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花式吐槽(四):吐槽妈会不忍心,从妈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以及未满足的需要

年少时,常听长辈说:有一天你当妈了就如何如何……确实有一天自己当妈了,才从骨子里体会到做母亲的不易。

如今我们这些做女儿的已当妈多年,且人生半百,而自己的妈妈们正在老去。曾经妈对女儿的疼爱现在换成女儿对妈的疼爱,曾经妈对女儿的忽略变成女儿经营自己家庭竭力避开的坑,曾经妈妈的严厉粗暴教育留下的阴影如今也已成为云淡风轻的笑料,于是同样是妈妈的我们,不忍心吐槽自己的妈,而婆媳之间微妙的关系,又不能做到不吐不快,这个年纪懂得将心比心、有分寸感或许就是一种智慧。

即使现在老去的妈有许多棘手的问题要面对、要处理,那种催逼感有时叫人很抓狂,但想到妈现在的不好习惯可是当年让自己和家人曾引以为傲的优点,所有对妈的吐槽就都释然了。

吐槽妈意想不到的收获是:提醒自己的未来不要成为被吐槽的那些点,自省人生很难满足,我们都希望有完美的父母,但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都不可能完美。

112:在一个混浊的世界里,要么活得清醒,要么活得庆幸!

当我们习惯了“宏大叙事”,往往就很容易忽视身边真实、具体的人事物,内心反而会增强了一些对于生活的魔幻感!但当我们真正开始注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时,又很容易被一些阴暗、消极的状况影响,以至于失望、无力、彷徨。那我们究竟要“清醒”地“痛苦”呢?还是要“无知”地“庆幸”呢?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关键词】

#清醒 #痛苦 #挣扎 #独立 #洗脑 #庆幸

【本期感受】
“清醒”有“清醒”的代价,“庆幸”有“庆幸”的可叹,回归到个人,仍旧是为自己负责。当然,人生在世,总要有些目的,或者可以称之为“使命”,成为我们的内驱力,可以推动我们在任何环境中,坚持、笃定地走下去。因为知道,那是一切的答案,也知道,有一份终极的价值在等着自己。

【时间轴】
00:00——在充斥着负面新闻和争议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08:13——历史中的小人物和宏大叙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历史中的价值和意义
20:54——选择没有对错,每种选择都有其尊重和适应性。
46:31——虽然我们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但最终清醒的决定还是要自己负责。
60:24——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67:02——互联网思维和他人的评价,正在塑造“将来的你”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11:迷茫、无助、脆弱的“身心灵”,在何处才能得“救赎”?

“身心灵”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不过近期确实出现了一些事件,再次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而就“身心灵”等相关的行业、服务也成为大众讨论的内容。聚焦到个人,我们如何看待“身心灵”这个概念及其相关的事件呢?究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去审视?甚至直接不假思索地批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主观视角,所以,你怎么看“身心灵”?

【关键词】#身心灵 #挣扎 #成长 #课程 #压力 #消费

【本期感受】
身心灵课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需求,并提供专业建议来改善生活满意度。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大师”的骗局,避免被骗。我们在相对比较差的环境时,对心灵需求的觉醒和对身心灵修养的追求,会相应增加,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建立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的逻辑,不至于被利用、被割。

【时间轴】
00:00——身心灵课程: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推至现实生活中的感知
13:51——身心灵:人们对心灵需求的觉醒(经济下滑时更为突显)
27:21——外行眼中,心灵大师的成功学课程背后的逻辑
40:14——人生困惑与价值观差异等认知大都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56:47——其实,人从来就不可靠,所以独立思考很重要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042: 感恩节掉转风向-吐槽有时,感恩更要时时有

遇到感恩节,吐槽的节奏立刻转变风向,从吐槽父母转向感恩父母,毫无违和感,就像小孩子前一分钟还在撒泼打滚跟父母闹别扭,后一分钟就阴转晴,还是那个跟在父母身边才有安全感的乖宝宝。

幸好有感恩节,提醒我们需要常常感恩。感恩节里话感恩,自然也让人想到父母。
不过,上次吐槽父母,直接变成吐槽父亲,今天感恩父母,会不会把感谢、夸赞的焦点都集中在母亲身上?当然,这也不奇怪,同样身为母职的我们自己,深知道母亲角色如不出意外,对家庭的倾注都是全然、全身心的,对子女的影响也是显然的。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对孩子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有意思的是,吐槽还是感恩,换个话题方向,就有了不同的角度看见。无论是严厉的、还是宠溺的,是语言上的教导、还是行为上的榜样,都曾经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我们的生命,尤其从感恩的角度看,每个父母的爱都难以复刻,都值得感恩。

论及父母的勤劳、坚韧、才华对自己的影响,又变相地夸赞了自己。感恩,岂不美哉、乐哉!

110: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有多难?起码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时至今日,“担当”一词已经从过去具体且细致地形容某个人的褒奖形容词,变成了一种常出现在沟通中的宽泛与空洞的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随着个人、独立、自主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似乎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他人建立自己,只需要为了自己建立自己了。只是,回到生活本身,我们仍需要在关系中处理许多问题,可失去担当的我们又如何能承受得住关系里的压力和期许呢?

【关键词】

#责任 #能力 #担当 #承受 #压力

【本期感受】
担当不只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尤其是在各种不同的身份、角色中,我们能否肩负起应该的职责,这是本份的问题。丧偶式家庭、透明的父亲等等问题正在敲响警钟。在自己选择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面临接下来的挑战?只是表面上的装腔作势无法持久,更无法换取真实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直面困境,坦诚以待,这或许会是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的良好开端。

【时间轴】
00:00——情绪稳定本身就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
05:55——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男性的担当也应该更具体、更细分
15:29——假装努力可能让人误以为自己有担当,但却不能使自己真正有担当
30:29——在当下社会结构环境中,我们需要有担当吗?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担当?!
49:27——在家庭中,在婚姻关系里,担当是本份,而不是一种额外的付出或功劳
57:55——或男,或女,从认识自己,为自己负责开始,才算建造了“担当”的地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09:在躁动不安的日子里,情绪稳定从来都是稀缺的

当有人指出你的情绪不够稳定,你是否认同?或者你是否能接受身边有情绪不够稳定的人?对于现代的许多人来说,自己稳定的情绪是一种对他人善良的表现,同时也期待身边更多情绪稳定的人,毕竟人际关系对于内心的消耗是很巨大的。而不稳定的情绪往往会对身边的人造成许多伤害,有时候不只是心理上,还有肢体上的。所以,情绪稳定成了难题。

【关键词】

情绪 #情绪稳定 #浮躁 #愤怒 #人际交往

【本期感受】
努力成为情绪稳定的人,真的很重要。只不过,这个评判标准不能是自己,而是身边的人。而一个无惧他人评判的人,往往也是建立了自我的人。建立自我不单单是建立一种不受影响的状态,更多的是认清楚自己的缺陷,了解自己问题,同时也有积极的心态,要处理每一个影响自己与他人的状况。而在他人指出问题的同时,是否放低自己,也会暴露出自己是否有稳定的情绪。

【时间轴】
00:00——怎么理解情绪稳定?怎么看待情绪稳定的人?
07:31——当代社会的情绪涌动,导致稳定情绪的难度更大
20:42——谁能评判我的情绪是否稳定?
30:13——当我们对自我认识不足,未能建造自我的话,何谈情绪稳定?
40:05——个人经历能拓宽界限,同时也能强化内心
53:34——有时候失控,是对自我的保护?
66:30——情绪不只是自己的,也作用在关系里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041: 花式吐槽(三):本来是吐槽父母的,但没想到火力都集中到父亲身上了⋯⋯

本来是要吐槽父母的,但没想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先拿父亲开涮了。即使年过半百,穿越时光看到自己年幼时需要父爱的那个父亲,还是对他有很多期许、很多未被满足的期待。

父亲曾经对母亲的冷嘲热讽,父亲曾经打过自己的那一巴掌,父亲曾经遗弃般的忽略、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父亲曾经摔伤过自己⋯⋯已经斑驳的记忆却隐隐约约钉在了时光柱上,成为也许会伴随一生的遗憾和唏嘘。

中国式的父爱如山,有时确实如山,如山一般的沉重,叫人感到沉甸甸的。

四位主持,竟有三位不自觉都在吐槽父亲。不过唯一一个感受父爱最多最深的人,把吐槽变成了赞美父爱的煽情故事,甚至动情之处禁不住流泪。也许女人只需要父亲给予自己的童年有那么几个温馨的疼爱画面,就足以使她的心变得柔软,并且这爱也足以照亮她的人生。
惊讶地发现:在吐槽父亲的时候,每个人都变回小女孩,怨是真的,爱也是真的。纵然老去,纵然不可能再要求年迈的父亲满足自己未曾得的需要,但心中仍然有个父亲的位置,是谁也代替不了的。父亲的缺席缺失、父亲的不在位给子女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这就是父亲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为何如此重要的原因吧。

你的父亲对你的人生有何影响呢?

108:那艘《夜晚的潜水艇》,要么隐匿过去,要么浮出未来

第一次读到《夜晚的潜水艇》,内心就涌动着共鸣,书中的人物,故事背后的作者,这些都是共鸣点。成长是个非常宽泛、笼统的话题,每当想到或者谈到与成长相关的话题,总会跟遗憾、伤感、挣扎、释然、平淡这样的形容词一起联想。对作者陈春成来说,他用潜水艇描绘成长,用夜晚安放成长。

【关键词】

#成长 #青春 #遗憾 #文学 #生活 #夜晚的潜水艇

【本期感受】
虽然只是谈及了《夜晚的潜水艇》这本书的第一篇小说,书里的故事就像是一条侦破的线索,顺着这条线回望过去时,似乎把过去看得更清楚了。的确,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无法重来。但最起码,我们能回头看看自己为什么出发,怎么出发,以及,现在还在不在想去的路上。

【时间轴】

00:00——夜晚的潜水艇:成长与成熟的心路历程

13:47——童年值得回忆,成长经历应该总结

29:32——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社会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入社会

40:59——多元化的社会,机会多了,挑战也更多了

48:18——天才?普通人?谁来定义?谁赋予能力?

61:04——社会只有规训?那规则从何而来,你我该如何自处?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proxy.wavpub.com/man-in-deep.xml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107:特别策划【对谈】两年了,看看订阅、收听、留言,这播客还是得坚持做下去!

本期节目为《太男了》两周年特别策划活动内容

嘉宾:六一(《时而散步》主播)

节目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703d786875857cbdef9ac8

【本期感受】

由衷地感谢《时而散步》的六一老师甘当绿叶,来到我们节目中做了主持,当我看到六一老师给我的提纲时,我一方面感动于她的用心,另一方面也着实反应过来,过去自己一直没有好好地、具体地思考过做这档播客以及在做播客的这个过程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个机会实在难道,六一老师也是很好的MC,总得来说是一个很放松、很有意义的对话过程,同时也算是对过去两年多,一直在做的这个事“播客”的总结和回顾。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040:35岁以上女性听过来——更年期不是病,但更年期的病要治!

陈医生是某三甲医院成人中医门诊的主任医生,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将近30年,在门诊挂号的医生简介中写着: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及妇科方面的常见病。而对她的病人来说,只要身体不舒服、啥毛病都可以找她去问诊,她从不拒绝。更年期刊的主播中有两位妈妈曾看过陈医生的门诊,敬佩其专业、敬业,感动其认真周到体贴病人,也因此生发想邀请她来更年期刊分享的念头,没想到陈医生爽快答应,并在上个周末休息的时候,利用一点喘气的时间来客座嘉宾、倾心无私分享宝贵的知识经验,令人感动无以言表!

对女性来说,35岁是容颜衰老的分水岭、是职场事业走下坡路的开始、也是婚姻家庭生活可能正进入日益白热化的阶段,但各种焦虑都抵不过身体内正在急遽加速的内分泌变化,不好的信号开始从身体各个方面频繁发出……

40岁就进入更年期,会不会太早呢?但生命不由人掌控,身体的变化也由不得人自己来决定,如果说潮热、心悸、记忆力下降和各种疼痛还只是自己的感受知觉,那伴随而来的情绪失控就可能会累及到他人。

更年期虽然不是病,但更年期所产生的身体问题、各种病症需要及时医治。

那么更年期会有哪些问题出现?更年期的病症跟什么有关系?“社交癌”是指什么?为什么用指头拎个菜、用脚踢个被子就能骨折?什么时候开始补钙好?老年痴呆症跟雌激素下降有关系?那些年轻时隐藏在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为更年期留下怎样的隐患?更年期的问题能预防吗?如何医治已经出现的病症?究竟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比较好呢?可以同时既吃中药又吃西药吗?食物怎么吃才好?或者日常生活中怎样健康地吃?……

原来好多问题都是被忽略或从未关注到的常识,了解了这些常识,即便是身体出了问题、有了症状,至少心里不慌、也知道用什么办法去解决了。

3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来听听吧,当然更年轻的朋友若想提升生活智慧、了解生活常识的也可以点进来听。欢迎分享出去,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