可以对等的比较!原来所有不可理喻行为的背后,都在显示我们这个民族强烈的缺乏感、不安全感、无爱感……

将目光转回到更现实的当下,那些染疫之后仍拖着病体去上班、开档的人,是我们身边的同事、家人、邻居、朋友,甚至是我们自己……当我们已经忽略自己的辛苦、劳累、不舒服,又怎会在意别人辛不辛苦、累不累?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哪来的意识与能力去爱别人?有些人单是为了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这样的人生,盼望在哪里?没有盼望的人生又何来喜乐与爱?话题聊到这,不觉沉重感已涌出……

但沿着“为什么……”的思路问下去,或许就能找到那个有爱有盼望的终极答案!新的一年,期待你我都已找到!

062:串台-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什么是对手;如今认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

热烈欢迎本期串台嘉宾——Masa

作为【HelloPod】的主理人,Masa同时运作着《晨间书市》《人间观察》《星空漫谈》三档播客,每档播客都有其独特性。

之所以邀请Masa串台,当然还是因为私交不错,今天的话题对于我们四位不同处境、年龄也有一定差异的男性来说,可聊空间非常之大。至少某种程度上,我们各自对当下的生活会时常思考,对过去和未来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而说到平凡、普通,在当下的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中,的确不是什么引人注意的字眼,成功的吸引力往往是更大的。只不过,我们也试图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什么是普通,什么是成功。

【关键词】

#年轻 #年少轻狂 #平凡 #普通 #成功

【本期感受】

不管是在聚光灯下倍受关注的人,还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场景下,有自己不同的角色和定位。倘若我们想要时时刻刻做那个被灯光指着,被鲜花和掌声环绕的人,先不去考虑这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单想想要付出的代价那该有多大?如果我们只是受困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认同需求,反而简单,但如果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单一到,只有看起来高大、光鲜,那我们收获的挫折打击一定是更多的。看见自己的平凡,不甘于自己的平庸,更能帮助我们面对看似复杂的环境,活出真正的自我,有力量的自我。

【时间轴】

2:50——今天终于不再“三缺一”!

6:55——到了一定年纪的男性,能坐在一起倾谈的机会越来越少,对象也越来越少

9:16——那年,我双手插兜,不知道谁是对手!

17:28——我们的生活被许多的苟且包围着!

20:21——年少未必会轻狂,也没那么多笃定的理想!

24:28——理想主义的我,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

31:02——想的越多,脚步越沉,越走不动

36:00——什么时候开始,享受起淹没在众人中的状态?

38:03——你当然可以坐在路边为人鼓掌,可是,然后呢?

50:26——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它决定不了我们的现在和未来!(Masa荐书:《与社会学同游》)

55:45——平凡可以,平庸,不行!

59:23——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去【心灵澡堂】

65:17——做一个,从自我出发的人!

71:27——我们都挤在一个充满标准、偏见、模式化的地铁上

81:51——做播客以来,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各位乐意与我们更多交流的朋友!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61:世界杯那么火热,怎么能不聊聊呢?

卡塔尔世界杯在2022年12月18日结束了,从小组赛到半决赛,再到决赛,有许多画面和场景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广大网友提供了许多话题。对于每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来说,四年一度的世界杯的确就是一场饕餮盛宴。钟爱的球队、球星在绿茵场上尽情奔跑、展现魅力,似乎,观众也与他们一同热血,一同拼搏。只不过,对于中国的球迷来说,除了要习惯卡塔尔的冬季赛事,还要面对现实处境下的一些难处,以至于看球的心情都复杂了许多

【关键词】

#世界杯 #足球 #情怀 #运动 #成长

【本期感受】

张凡和辉哥对足球各有各的热爱,而李诺作为一个门外汉,始终保持着懵懂的状态。不过,只要我们有心中所爱,就有力量面对前面未知的道路。世界杯是结束了,但生活还是要继续,而对生活的态度就像辉哥说的:一旦有机会上场,就憋着一口气,不要管你有多少力气,用完就行了,也就没什么遗憾了。总之,能够感受到足球这项运动带给张凡和辉哥的影响,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热爱之于人生,有多么的重要!

【时间轴】

2:04——这期就聊聊去年的世界杯吧!

7:59——爱足球和不爱足球的人,来聊世界杯,尬聊吗?!

12:59——觉可以不睡,但班不能不上!

16:51——卡塔尔世界杯呈现了足球强将青黄不接的疲态

18:30——因为各种因素,世界杯的氛围不再,令人感到遗憾

29:21——一言难尽的足球的魅力

39:34——那段在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的少年时光

50:52——赛场如生活,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54:49——儿时玩伴,深夜发来的一条信息

58:19——还记得2G网络看直播的日子吗

59:54——梅西的足球生涯圆满了?那人生的道路呢?

62:45——也许我们着迷的,正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精神

67:49——任何一种爱好,都不需要安利,找到自己的热爱更重要!

70:34——足球运动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益处,这其中也包括了受伤、挫折、失落、成功、欢呼、矛盾、谅解……

82:06——因为努力,所以认真,别管自己有多少力,用完就行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60:离不开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当我们背起行囊,面向着心中的大城市出发,总是有很多向往。我们期待着明天有更好的生活,将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也甘愿为此而努力。但当一切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之时,就容易感到灰心,我们的投入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许我们是知难而退,又或者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走上回乡的路,大城市被我们抛弃。可有时候,我们似乎又无法轻易放得下,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有丰富的资源,有许多我们的习惯,可这些习惯一旦与现实一起摆在面前,反而让人更加难以取舍。

【关键词】

#打拼 #理想 #城市 #乡村 #返乡

【本期感受】

当辉哥真诚地表达自己身为城里人的困顿时,立刻有一种生活的真相被披露的感觉。的确,人人都想做城里人,却没想过城里人的生活也都并非那么优越和惬意。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本经只有自己在读,也只有自己读的懂。面对生活的困境,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要面对自己,接纳生活,尽可能走一条属于自己,也适合自己的人生路。有位朋友说的好: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而且真正的深渊不会以深渊的形式示人。

【时间轴】

3:15——当环境不再那么尽如人意,人就会想转换环境

8:14——那群到农村体验生活的城里孩子

11:00——当我想要定居在城市,意味着我的级别上升了

17:49——社会发展,同样有逆行者

22:45——营营役役地生活,匆匆忙忙地活着

26:07——我只是想安定下来,扎下根来,为什么这么难呢?

33:14——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享受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41:32——乡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本来就不相同

51:28——做为一个城里的人,退路何在?

57:21——既然到了大城市,凭什么我只能做个普通人?

64:33——不理想的环境,不积极的状态,成长还有意义吗?学习还有价值吗?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59:【剧透预警】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中发生的故事《小伟》

看着电影中熟悉的场景,听着熟悉的口语,我们与电影中的故事,又更近一步了。《小伟》这部上映成绩并不抢眼,但诸多好评的电影,并不打算跟大家讲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导演只是透过镜头娓娓道来,告诉人们,这个三口之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该如何继续往前走,生活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坚持和守护的。

【关键词】

#小伟 #病痛 #慕怜一鸣伟明 #家庭 #亲情

【本期感受】

本期有大量剧情探讨,所以时间轴很少。不过不是讨论拍摄手法或者剧本的技巧,而是在电影中,看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生活本就没那么多反转,或者意外的惊喜,更多的是一种近乎残忍的现实,而在这种现实之下,难道生活就毫无价值了吗?面对我们在乎的人,我们亲爱的家人,生命里总是能迸发出更多的力量,不只是为了自己走下去,更是为了让我们在意的人,走下去。爱,始终都是我们走下去,最坚实的力量!

【时间轴】

2:54——普通家庭中,发生的普通故事

8:35——跟《小伟》比起来,《隐入尘烟》倒显得用力过猛了~

12:44——被娱乐化电影养刁的胃口,面对这么普通且无戏剧张力的故事情节和表现手法,是失望还是满足?

21:44——面对突然的噩耗,从无法接受,再到直面难处,最后的释然,这是何等难得

34:30——善意的谎言,是我们都该学习的功课~不是学说谎,而是学善意

41:58——在我们共同面对艰难的时候,感同身受,是多么宝贵啊!

48:53——父亲、母亲、儿子,各有各的难处,也各有各的成长!

58:23——沉默的荧幕形象,坚强的家庭角色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19:妈妈们的聊天总绕不开教育

这是一次讨论更年期刊话题的会议。对母亲而言,这一生最熟悉的就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日子吧,尤其是说起教女有方,便忍不住有点小得意。

说到教育,就有人要拿中西方的不同来说事,即使说好了不谈西方只谈自己,可说着说着还是会拿西方的例子做对比。没办法,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哦不,就没有鉴别。因为人家的教育好,所以我们才愿意送孩子出国求学嘛,承认自己的不足,才有可能向别人虚心学习进步呀。

从小孩子的教育聊到妈妈们对美商的反思,这些话题都有可聊的,开了个头,但愿还有聊的机会吧。

058:我想做个好人!你去跟法官说啊!

刚刚过去的12月12日,《无间道》4K修复版在香港地区重映。《无间道》做为港片代表作品之一,不只是开创了双向卧底的先河,更加是向大众呈现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省察,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每一个角色,也对应着我们生活中的每一种形态。这也是为什么《无间道》自上映以来,观众们一直反复观看的原因。也许一开始是看电影、看故事、看角色、看演员,而到后来就是看自己了。

【关键词】

#无间道 #我想做个好人 #悔改 #公平 #卧底

【本期感受】

有人说:若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终极审判,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当我们以人的标准和眼光去判断,大概我们很难分辨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我想做个好人”,这是刘建明的贪心,因为他只想轻松地转换身份,却不愿承担自己过去所作该付的代价。“去跟法官说”,这是陈永仁心中的正义,因着这份正义,他虽活在黑暗中,但心却向着光明。

【时间轴】

3:14——原版的魅力与配音的差距

8:31——警匪片多的是,无间道却只有一个!

16:30——当他说:我想做个好人

22:42——真正的悔改是悔恨+改正

28:35——做好人难,做坏人却很容易

35:09——那个听广播的逃犯

40:05——不是我不想做好人,而是因为世风日下

43:57——难道现实的世界就是: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

48:20——跟法官说!法官呢?谁是法官?谁能判断?

54:28——早期TVB无线训练班太牛了!

59:02——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老话:人心隔肚皮!

65:23——做好人那么难,何必呢?因为人心始终还是向着光!

71:33——!!!卧底竟然就在身边?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