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串台-中年男性绕不开的痛?【痛风病友交流现场】

嘉宾:【元味电波】主播(大川、老徐、阿懒)

节目剪辑制作:元味电波

【引言】
痛风不仅是病,而且疼起来真要命!每一次的发作,击倒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有时候连意志力也抗不住。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发作次数多了,能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太男了】和【元味电波】两档节目,凑齐三位病友和一位非病友,一起聊聊这个当下似乎人尽皆知,但又似乎很迷惑的病:痛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时间轴】
01:00——大家都是怎么疼起来的,你怎么知道得痛风了?
14:50——痛风有偏方?我咋不信呢?!
21:57——发作了?忍忍就行了?疼的时候该咋办?
27:04——痛风的痛点之一:你该运动,但又不能过度运动
35:42——忌口重要吗?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状态
47:17——水土、气候、饮食类别都组成了我们的“亚健康”躯体
64:17——细节(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运动)决定成败
71:54——现代人必得痛风?其实可以提供预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期感受】
整期节目中,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健康生活。的确,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在自己可控范围里(饮食、作息),试图找到安慰,尽可能满足自己,哪怕有些事物明知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变化、环境压力增大,我们身体上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有一天爆发,或许已经是我们承受不起的代价。所以说,健康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选择,从现在开始,健康起来吧!

图片来自丁香医生(侵删)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图片来自《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侵删)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7:谁不想要一对嘘寒问暖、无限包容、柔声细语的“电子父母”呢?

【引言】
一时之间,电子父母成了热闹直播,评论区里的年轻人,似乎瞬间回到了儿时,回转到了小孩子的样子,真切地述说着自己的心情,似乎屏幕那边的父母真的在回应自己,也真的成了自己的满足。当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很主观的感受而对父母感到失望,总觉得父母不够称职,没有给自己有好的成长体验。也由于我们对父母的“权威”的不满,导致了儿女们不愿跟父母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会预设父母的反应和回答,既然会失望,何必再期待?但电子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毕竟能满足我们对父母大部分的想象,你说对吧?

【时间轴】
00:00——新潮来袭:电子父母
07:07——没有责备和审判,只有温柔、关怀、接纳和包容的电子父母
11:49——原生家庭的失望,在这里都能得到弥补?
19:51——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底气,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
28:52——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用来消磨自己家孩子的工具人?
45:25——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解压的需要迫在眉睫
56:49——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
69:02——放弃助人情节?不!应该是:放弃改人欲望,放低自我层次,学习倾听和沟通

【本期感受】
表面上看,似乎电子父母的出现填补了儿女们成长过程的缺憾,甚至还满足了当下的一些情绪需求。但,这终究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回归到现实中,我们仍然要面对真父母的脸色和压力。有时候真的无关对错,核心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期待关系的优化。而不是单纯地简化关系,为了不受伤,选择少沟通,甚至不沟通,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如果有机会,不妨先放下那些偏见和预设,真诚地倾听父母,也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虽然未必马上有好转,但总算是一个好转的机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50:别再用习惯性反问句杀死你的亲密关系

“你没长眼睛吗?没看到……?”“你还不快点去……?”“你想不想……?”“你说呢?”“你觉得呢?”“难道你就……?”这些句式是不是很熟悉?在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亲密关系中常常出现的反问句,带着生气、质疑、否定、轻蔑、挑衅……等等负面情绪,一经出口,要么把天聊死,要么挑起战火,对关系的杀伤力可谓不小。

但习惯用反问句式沟通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沟通模式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杀伤力,甚至习惯成自然的人都不知道也意识不到自己是这样的行为模式。就像本期节目的其中一位主播,当回顾过往与丈夫的矛盾冲突,几乎常常伴随着反问句式的沟通,惊觉这习惯对一次次差点走到离婚的边缘功不可没。

用反问句式固然是因为当事人自己已处在负面情绪的当下,或出于对对方的不满、抱怨,本可以正面表达需要就变成没好气、不想好好说话。若留意体会这种模式的表达,即便当事人没有负面情绪,只是习惯性用这种方式,依然会给人有强势、强迫感,带给人心理上的不舒服。通常人在心平气和的时候,会自动减少使用反问句式,不过,习惯却不自知的人除外。

谁都有情绪不佳的时候,也都会有嘴巴比大脑快、压抑的情绪一触即发的时候,但有意识操练减少使用反问句式的沟通,对关系的伤害也会减轻许多。无论什么原因,反问句不会产生有效沟通,对任何关系也都不利。

当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反问句式的沟通模式,就要先意识到其危害性,学会觉察情绪、学会控制情绪,还要学会正面、正确地表达情绪。

你会对你的沟通模式经常做下“体检”吗?不要再用这种习惯性的反问句来杀死你的亲密关系啦!

PlayPlay

126:突然,一个男人开始抬头、挺胸、收腹,折腾发型和搭配衣服……

【引言】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趣,大众审美也在进一步被训练,姑且不提这种训练的目的或者好坏,起码是提升了大家在形象上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面对潮流、风气的时候,是否有自我的审视和选择?或者说,只需要跟上大部队,就万事无忧?

【时间轴】
00:00——什么时候开始,看见自己的“邋遢”?
09:36——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芬芳蝴蝶自来
19:12——在环境中被迫贴上标签时,是否无力改变?
26:45——认识自己可以由内及外(要撇开身外物)
33:33——置身网络时代,无法回避更广泛以及更精准的点评(有好就有坏)
38:57——无奈之下听劝了,还是自我觉醒要更新了!
48:19——中年人的优化,也许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52:55——最好的状态是:或卑贱或丰富,都有秘诀,在什么人中间,是什么人。

【本期感受】
如果人不需要社交,那么在衣着打扮方面,似乎就很容易更随意。就像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通常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这个舒服,多久都会有点放纵。当然,我们有群居的需要,有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外在形象也很容易成为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判断依据。自洽的确是很棒的能力,但出于尊重的目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呈现自己的不同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能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5:串台-时隔两年再聚首,再谈播客录制设备体验

嘉宾:《露天广播》主播-Coin

【录音方案】
线上录制:通过网络会议软件连线通话,各自使用录音设备录单独声轨后合成制作

【录音硬件】
Coin-福克斯特Solo 3gen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李诺-福克斯特Scarlett 8i6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引言】
2022年3月,本台李诺和友台Coin一起录了期有关播客录制软硬件的节目。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坑。两年过去了,Coin更新换代了许多设备,有了不同的体验,而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太男了》在思路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就促成了本期节目的录制,在今天的节目中,大家会听到许多疑似干货的内容。欢迎收听并互动!

【时间轴】
00:00——分别聊聊各自播客录制的经验
04:48——录音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与解决方法
12:37——录音设备升级与分轨录制
15:39——录音设备选择与测试
23:47——声卡选择与麦克风推荐
36:54——录音设备的选择与参数设置
42:12——设备参数和便携性的重要性
47:11——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56:01——说到底,“播客”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形式!

【本期感受】
如果说节目制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李诺和Coin都想说:诚意最重要。播客在近几年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更多人开始成为主播,开始通过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感受等各种精彩的信息。或许也正因为播客被更多人了解,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做播客能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状态,也许是一种即时的反馈,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我们都觉得,不该失去真诚的心!而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的构思、制作上,也包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优化节目音质,强化表达的能力。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播客当成热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9:小心把emo挂嘴上的危害,伴随抑郁而来的谎言需要分辨

抑郁质最早是由西方医学鼻祖希波克拉底提出,他将人类的性格分为四类,即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抑郁质性格主要会表现为悲观、情绪容易低落、闷闷不乐、不喜欢人多和热闹等,甚至十分敏感、遇到事情多思多虑、看问题以负面情绪居多。但抑郁质性格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抑郁病,反而若以抑郁质为由,骄纵自己的心,或任由抑郁情绪肆虐,则可能到达不可受控的病症,甚至自伤伤人、危害生命的地步。

emo作为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时髦又带着点戏谑、调侃的味道。它既能表达与颓废、抑郁、丧了、傻了等等相关莫可名状的负面情绪,又能掩盖抑郁症患者多多少少会有的顾虑,加上外来语本身就具有的修饰作用,一经用开,就令人爱不释口。

虽然在抑郁症成为流行病的时代,每个人对抑郁情绪也都不陌生,但聊抑郁还是一个敏感又冒险的话题,对人人都挂嘴上的emo就不会有此顾忌。

其实,我们都会有情绪感冒的症状,能不治而愈或者吃药就能好的emo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利用抑郁、将emo变成控制他人情感的工具,或者对emo情绪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下去,听任谎言的变本加厉,导致严重的恶果发生。

抑郁情绪或抑郁病症的爆发多数情况下都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便是眼下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抑郁症患者,表面看似学业的压力问题,若追根溯源,也仍与环境中人的施压、人的问题有关。人通过emo意图引起他人的关注、关照,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可能常常是无意识的。因为内心没有得到满足的自我,加上错误的观念意识与自卑情节、不会和不敢表达情感需要的习惯,都会叫人回到婴幼儿时代那个天生就会发泄情绪而不懂表达情绪的小孩。

小孩子是无助的,本能就会用哭闹的方式引起照护者的注意,这种习得性的求助方式,在长大以后依然会被延用,使用未果则会将人带到更深的自怜无助,自残自伤的行为随之产生。

然而成年人虽有能力用emo操控他人的情感,但或许能得逞一时,却不会长久,因为这是在试探人性、破坏关系。且久而久之,即便是假装的emo也会成真,抑郁情绪会变成抑郁病,那些伴随自怜而来的谎言也可能终成了真。

将emo挂在嘴上,并没有高级感,反而是对自己的不好暗示,就像死亡本是丑陋可怕的,没必要、更不应该去美化牠。

是人都会有emo的时候,可能有缘由,也可能没有理由,或者当下想不出原因,但就是有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无聊感,感觉活着没劲……当负面可怕的念头一一涌出,要告诉自己:这都是谎言!自伤才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地死去才真的毫无意义!及时觉察内心的情绪变化,仔细分辨那些拖拽自己往下沉的声音来自哪里,如果能找到生命的源头,自然会明白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在emo的时候也才会更容易让自己很快清醒。

124:当代年轻人断亲究竟是主动筛选?还是被动选择?

【引言】
当有人开始与亲人交往持有排斥态度,造成断亲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注重个人感受和独立性,而不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情。此外,经济利益和自我保护也是导致断亲现象的原因之一。然而,并非所有00后都选择断亲,生活条件和经历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人交流的模式,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也基于各种复杂的问题,加剧了人与人相处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致使许多人选择:断亲!

【时间轴】
00:00——00后的断亲现象:对亲人的排斥与断绝来往
12:21——网络发展促进了交流效率,但也带来了关系危机
18:46——农村有的是质朴和算计
26:51——当人们走出乡村进入城市,旧有习俗和家庭逻辑也水土不服了
40:41——传统不需要被认可,总有人在坚守,那是根
48:00——信仰的力量和困境中的自我保护
53:24——父母确实没有持证上岗,而子女也很少会学习怎么跟父母沟通
58:09——社会在发展,怎样的问题都会出现,关键点还是在于如何认清自己的路

【本期感受】
当环境相对纯粹的情况下,我们享受于关系带来的安全感。可一旦出现了利益纠葛,越深的关系就越容易造成伤痕。所以,开始有人觉得,与其最终会走向这样的地步,不如一早及时止损。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那么日常那些亲友的走动就更没必要了。况且,为什么要允许那些一年才见一次面的“亲友”对我的生活指手画脚呢?但,这真是一条妙计吗?或者说主动中止一些关系,对我们真的只有利而没有害么?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3:自由职业到底有多自由?自己当老板,自己管自己?

【嘉宾】
自由工作者——Jason

【引言】
曾经那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网络上爆火,也勾起多少人对诗和远方、田园牧歌的向往。有人果断裸辞,有人转行做了自由职业者。那自由职业究竟是怎么定义呢?早上不用起床打卡,晚上不怕晚睡起不来?又或者就此可以摆脱充斥着各种明暗规则的职场,可以做一个独立自主有尊严的人?当成为自我管理者时,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时间轴】
00:00——如何定义自由职业
08:13——当你自由,就意味着自律的开始
13:25——创业是长期主义,人生既是旷野,也需要轨道
22:32——身在职场,确实有诸多限制,但同时也规避了些许风险,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26:48——工作看似是个人的选择和发展,但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真实且重要的
39:51——如果选定一个方向,那就要沉下心去了解,去请教
52:38——你的另一半需要你给予的安全感,也体现在职业选择
60:43——所谓内耗大概率是因为我们总往外看,多从自己出发,把自己当作方法

【本期感受】
如果说初入社会的工作是基于我们的兴趣或者是收入需求,那么一旦有了充足的职场经验,我们就该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了,而这时候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基于自我了解,包括我们对自己优势、劣势的了解。当然,这也包括我们个人的成长收获,以及为家人伴侣的考量。总得来说,自由职业也许从字面上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如果身在其中,对自我管理的挑战也是相当大,许多有过在家办公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048:消失的大家族、不待见的亲戚、孤独终老的未来⋯

亲爱的朋友,这个年你过得好吗?
跟家人团聚了吗?走亲戚了吗?
有没有重新找到与亲朋好友在一起肆意欢笑、纵情高歌的快乐感觉?
还是带着期盼回家,却仍然遗憾地在被亲戚家人催婚催育、比较说教中,吃下一顿顿索然无味的丰盛宴席?

本期节目,四位同龄人从渐渐消失的大家族,聊到越来越不叫人待见的走亲戚风俗;从反思年轻人不Care亲戚、不愿主动跟人建立关系的状况,看到他们无意识的孤独感在悄悄滋生与蔓延。所有看似没有关联,实则密切相关的因果背后,既有时代的烙印,也有功利主义教育所产生的恶果。

原住民对大家族的印象至少还有几代同堂的热闹壮观的记忆,而在移民家庭中长大的人,基本上对大家族的认识都来自文学作品、影视剧或历史书,现今流连于精彩世界的年轻人更对大家族没有什么切实的体验与感受。

经过岁月磨砺的回忆总是带着甜蜜的滤镜。在那些物质缺乏的年代里,逢年过节对大人们来说都是既开心又考验的日子,要拿出浑身解数,预备好吃的,不单为了好好庆祝一家人的团聚,犒劳一年来的辛苦,还要为了拜访亲戚、款待客人能拿得出手,而孩子们则尽情享受好吃的、好穿的。如今想要啥就有啥,只要有钱就能满足人各种稀奇古怪的欲望。物质不再缺乏,也就不再被人稀罕,然而物质越丰富多彩,人的关系却越寡淡如水,有钱也买不来人情味。

随着大家族观念意识的淡薄,走亲戚的风俗习惯在渐渐消失;团圆饭桌上那些家长里短的八卦话题、叫人难以回应的各种盘问、尬聊,都让年轻人避亲戚唯恐不及。亲情意识的淡漠,或许跟话不投机带来的伤害有关,可亲人之间那些有毒伤人的言论都常常打着爱的旗号,人们一边抵制被他人功利主义的PUA,却又不自觉地传递着功利主义时代有毒的三观,撕裂的关系走向冷漠一点也不奇怪。

我们这代人响应计划生育的号召,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表面看来,我们似乎将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孩子,独生子女们不再像我们当年那么缺乏物质与精神食粮。然而看似在父母长辈满满的爱中长大的孩子们,却严重缺乏爱,一方面感受不到爱,另一方面也同样没有爱的能力。他们的冷漠反叛看似对亲情的背叛,却可能是连他们自己也不自知的孤独感在蔓延。他们过着与父母辈完全迥异的生活方式,却恋爱无能、惧怕婚姻;“不婚不育保平安”的主流意识背后,是深深的恐惧、不安、与无助;不婚主义的结果在未来不仅将大大提升鳏寡孤独的人数比例,孤独终老也将不再是个别少数现象⋯⋯

虽然今天的流行文化提倡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但人毕竟是群聚动物,并不擅长孤独,人活着需要别人,也需要被别人需要。

亲爱的人啊,愿你找到爱的源头,使你的人生不再孤独!

122:春运路上,堵的不只是归家的人,还有那些难以过一个完整春节的人们

【嘉宾】
铁路工作者——阿伟

【引言】
本期节目录制于2月7号,那时许多北方高铁线路受到雨雪天气的严重影响,阿伟所在的襄阳东站有20队往返高铁停运,许多人因为列车晚点而放弃了轨道出行。与此同时,在湖北部分高速公路上,许多自驾返乡的人,被结冰路面困住,一时之间,归家心切的人们不仅路被堵住,心里也堵了。于是,想请阿伟来聊聊,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的工作和他的心态。

【时间轴】
00:00——利所能及的时候,给朋友一点点帮助,也可以温暖彼此
05:25——当出现极端天气,停运与降速是对乘客最大的保护
14:25——雨雪天气下,接触网表面结冰,会导致高铁无法获得足够能源,所以就无法正常运行
19:07——不只是因为家传,更是因为在部队中得到的锻炼,看到家人的心,也看到公共服务的意义
28:52——铁路系统升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3:32——衷心祝愿,我们出行平安,也更愿大众对于公共服务人员,多一些理解、包容和支持!

【本期感受】
出门在外,我们在意的无非是平安、舒适。但由于各种出人意外的问题,会导致我们的行程受阻,甚至有很大的调整。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造成人心中负面情绪的滋生。所以会发怒、有抱怨……这些都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也难免在发泄的过程中找错对象,当我们面对公路、铁路、飞机等系统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的“无动于衷”,似乎正是他们千方百计阻拦我们继续我们的行程,但有多少时候我们会想想,他们也想我们一切顺顺利利,这样,他们也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正如阿伟所说:其实还有许多大家未曾看到的幕后的工作人员,为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一直在努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