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Ai的发展和蔓延,意味着什么?

好像是一阵风一样,Ai刮进了我们的生活,chatGPT成了许多话题的中心,也逐渐开始在工作中被提及、被应用。与此同时,一股焦虑的气氛也开始蔓延,似乎我们进入了新时代,又将被这个新时代快速抛弃,而且还毫无反击之力。新的技术,意味着新的要求、新的标准、新的门槛。过去,我们卷来卷去,无非只是和同位格的人进行竞争,而当Ai技术更新迭代至今,无论从运算能力、工作效率、整合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要远胜于许多人。我们的职场真的成了“炼狱”?我们终将成为被“淘汰”的人?

【关键词】

#Ai #人工智能 #新技术 #社会发展

【本期感受】

从工业革命到现在,工具迭代不知多么次了。当下面对Ai技术的发展,如果只是看到哪些行业被冲击、职业被代替,那或许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当人误以为在自己毫无把握能力的前提之下,还能掌控Ai技术解放自己的劳动力。甚至是以一种俯视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进程、科技发展,那才是危险。毕竟在历史的车轮底下,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弱,只有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处境,才有可能创造把握自己人生、享受自己的生活的机会。

【时间轴】

1:07——为了向“高层次人才”努力,今天聊个高端话题:Ai

3:12——曾经机械臂代替流水线工人,今天AI也要代替办公室的我们?

6:06——技术发展有利于成本控制

10:36——没有信息运算能力的机械,只不过是机械而已

14:49——新技术的门槛有时候也许很简单,去用就行了!

20:24——人工智能革新了工业,同时也带给人超乎想象的生活体验

27:31——Ai的产业化投入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职场竞争?强化了内卷?

35:16——当Ai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许可以真正意义上解放人的劳动力

43:06——当历史的车轮前进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跟着走

48:24——赛博朋克式的工作,离我们还有多远?

51:25——人类的情感危机并不只是Ai造成的

59:45——没事做、无聊、空虚、无意义感,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67:49——呼兰:刘备率军20余万攻打襄阳,10万百姓流离失所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特别感谢【创意玩具】主播Roger通过Ai工具制作的本期节目图!

029:似乎谈离婚的原因还是绕不开女性主义

虽然几位妈妈都认同表示过女性主义不是导致高离婚率的主要原因,但当认真地谈起导致离婚率高的原因,依然还是会想到女性主义或女权主义,因为毕竟客观来讲,女性的自主意识、家庭地位、经济地位是因此比以前高出很多,女人有权力离婚、不想再依附男人、有更多的选项等等,都为离婚打开了更多出口。

当然结婚是俩人的事,离婚也是两个人的事。抛开主义不说,回归到婚姻的本质,我们一眼就发现:性观念的开放让人们失去了对婚姻的敬畏,视婚姻为合约而不是盟约,一纸婚书不再有任何约束力;而性开放导致的性泛滥现实,对婚姻更具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对女性而言,不可否认的是:女人的幸福总离不开爱情,而婚姻尽管已脆弱不堪,但仍是爱情唯一可值得夸耀的堡垒与屏障。因此作为女性,特别是对于看重幸福与注重婚姻质量的女性来说,就不能不在“如何恢复婚姻的神圣本质?”上下功夫,那就需要回归女性自己的本位,恢复或维护婚姻的应有的秩序。

你看呢?

078:传统性别认知中的男子气概,竟然成了男性成长的绊脚石?

本期嘉宾:

【安全出口FM】-老段、雨哥

节目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11c9d18a45acc2ae7b0568a

说到男子气概,你会想到什么?一种特定的形象?或者是一些事件中的声音、画面?对于今天的四位男性主播来说,男子气概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由小自大,成长环境中充斥着各种形式、各种内容有关男子气概的规训,陌生的是在长大后,发现从前所接受的诸多教导中总能发现许多弊病,甚至是毒性。时至今日,随着大众对性别问题的省察与深入了解,我们还要沉浸在传统观念中自娱自乐吗?还想当然地戴着大男子主义的帽子四处招摇吗?

【关键词】

#男性 #男子气概 #大男子主义 #传统性别角色

【本期感受】

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谁不需要成长呢?与其说我们耗费心神去领悟、去训练所谓的男子气概,还不如踏踏实实从自我出发,正如古人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长是一步步在生活中践行出来的,单单只是一套标准、一套理论无法成就气质的养成。况且,如果过度沉浸在男子气概所构建的虚假景象中,忽视切身所处的环境,忽视身边所接触到的人、事、物,这样所谓的男子气概就更像是毒药一般的存在了。从生理、人文、社会关系等方面,人确实有性别之分,但当人回归到个体本身,成长是为自己负责,也是为他人负责,只是真正的成长,不需要戴上“男子气概”的面具,面对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处境,操练品格、涵养、气质才是首要的任务。

【时间轴】

0:25——这是一场期待已久的交流(串台)

3:13——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男子气概

7:48——男子气概往往会在特点的时机、事件中显露出来 

13:35——在男性成长的过程中,男子气概或许成了一种枷锁

15:38——青春期的男生容易自以为找到了展露魅力的诀窍

18:38——年少时心中男子汉的形象——解放军

20:35——如果我是地铁上,被打的男性

24:50——男女本不同,男性更怕尊严受损,女性更忧身体受伤

28:03——黑道题材影视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5:07——父亲瞬间变色的脸,让儿子看见了父亲的爱,床头的故事听出了父亲的担当

37:40——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还需要“传统性别角色”吗

43:47——打输了看病,打赢了进去~

47:54——互联网吵架——浪费时间、消耗精力,没有意义

52:00——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荼毒男女的糟糕理论!

58:44——大多数情况下,男子气概会体现在一个男性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没有气质,何谈气概?

62:37——无论男女,气质、品格、涵养都是不可忽视的,这也是在社会中能以良好生存发展必要的条件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附:老段在节目提及同学录(文字版)

A同学:祝你永远幸福,别总那么瘦,男人应该有点肉才对!(肌肉),咱们永远是好同学,老同学哦!

B同学:我祝愿你能多长些肉,不要太瘦,不过也不要太胖。

C同学:身体健康、学习进步、再长胖一点,不要太胖,再长高一点,高大魁梧才有帅哥的气质,我是你永远的好朋友。

D同学:希望你长得胖一点,不要像豆芽菜一样,还希望你学习更上一层楼。

E同学:如果你是男的,就再长高点,如果你是女的,那你的身高也不够(虽然你不是)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077:加更-这期播客节目我们不聊,请你来聊

今天

李诺、张凡、刘辉再一次面对面,好好地聊了一次

但是

没有录音

不只是因为投入,也是因为交心

所以,萌发了这期节目的想法:这期由听友来聊!希望你可以找到一位或多位许久没有好好聊过的好朋友,打开这期节目(一首纯音乐),一边听,一边聊。如果可以的话,请留言分享你们畅聊过后的感受。

当然不是为了水节目,只不过想通过这样的方式

重新认识我们身边或许被忽视的朋友

重新发现被人倾听的感受多么美好

重新体会听人表达时候的那种交心的感觉

注:因我们的畅聊大概是1小时40分钟左右,所以本期节目(BGM)时长为1:40:34

076:当生活主线模糊失焦,副本或支线占据主导,所谓中年危机就出现了

音乐平台的评论区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对每一个进入社会多年的成年人来说,成长是一种说不出滋味的感觉。年龄的增长带来了不同身份角色的转换和叠加。太多时候我们只顾着埋头苦干、一心奔跑,不仅没能好好欣赏成长路上沿途的风景,而且还常常因为对自我的忽略,导致自己无意识中陷入一种麻木、无趣、苦闷的陷阱中无法自拔。再后来,那些郁结的情况无法正常表达出来,只能在独处的时候,无奈回味。

【关键词】

#中年危机 #责任 #担当 #主线 #使命 #情绪

【本期感受】

对于每一个成年男性来说,有压力从来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不过在传统的思想中,似乎男性在自我软弱方面的表达是很有限的,从小到大也都习惯了什么事都自己抗,什么苦都自己咽。不过,从个体生命健康的状态来看,人的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是需要适当抒发的,否则也会对自己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也许“成功”这个眼罩遮住我们的眼睛太久了,让我们常常忘记生活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让人忽略了生活也是很主观的,自己能否感受到幸福,能否给家人幸福感,能否把握住这份幸福,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标准都是不同的。其实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设身处地、量力而行,就足够了。

【时间轴】

1:08——怎么我人到中年,成了这个样子? 

9:43——生活的减法,从专注在一件事开始

15:51——假如自己的心不能打开,Be real哪有那么容易呢?

21:02——面对手停口就停的状态,生存已经成了问题,何谈生活?何谈激情?何谈血性?

25:48——生活的成功与否,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指标来判定呢?

30:56——不同的角色,意味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构成了综合性的压力!

34:19——每个人都需要找到生命中的那条主线,就是可以赋予你使命感、成就感同时又能使你担当起角色的那样事物

42:10——老布(《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角色)的困境,其实不正是我们的生活吗?

47:42——当你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味,没有热情所在时,这也许正是一个突破的好机会

52:57——从前,我们的活,都是在他人的标准、要求、期待之下,从来没有想过,原来生活,是从自我出发

58:42——哪怕生活再不易,他透口气的方式,也只是在车里回味一曲《海阔天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插曲】

《海阔天空》——Beyond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075:清明节不该是个晦气的日子,反倒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机会

在中国传统的风俗文化中,祭祀、丧葬等虽然是无法避开,甚至也是人生大事,但往往人们很少去谈论、去深入思考。特别对于许多年少的孩子、年长的老人来说,这是一个尽可能需要避开的话题。避之不及的背后带着对死亡的惧怕,对鬼神的想象与敬畏,也有对生的不舍与渴望。所以,我们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与死亡相关的事,大多情况下都要在一种消无声息中面对死亡气息的冲击,以至于不知所措,最终规训在避讳风气之下。

【关键词】

#生死 #死亡 #清明节 #死亡教育 #人生大事

【本期感受】

在今天的节目中,之所以我们频繁提及死亡教育,我想这也是基于我们各自在生活中的观察,包括我们个人的经历所得出的感受。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生与死都是极其重要的事,但如果因为避讳,而选择性忽略了死亡这个话题,那么我们的人生观或者不会是健全的。特别是当我们面对一些实际的问题:疾病、苦难、离世等,由于认识不足,没有办法尽可能以冷静、端正的态度去处理,去经历。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大的亏损。当然,今天的话题中还有一个重点:信仰。并不是要去讨论信仰的真假、对错,但最起码,我们应当认真 地思考,我们是否有笃信的,是否有信仰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锚,以至于我们能以坚定的姿态迎接人生中的风浪。

【时间轴】

3:25——那些关于清明的图象:缅怀、祭祀、扫墓、肃穆

7:16——离世之人成就了在世之人表现(表演)——越来越大的排场是做给人看

12:27——人人都知活孝才有意义,但社会风气总倒逼人们追求过世后的表现

18:55——孝在乎人心,忠于本心,量力而行

27:22——在这个日子里,我们一同来思考人生大事

33:11——那些小时候有机会接触到的“死亡教育”

39:18——对死亡的惧怕,基本源于对死后将会发什么,都一无所知

42:59——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因为目的地已知,结果可粗浅判断,失败了可以回头

50:15——死亡通常情况下,都是消无声息的

55:54——之所以我们心中有畏惧,同时也有一种向往永恒的心——它就叫灵魂

61:09——因人是有限又向往无限,因此信仰成了灵魂的需求

65:49——真理该是绝对,信仰也有真假,但起码要我们自己认真去思考、去经历、去感受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028:女性主义是导致高离婚率的主要原因吗?

现代婚姻离婚率一路飙升、居高不下是不争的事实,显然导致这种状况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但如果说女性主义的盛行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恐怕会引起广大女同胞们的严重抗议,毕竟这样简单直白的因果关系,倾向性太过明显,假如是男性提出这个观点,则更会让女性有种被委过的感觉——凭什么呀?!

当然,对如今越来越多的不婚主义或自由主义者来说,是不屑于争论关谁何事的问题,毕竟在拥有自主权利的驱使下,人都希望能自己左右和把握自己的命运:“结不结婚?离不离婚?我做主,我说了算……”那么作为女性自己,特别是对婚姻还有所期待的女性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本期三位常驻更年期妈妈,加上一位新加入的同龄段妈妈,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有了相当激烈的讨论:有人从女性主义的发展历史来谈,有人从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生存状况来看,有人想分析根源,有人想找到症结,也有人只想试图解决问题……但最后居然达成统一一致的看见,也算是可喜的收获了。

其实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都能从角色、位份、使命、责任的角度,冷静思考、客观分析问题、努力反思自己,或许才能达成有效和谐的对话。

不知您对此有何看法?

074:那些生活、职场、人际关系里的糟心事,皆因人到中年还不够成熟?

曾经初入社会之时,眼见那些前辈们在职场中往来自如,心中不免会敬服有加,同时对自己未来的职场处境也会有许多的想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年龄渐大,职场经验也渐多,却常常感受到在职场中的吃力、无奈,甚至有时候会有沮丧。为什么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为什么人到中年,还会感到职场的挣扎与困顿?难道真的是因为自己太不成熟,心智、情商、能力没有好好的发展成长吗?

【关键词】

#人到中年 #职场 #能力 #人际关系 #社交困境

【本期感受】

无论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有会对应的压力,而且因为人的群居性,工作、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与人合作,彼此负责。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与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纯粹,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受到个人内在一些负面的个性的影响,以至于我们在关系中常常会感到受挫,别扭。不过,很多时候,人的成长也是在压力中发生的,毕竟人不能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而在这种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能提升自我的认知,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时间轴】

3:08——每一个公司,每一间办公室就相当于是社会大染缸的一个缩影

11:44——当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得不到尊重时?

19:15——所谓社恐,也可能是一种社交疲累

27:22——许多的工作岗位带给人的压力和难处往往是因人与人之间无法对等和平相处导致的

32:36——当同事找你借钱……

38:13——年龄越大,越容易失去社交的兴趣?

43:31——“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话同样适用于职场?

49:53——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往往依赖于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层面的关系)

56:55——当环境变化、位置改变,压力也随之而来,当你的工作不只是需要完成自己手中的活计,同时也需要去照顾、体会、要求、分配、协调时,这也同样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63:04——职场问题对于职场人来说,就像人需要吃饭喝水一样,是无法逃避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自己是谁以及我们要什么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73:其实你爱的不是“钱”,而是“钱”能满足的欲望~从睡后收入聊到金钱观

对于当下多数朋友来说,做什么都不如“搞钱”重要。毕竟钱可以满足我们许多的需要,包括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同时也能给我们的个人地位及形象带来“助益”,似乎只要有了更多的金钱,自我的价值就可以更好的体现。真的是这样吗?许多朋友口中的爱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是真的懂得金钱的价值和意义?还是长久受到“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类思想的影响呢?今天,三位理财小白(李诺、张凡、刘辉),特意向有着多年理财经验,同时也在金融行业深耕的David来请教有关睡后收入的问题,结果却被David老师上了一课。

【关键词】

#睡后收入 #钱 #财富自由 #欲望 #理财

【本期感受】

在今天的交谈中,许多新鲜的词汇不断出现,以至于脑子的反应都要慢上几拍。“跑赢通胀”这样的概念,放在睡后收入这个思路中时,睡后收入这件事就变的有意思多了。同时,David说:你不是爱钱,你只是爱钱能满足的欲望。过去竟然真的很少从这个方面来思考。本以为爱钱,就多挣钱,同时也多花钱,甚至很多时候不自觉地超前消费,说白了都是缺乏正确的金钱观导致的非良性状态。至于节目后面提到的财富自由,也许也是一种更新的理解:不是一个人拥有多少财富才自由,而是一个人因财富而收获自由。单单从这个观点来看,也许大多数的朋友,都很少会感受到财富给自己带来的自由感吧。

【时间轴】

1:21——被误解的“睡后收入”

7:30——其实你并不是爱钱,而是爱钱能满足的欲望

14:05——真正的财富自由是:财富使你自由。

18:10——有一种相对轻松的睡后收入获取方式

23:04——理财这回事,真的有门槛吗?

27:16——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种以小搏大的风险行为

31:19——理财的目的是跑赢通胀,提升自己的能力是理财的基础。

36:44——学好数里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谁知进入社会后,挣的钱都不够花。

41:53——除非暴富,否则我只能继续贫穷

48:27——跑赢通胀?买哪支基金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管理金钱的意识

54:11——当你的睡后收入大于支出,但,这绝对不只是一种数字上的体现

57:42——虫子再小,那也是肉啊!

62:20——内卷的世界,需要不断地深耕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072:在《中国奇谭-林林》人与狼的故事里,我们看见了多面的人性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2023新作《中国奇谭》,起初凭借优质的招牌、精美的制作、奇趣的故事设定,迅速圈到一大波粉丝,热度飙升。不过也不并不所有内容都受到好评,特别是《飞鸟与鱼》被指水平太低、剧情太水等问题。总得到说,上美厂还是通过《中国奇谭》再次证明了自己,同时也让中国动画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而今天在节目中,我们想聊聊在《中国奇谭》中,并不是非常受关注的一集《林林》,一位化身小女孩的幼狼林林的故事。

【关键词】

#中国奇谭 #林林 #狼性 #人性 #善恶

【本期感受】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对林林和那个邀请她到家中玩耍的小男孩来说,人性是模糊的,毕竟他们所见、所知、所感都还太少。但经过那个雪夜,经过那场人与狼的搏斗,他们也在成长。只是这种成长总会带着主观的认知,想要回到那个纯粹、质朴的状态下,太难了!从成年人的视角来看,《林林》这集中包含了许多元素:社交困境、信任危机、刻板印象等等。所以,你在这个短片中,看出什么了吗?

【时间轴】

2:06——今天咱们聊聊《中国奇谭-林林》

7:00——对“动画”这样的形式,有什么印象和理解?孩子的专属?成人不必看?

15:44——动画片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和“教育”

21:12——人性之复杂,常常另人无法捉摸,甚至叫人细思极恐

27:28——环保秘诀:地球无人类?

34:39——人与动物,本该相互忌惮,保持距离,敬而远之

40:17——哪怕我们眼见的,更多是消极、痛苦、伤感、挣扎,但是否可以试探性地努力,一起去寻找真善美?

50:21——关于片尾,我们的发散,是无休止地彼此伤害?还是在饶恕后冰释前嫌

58:39——在职场中,上司与下级,常常也像是某种形态的“天敌”

63:16——你会带自家孩子看《中国奇谭》吗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