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突然,一个男人开始抬头、挺胸、收腹,折腾发型和搭配衣服……

【引言】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趣,大众审美也在进一步被训练,姑且不提这种训练的目的或者好坏,起码是提升了大家在形象上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面对潮流、风气的时候,是否有自我的审视和选择?或者说,只需要跟上大部队,就万事无忧?

【时间轴】
00:00——什么时候开始,看见自己的“邋遢”?
09:36——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芬芳蝴蝶自来
19:12——在环境中被迫贴上标签时,是否无力改变?
26:45——认识自己可以由内及外(要撇开身外物)
33:33——置身网络时代,无法回避更广泛以及更精准的点评(有好就有坏)
38:57——无奈之下听劝了,还是自我觉醒要更新了!
48:19——中年人的优化,也许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52:55——最好的状态是:或卑贱或丰富,都有秘诀,在什么人中间,是什么人。

【本期感受】
如果人不需要社交,那么在衣着打扮方面,似乎就很容易更随意。就像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通常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这个舒服,多久都会有点放纵。当然,我们有群居的需要,有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外在形象也很容易成为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判断依据。自洽的确是很棒的能力,但出于尊重的目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呈现自己的不同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能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5:串台-时隔两年再聚首,再谈播客录制设备体验

嘉宾:《露天广播》主播-Coin

【录音方案】
线上录制:通过网络会议软件连线通话,各自使用录音设备录单独声轨后合成制作

【录音硬件】
Coin-福克斯特Solo 3gen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李诺-福克斯特Scarlett 8i6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引言】
2022年3月,本台李诺和友台Coin一起录了期有关播客录制软硬件的节目。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坑。两年过去了,Coin更新换代了许多设备,有了不同的体验,而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太男了》在思路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就促成了本期节目的录制,在今天的节目中,大家会听到许多疑似干货的内容。欢迎收听并互动!

【时间轴】
00:00——分别聊聊各自播客录制的经验
04:48——录音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与解决方法
12:37——录音设备升级与分轨录制
15:39——录音设备选择与测试
23:47——声卡选择与麦克风推荐
36:54——录音设备的选择与参数设置
42:12——设备参数和便携性的重要性
47:11——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56:01——说到底,“播客”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形式!

【本期感受】
如果说节目制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李诺和Coin都想说:诚意最重要。播客在近几年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更多人开始成为主播,开始通过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感受等各种精彩的信息。或许也正因为播客被更多人了解,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做播客能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状态,也许是一种即时的反馈,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我们都觉得,不该失去真诚的心!而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的构思、制作上,也包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优化节目音质,强化表达的能力。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播客当成热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9:小心把emo挂嘴上的危害,伴随抑郁而来的谎言需要分辨

抑郁质最早是由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提出,他将人类的性格分为四类,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抑郁质性格主要会表现为悲观、情绪容易低落、闷闷不乐、不喜欢人多和热闹等,甚至十分敏感、遇到事情多思多虑、看问题以负面情绪居多。但抑郁质性格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抑郁病,反而若以抑郁质为由,骄纵自己的心,或任由抑郁情绪肆虐,则可能到达不可受控的病症,甚至自伤伤人、危害生命的地步。

emo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时髦又带着点戏谑、调侃的味道。它既能表达与颓废、抑郁、丧了、傻了等等相关莫可名状的负面情绪,又能掩盖抑郁症患者多多少少会有的顾虑,加上外来语本身就具有的修饰作用,一经用开,就令人爱不释口。

虽然在抑郁症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每个人对抑郁情绪也都不陌生,但聊抑郁还是一个敏感又冒险的话题,对人人都挂嘴上的emo就不会有此顾忌。

其实,我们都会有情绪感冒的症状,能不治而愈或者吃药就能好的emo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利用抑郁、将emo变成控制他人情感的工具,或者对emo情绪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听任谎言的变本加厉,导致严重的恶果发生。

抑郁情绪或抑郁病症的爆发多数情况下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便是眼下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表面看似学业的压力问题,若追根溯源,也仍与环境中人的施压、人的问题有关。人通过emo意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关照,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可能常常是无意识的。因为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自我,加上错误的观念意识与自卑情节、不会和不敢表达情感需要的习惯,都会叫人回到婴幼儿时代那个天生就会发泄情绪而不懂表达情绪的小孩。

小孩子是无助的,本能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照护者的注意,这种习得性的求助方式,在长大以后依然会被延用,使用未果则会将人带到更深的自怜无助,自残自伤的行为随之产生。

然而成年人虽有能力用emo操控他人的情感,但或许能得逞一时,却不会长久,因为这是在试探人性、破坏关系。且久而久之,即便是假装的emo也会成真,抑郁情绪会变成抑郁病,那些伴随自怜而来的谎言也可能终成了真。

将emo挂在嘴上,并没有高级感,反而是对自己的不好暗示,就像死亡本是丑陋可怕的,没必要、更不应该去美化牠。

是人都会有emo的时候,可能有缘由,也可能没有理由,或者当下想不出原因,但就是有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无聊感,感觉活着没劲……当负面可怕的念头一一涌出,要告诉自己:这都是谎言!自伤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地死去才真的毫无意义!及时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仔细分辨那些拖拽自己往下沉的声音来自哪里,如果能找到生命的源头,自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emo的时候也才会更容易让自己很快清醒。

124:当代年轻人断亲究竟是主动筛选?还是被动选择?

【引言】
当有人开始与亲人交往持有排斥态度,造成断亲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注重个人感受和独立性,而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此外,经济利益和自我保护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原因之一。然而,并非所有00后都选择断亲,生活条件和经历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交流的模式,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也基于各种复杂的问题,加剧了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致使许多人选择:断亲!

【时间轴】
00:00——00后的断亲现象:对亲人的排斥与断绝来往
12:21——网络发展促进了交流效率,但也带来了关系危机
18:46——农村有的是质朴和算计
26:51——当人们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旧有习俗和家庭逻辑也水土不服了
40:41——传统不需要被认可,总有人在坚守,那是根
48:00——信仰的力量和困境中的自我保护
53:24——父母确实没有持证上岗,而子女也很少会学习怎么跟父母沟通
58:09——社会在发展,怎样的问题都会出现,关键点还是在于如何认清自己的路

【本期感受】
当环境相对纯粹的情况下,我们享受于关系带来的安全感。可一旦出现了利益纠葛,越深的关系就越容易造成伤痕。所以,开始有人觉得,与其最终会走向这样的地步,不如一早及时止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日常那些亲友的走动就更没必要了。况且,为什么要允许那些一年才见一次面的“亲友”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呢?但,这真是一条妙计吗?或者说主动中止一些关系,对我们真的只有利而没有害么?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3:自由职业到底有多自由?自己当老板,自己管自己?

【嘉宾】
自由工作者——Jason

【引言】
曾经那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网络上爆火,也勾起多少人对诗和远方、田园牧歌的向往。有人果断裸辞,有人转行做了自由职业者。那自由职业究竟是怎么定义呢?早上不用起床打卡,晚上不怕晚睡起不来?又或者就此可以摆脱充斥着各种明暗规则的职场,可以做一个独立自主有尊严的人?当成为自我管理者时,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时间轴】
00:00——如何定义自由职业
08:13——当你自由,就意味着自律的开始
13:25——创业是长期主义,人生既是旷野,也需要轨道
22:32——身在职场,确实有诸多限制,但同时也规避了些许风险,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26:48——工作看似是个人的选择和发展,但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真实且重要的
39:51——如果选定一个方向,那就要沉下心去了解,去请教
52:38——你的另一半需要你给予的安全感,也体现在职业选择
60:43——所谓内耗大概率是因为我们总往外看,多从自己出发,把自己当作方法

【本期感受】
如果说初入社会的工作是基于我们的兴趣或者是收入需求,那么一旦有了充足的职场经验,我们就该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了,而这时候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基于自我了解,包括我们对自己优势、劣势的了解。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个人的成长收获,以及为家人伴侣的考量。总得来说,自由职业也许从字面上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身在其中,对自我管理的挑战也是相当大,许多有过在家办公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8:消失的大家族、不待见的亲戚、孤独终老的未来⋯

亲爱的朋友,这个年你过得好吗?
跟家人团聚了吗?走亲戚了吗?
有没有重新找到与亲朋好友在一起肆意欢笑、纵情高歌的快乐感觉?
还是带着期盼回家,却仍然遗憾地在被亲戚家人催婚催育、比较说教中,吃下一顿顿索然无味的丰盛宴席?

本期节目,四位同龄人从渐渐消失的大家族,聊到越来越不叫人待见的走亲戚风俗;从反思年轻人不Care亲戚、不愿主动跟人建立关系的状况,看到他们无意识的孤独感在悄悄滋生与蔓延。所有看似没有关联,实则密切相关的因果背后,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功利主义教育所产生的恶果。

原住民对大家族的印象至少还有几代同堂的热闹壮观的记忆,而在移民家庭中长大的人,基本上对大家族的认识都来自文学作品、影视剧或历史书,现今流连于精彩世界的年轻人更对大家族没有什么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经过岁月磨砺的回忆总是带着甜蜜的滤镜。在那些物质缺乏的年代里,逢年过节对大人们来说都是既开心又考验的日子,要拿出浑身解数,预备好吃的,不单为了好好庆祝一家人的团聚,犒劳一年来的辛苦,还要为了拜访亲戚、款待客人能拿得出手,而孩子们则尽情享受好吃的、好穿的。如今想要啥就有啥,只要有钱就能满足人各种稀奇古怪的欲望。物质不再缺乏,也就不再被人稀罕,然而物质越丰富多彩,人的关系却越寡淡如水,有钱也买不来人情味。

随着大家族观念意识的淡薄,走亲戚的风俗习惯在渐渐消失;团圆饭桌上那些家长里短的八卦话题、叫人难以回应的各种盘问、尬聊,都让年轻人避亲戚唯恐不及。亲情意识的淡漠,或许跟话不投机带来的伤害有关,可亲人之间那些有毒伤人的言论都常常打着爱的旗号,人们一边抵制被他人功利主义的PUA,却又不自觉地传递着功利主义时代有毒的三观,撕裂的关系走向冷漠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这代人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表面看来,我们似乎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孩子,独生子女们不再像我们当年那么缺乏物质与精神食粮。然而看似在父母长辈满满的爱中长大的孩子们,却严重缺乏爱,一方面感受不到爱,另一方面也同样没有爱的能力。他们的冷漠反叛看似对亲情的背叛,却可能是连他们自己也不自知的孤独感在蔓延。他们过着与父母辈完全迥异的生活方式,却恋爱无能、惧怕婚姻;“不婚不育保平安”的主流意识背后,是深深的恐惧、不安、与无助;不婚主义的结果在未来不仅将大大提升鳏寡孤独的人数比例,孤独终老也将不再是个别少数现象⋯⋯

虽然今天的流行文化提倡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但人毕竟是群聚动物,并不擅长孤独,人活着需要别人,也需要被别人需要。

亲爱的人啊,愿你找到爱的源头,使你的人生不再孤独!

122:春运路上,堵的不只是归家的人,还有那些难以过一个完整春节的人们

【嘉宾】
铁路工作者——阿伟

【引言】
本期节目录制于2月7号,那时许多北方高铁线路受到雨雪天气的严重影响,阿伟所在的襄阳东站有20队往返高铁停运,许多人因为列车晚点而放弃了轨道出行。与此同时,在湖北部分高速公路上,许多自驾返乡的人,被结冰路面困住,一时之间,归家心切的人们不仅路被堵住,心里也堵了。于是,想请阿伟来聊聊,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的工作和他的心态。

【时间轴】
00:00——利所能及的时候,给朋友一点点帮助,也可以温暖彼此
05:25——当出现极端天气,停运与降速是对乘客最大的保护
14:25——雨雪天气下,接触网表面结冰,会导致高铁无法获得足够能源,所以就无法正常运行
19:07——不只是因为家传,更是因为在部队中得到的锻炼,看到家人的心,也看到公共服务的意义
28:52——铁路系统升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3:32——衷心祝愿,我们出行平安,也更愿大众对于公共服务人员,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支持!

【本期感受】
出门在外,我们在意的无非是平安、舒适。但由于各种出人意外的问题,会导致我们的行程受阻,甚至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造成人心中负面情绪的滋生。所以会发怒、有抱怨……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也难免在发泄的过程中找错对象,当我们面对公路、铁路、飞机等系统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的“无动于衷”,似乎正是他们千方百计阻拦我们继续我们的行程,但有多少时候我们会想想,他们也想我们一切顺顺利利,这样,他们也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正如阿伟所说:其实还有许多大家未曾看到的幕后的工作人员,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一直在努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1:串台-也许并不是年味越来越淡,只是我们活得越来越扁平

【嘉宾】
《脑力有限》主播——小脑

【引言】
小时候最喜欢过春节了,好吃的、好玩的、新衣服、压岁钱……所有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物都在短短的时间里集中式的出现。让过去一年的学业压力迅速释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年的感受也逐渐变了味道,形式变了吗?角色变了吗?环境变了吗?都有吧?但总觉得有地方出了问题,明明是我们那么熟络的节目,我们的参与度却越来越低,从中收获的幸福与快乐也越来越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时间轴】
00:00——当我们说年味淡了,也许是因为闻到的烟花味越来越淡了
07:06——记忆里的味道重塑我们小时候过年的场景
22:29——家庭主体的迭代也影响着家族观念的意识:从大家到小家,从小家到个体
31:38——通讯手段越发达,人际交往越懒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碰撞越频发
42:00——压岁钱?只不过是一种家族之间财产转移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纽带
45:20——也许我们将来面对的是赛博式节日与传承

【本期感受】
记忆是立体的,有声音、有画面、有味道。鞭炮的声音、烟花的绚丽、年夜饭的香气!而如今的我们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疲于奔命,早已放弃了感知的功能。自嘲为社畜的我们,怀揣着对朝九晚五生活的期待,又时常劝说自己抓紧一切机会浪费时间,其实只是想放纵一下自己,毕竟,我们早就把自己出卖了,出卖给了别人描绘给我们,而我们又总是看不清楚的未来。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7: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些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如今都怎样了?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这片国土上根深蒂固,旧社会流行弃婴,弃的大部分是女孩;新中国稍微好一点,家家户户却拼命上演为生男孩而不择手段;即使是计划生育时代,人们为了要男孩也使尽了浑身解数;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物质文明兴盛的时代,家中即使儿女双全,女儿仍然是为了儿子的好生活而存在,在一些地区更是普遍把女儿当成是给儿子娶妻换彩礼的重要角色。

女性在这片土地上,似乎每个人身上都有着重男轻女的烙印,即使家中没有儿子而是一堆女儿的家庭,竟也是同样的原因导致父母生了这么多女孩。品尝过在区别对待中被轻看的滋味,说起年少时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如今虽已为人母的妈妈们,也仍然做不到云淡风轻。

大环境的影响,加上根深蒂固的观念作祟,纵然女性受过被薄待的苦,及至自己作了母亲,竟也同样给予儿子、女儿们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当年在家中无论是作姐姐还是作妹妹,都难以成为父母的心头肉,家里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都归那个叫哥哥或弟弟的宝贝。

不过,没被厚待过的姐妹们如今都已成为赡养父母的主力,而被宝贝的那些儿子们今天竟是缺乏家庭责任与亲情的模范,是啃老一族的先锋。最可悲的是那些受重男轻女观念支配的父母们,如今已看到轻这个、重那个的结果,却仍不思悔改,继续压榨女儿、娇宠儿子,导致儿女之间失和、关系紧张。

反思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成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没法重男轻女,就一边倒地是男是女都看重,结果养育出更多冷漠自我的孩子。如何才能合乎中道、公平公正地养育孩子?实在不是容易的事!

寄希望于下一代或再下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不再受重男轻女观念的捆绑,年轻人听了可能会说:“放心,都不婚不育了,还哪来重男轻女的担忧?!”暗自窃想在不婚不育的大潮下,未来勇敢进入婚姻且养育孩子的人也许才是最宝贝的!

120:“不听老人言,开心好几年”——颓废发疯文学家

【引言】
发疯?现实生活不行,网络上还不行吗?我不过就是发发牢骚,说点俏皮话。但是又有谁能看到小丑面具后面苦涩的嘴角呢?人生不易,这是个早就知道定义,但谁能想到这么不易?为什么都在教导我?都在指点我?都在要求我?都在苛责我?

【时间轴】
00:00——我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平庸,可是我的领导还没接受
07:10——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人群不同,但困境是相同的
20:08——职场=训练场,一个好的老板=一个好的教练
31:58——社会断层如此明显,多数县乡的孩子主动放弃了更多的可能性
37:53——想做的事、能做的事和该做的事
42:04——发疯文学其实也是当代人的清醒认识
56:31——读书苦吗?生活苦吗?还是自问,自答吧!

【本期感受】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风潮,对于如今以互联网为生活主体的人来说,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输出自己的想法再正常不过了。而当人们带着一种近似癫狂的状态来表达自己情绪时,也体现出当下环境中的艰难与挣扎,生活总需要去面对,但以怎样的心态,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