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富养女应该“富”什么?

“穷养儿,富养女”作为养儿育女的金科玉律,被人津津乐道,但富养是指什么呢?是在养女儿这件事上一定要真金白银地投资一大笔钱才叫富养吗?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需要,让孩子没有缺乏吗?

如果是在精神上培养孩子的富足感,那什么样的父母才能给予和帮助孩子拥有这样的富足呢?

身为女儿的母亲们,回顾自己养女儿的经历,分享自己或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富养女”这个命题有了新的理解认知。

不知你“富”养过孩子或者被“富”养过吗?

130:资深HR现身说法——求职/就业难点解析

【引言】
“大环境不好”这句处处听到看到的话,是否是你的心声?又或者现实处境真是如此吗?再进一步说,在这样不好的大环境中,有什么具体的困境,群体的困境是什么,个体的困境又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一个相对不那么乐观的处境中,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改善和应对呢?那就来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吧!

【时间轴】
00:00——职业HR眼中,当下的就业形势与挑战
09:41——究竟是岗位/机会锐减,还是人才过剩?
23:36——职业之路需要规划,高学历还要与强能力并行
33:16——面试并不是人到就可以了
42:34——HR说说面试禁忌和注意事项
53:36——优秀面试者的表现是怎样的?
60:50——面试比例及招聘流程解析

【本期感受】
听完蒋老师的分享,一开始会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但是一细想,又觉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那些听起来陈旧的理论逻辑,未必就不能跟上现在所谓的潮流。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行业的发展、更新,职业的变化、迭代。就职场而言,这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职场的难题从古至今都存在,甚至相差无几。所以,明确自己想做的,能做的,要做的,这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深思熟虑的,而明确这些之后,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求职前的准备、面试、进入工作,也能有自己更清晰的脉络。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9: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低头看星星

数据:
全球确诊孤独症患者7600万余
全国确诊孤独症患者1400万余
全国确诊0-14岁孤独症患者200万余

数据仍在增加……

【引言】
今天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疾病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兴趣狭隘、刻板。在普通人的认识中,很容易认为“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其实“孤独”或“自闭”这两个词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
“孤独”是在心情压抑、孤单或无援的时候出现的空虚、寂寞的感觉。
“自闭”是自我封闭,在家闭门不出,对外界不予理会的状态。

【时间轴】
04:26——与孤独症康复老师面对面
19:27——虽然同是孤独症,但各有各的不同
29:18——孤独症患儿的康复代价
46:27——康复机构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压力
59:04——不只是孩子、家长,老师也同样面对极大的挑战
67:00——孤独症最需要的不是康复,而是社会的接纳、包容
83:05——当我们放眼社会时,不只是看到发展进步的可能性,更应该要关注到身边的弱势群体的需要

【本期感受】
当社会在发展,人们所能关注到的事物应该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而现实是,知道孤独症的人是多了,但对于孤独症家庭的异样眼光也增加了。孤独症患儿、父母和家庭、特殊教育的老师和机构,面对的困境,也是真实存在的。接纳和包容从来都是社会文明的必要元素。只是怜悯的眼光,往往也很容易让人居高临下,除非带着谦卑的心,否则无法真正换位思考,也无法从个体到社会层面给予缺乏者真正实质性的帮助。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1:谁的人生没有套路与被套路?

“套路”一词原指武术运动的招式,后来扩展到用来形容精心策划的一套方案计划,或应对某种情况的处理方式,再到后来演变成带有诙谐、幽默、贬意甚至有欺诈意味的网络用语,使用起来可正可邪,用意可深可浅,可谓是具有多功能用途。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套路梗总能叫人在无奈中哑然失笑,或被骗之后达到自我解嘲的效果。

当被问及“你被套路过吗?”大家都不由想到曾经被欺骗的经历,或者被带着某种目的性的诱导。然而并非所有的套路都令人生厌,就有人明知是套路,但就愿意被套,因为相信,因为真诚换真诚;当套路里有满满的诚意,被套路者也心甘情愿地沦陷进去。

如果从中性的角度来看套路,无论好坏都有目的性。但好的套路一定是基于善的目的,即最终的结果是利人利已;而不好的套路则基于恶的目的,最终的结果是损人利已,甚至损人也不利已。不过,套路的标签既然是非正偏邪,那些以真诚善意为目的的套路,就让人觉得不该再冠以套路。

人都希望“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但人要么在套路中,要么被套路,要么反套路,谁的人生没有试过、尝过套路与被套路?只不过也许没有套路就是最高级的套路。

你说呢?

128:串台-中年男性绕不开的痛?【痛风病友交流现场】

嘉宾:【元味电波】主播(大川、老徐、阿懒)

节目剪辑制作:元味电波

【引言】
痛风不仅是病,而且疼起来真要命!每一次的发作,击倒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有时候连意志力也抗不住。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发作次数多了,能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太男了】和【元味电波】两档节目,凑齐三位病友和一位非病友,一起聊聊这个当下似乎人尽皆知,但又似乎很迷惑的病:痛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时间轴】
01:00——大家都是怎么疼起来的,你怎么知道得痛风了?
14:50——痛风有偏方?我咋不信呢?!
21:57——发作了?忍忍就行了?疼的时候该咋办?
27:04——痛风的痛点之一:你该运动,但又不能过度运动
35:42——忌口重要吗?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状态
47:17——水土、气候、饮食类别都组成了我们的“亚健康”躯体
64:17——细节(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运动)决定成败
71:54——现代人必得痛风?其实可以提供预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期感受】
整期节目中,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健康生活。的确,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在自己可控范围里(饮食、作息),试图找到安慰,尽可能满足自己,哪怕有些事物明知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变化、环境压力增大,我们身体上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有一天爆发,或许已经是我们承受不起的代价。所以说,健康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选择,从现在开始,健康起来吧!

图片来自丁香医生(侵删)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图片来自《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侵删)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7:谁不想要一对嘘寒问暖、无限包容、柔声细语的“电子父母”呢?

【引言】
一时之间,电子父母成了热闹直播,评论区里的年轻人,似乎瞬间回到了儿时,回转到了小孩子的样子,真切地述说着自己的心情,似乎屏幕那边的父母真的在回应自己,也真的成了自己的满足。当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很主观的感受而对父母感到失望,总觉得父母不够称职,没有给自己有好的成长体验。也由于我们对父母的“权威”的不满,导致了儿女们不愿跟父母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会预设父母的反应和回答,既然会失望,何必再期待?但电子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毕竟能满足我们对父母大部分的想象,你说对吧?

【时间轴】
00:00——新潮来袭:电子父母
07:07——没有责备和审判,只有温柔、关怀、接纳和包容的电子父母
11:49——原生家庭的失望,在这里都能得到弥补?
19:51——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底气,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
28:52——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用来消磨自己家孩子的工具人?
45:25——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解压的需要迫在眉睫
56:49——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
69:02——放弃助人情节?不!应该是:放弃改人欲望,放低自我层次,学习倾听和沟通

【本期感受】
表面上看,似乎电子父母的出现填补了儿女们成长过程的缺憾,甚至还满足了当下的一些情绪需求。但,这终究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回归到现实中,我们仍然要面对真父母的脸色和压力。有时候真的无关对错,核心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期待关系的优化。而不是单纯地简化关系,为了不受伤,选择少沟通,甚至不沟通,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如果有机会,不妨先放下那些偏见和预设,真诚地倾听父母,也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虽然未必马上有好转,但总算是一个好转的机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0:别再用习惯性反问句杀死你的亲密关系

“你没长眼睛吗?没看到……?”“你还不快点去……?”“你想不想……?”“你说呢?”“你觉得呢?”“难道你就……?”这些句式是不是很熟悉?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常常出现的反问句,带着生气、质疑、否定、轻蔑、挑衅……等等负面情绪,一经出口,要么把天聊死,要么挑起战火,对关系的杀伤力可谓不小。

但习惯用反问句式沟通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沟通模式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杀伤力,甚至习惯成自然的人都不知道也意识不到自己是这样的行为模式。就像本期节目的其中一位主播,当回顾过往与丈夫的矛盾冲突,几乎常常伴随着反问句式的沟通,惊觉这习惯对一次次差点走到离婚的边缘功不可没。

用反问句式固然是因为当事人自己已处在负面情绪的当下,或出于对对方的不满、抱怨,本可以正面表达需要就变成没好气、不想好好说话。若留意体会这种模式的表达,即便当事人没有负面情绪,只是习惯性用这种方式,依然会给人有强势、强迫感,带给人心理上的不舒服。通常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会自动减少使用反问句式,不过,习惯却不自知的人除外。

谁都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也都会有嘴巴比大脑快、压抑的情绪一触即发的时候,但有意识操练减少使用反问句式的沟通,对关系的伤害也会减轻许多。无论什么原因,反问句不会产生有效沟通,对任何关系也都不利。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反问句式的沟通模式,就要先意识到其危害性,学会觉察情绪、学会控制情绪,还要学会正面、正确地表达情绪。

你会对你的沟通模式经常做下“体检”吗?不要再用这种习惯性的反问句来杀死你的亲密关系啦!

PlayPlay

126:突然,一个男人开始抬头、挺胸、收腹,折腾发型和搭配衣服……

【引言】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趣,大众审美也在进一步被训练,姑且不提这种训练的目的或者好坏,起码是提升了大家在形象上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面对潮流、风气的时候,是否有自我的审视和选择?或者说,只需要跟上大部队,就万事无忧?

【时间轴】
00:00——什么时候开始,看见自己的“邋遢”?
09:36——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芬芳蝴蝶自来
19:12——在环境中被迫贴上标签时,是否无力改变?
26:45——认识自己可以由内及外(要撇开身外物)
33:33——置身网络时代,无法回避更广泛以及更精准的点评(有好就有坏)
38:57——无奈之下听劝了,还是自我觉醒要更新了!
48:19——中年人的优化,也许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52:55——最好的状态是:或卑贱或丰富,都有秘诀,在什么人中间,是什么人。

【本期感受】
如果人不需要社交,那么在衣着打扮方面,似乎就很容易更随意。就像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通常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这个舒服,多久都会有点放纵。当然,我们有群居的需要,有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外在形象也很容易成为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判断依据。自洽的确是很棒的能力,但出于尊重的目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呈现自己的不同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能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5:串台-时隔两年再聚首,再谈播客录制设备体验

嘉宾:《露天广播》主播-Coin

【录音方案】
线上录制:通过网络会议软件连线通话,各自使用录音设备录单独声轨后合成制作

【录音硬件】
Coin-福克斯特Solo 3gen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李诺-福克斯特Scarlett 8i6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引言】
2022年3月,本台李诺和友台Coin一起录了期有关播客录制软硬件的节目。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坑。两年过去了,Coin更新换代了许多设备,有了不同的体验,而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太男了》在思路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就促成了本期节目的录制,在今天的节目中,大家会听到许多疑似干货的内容。欢迎收听并互动!

【时间轴】
00:00——分别聊聊各自播客录制的经验
04:48——录音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与解决方法
12:37——录音设备升级与分轨录制
15:39——录音设备选择与测试
23:47——声卡选择与麦克风推荐
36:54——录音设备的选择与参数设置
42:12——设备参数和便携性的重要性
47:11——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56:01——说到底,“播客”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形式!

【本期感受】
如果说节目制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李诺和Coin都想说:诚意最重要。播客在近几年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更多人开始成为主播,开始通过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感受等各种精彩的信息。或许也正因为播客被更多人了解,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做播客能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状态,也许是一种即时的反馈,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我们都觉得,不该失去真诚的心!而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的构思、制作上,也包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优化节目音质,强化表达的能力。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播客当成热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9:小心把emo挂嘴上的危害,伴随抑郁而来的谎言需要分辨

抑郁质最早是由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提出,他将人类的性格分为四类,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抑郁质性格主要会表现为悲观、情绪容易低落、闷闷不乐、不喜欢人多和热闹等,甚至十分敏感、遇到事情多思多虑、看问题以负面情绪居多。但抑郁质性格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抑郁病,反而若以抑郁质为由,骄纵自己的心,或任由抑郁情绪肆虐,则可能到达不可受控的病症,甚至自伤伤人、危害生命的地步。

emo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时髦又带着点戏谑、调侃的味道。它既能表达与颓废、抑郁、丧了、傻了等等相关莫可名状的负面情绪,又能掩盖抑郁症患者多多少少会有的顾虑,加上外来语本身就具有的修饰作用,一经用开,就令人爱不释口。

虽然在抑郁症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每个人对抑郁情绪也都不陌生,但聊抑郁还是一个敏感又冒险的话题,对人人都挂嘴上的emo就不会有此顾忌。

其实,我们都会有情绪感冒的症状,能不治而愈或者吃药就能好的emo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利用抑郁、将emo变成控制他人情感的工具,或者对emo情绪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听任谎言的变本加厉,导致严重的恶果发生。

抑郁情绪或抑郁病症的爆发多数情况下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便是眼下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表面看似学业的压力问题,若追根溯源,也仍与环境中人的施压、人的问题有关。人通过emo意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关照,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可能常常是无意识的。因为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自我,加上错误的观念意识与自卑情节、不会和不敢表达情感需要的习惯,都会叫人回到婴幼儿时代那个天生就会发泄情绪而不懂表达情绪的小孩。

小孩子是无助的,本能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照护者的注意,这种习得性的求助方式,在长大以后依然会被延用,使用未果则会将人带到更深的自怜无助,自残自伤的行为随之产生。

然而成年人虽有能力用emo操控他人的情感,但或许能得逞一时,却不会长久,因为这是在试探人性、破坏关系。且久而久之,即便是假装的emo也会成真,抑郁情绪会变成抑郁病,那些伴随自怜而来的谎言也可能终成了真。

将emo挂在嘴上,并没有高级感,反而是对自己的不好暗示,就像死亡本是丑陋可怕的,没必要、更不应该去美化牠。

是人都会有emo的时候,可能有缘由,也可能没有理由,或者当下想不出原因,但就是有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无聊感,感觉活着没劲……当负面可怕的念头一一涌出,要告诉自己:这都是谎言!自伤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地死去才真的毫无意义!及时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仔细分辨那些拖拽自己往下沉的声音来自哪里,如果能找到生命的源头,自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emo的时候也才会更容易让自己很快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