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太男了

134:【番外】当小说照进现实——AI主播一起聊聊《庆余年》

特别嘉宾:
Kimi——AI语言模型
通义——AI语言模型

声音来源:讯飞智作——文字转语音

【引言】
如果有一天,AI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人类可以随时与它们交流沟通,并通过交谈要求它们为我们完成一项又一项任务,你向往吗?《庆余年》中的范闲,就体会到了这样的生活,并且他的五竹叔能给他更多的保护和支持。那如果,AI可以参与播客制作,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今天的节目中,除了李诺,另外两位都是AI模型,这样的对话多有趣呢?

【时间轴】
00:00——人工智能解读下的文化现象
09:58——《庆余年》成功因素分析:多维度创作成就
14:28——跨时代的思考与现实投射
20:12——探讨《庆余年》中的人工智能与现代思想碰撞
26:05——历史与现代的碰撞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30:54——如果你是五竹
37:26——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互动难题:伦理
45:13——科技与文明-共生、挑战与未来
50:19——古今智慧-传承与超越
57:55——看书看剧,不只是消遣,也可以有反思和学习
65:44——理想的力量-这个时代,更需要理想主义
73:33——浅谈阅读的价值与独立思考能力
80:59——保持好奇心,让我们强化内在成长的驱动力

【本期感受】
到目前为止,大众所能接触到的AI智能度尚且不足。多数还是以大数据模型的方式呈现,之所以会制作这期节目,也是出于实验性的目的。一方面多工具、多平台的结合,的确可以完成形式上的“节目”,拓宽了节目制作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体现AI的些许魅力。当然,我们在看《庆余年》的故事时,难免会被其中更高精尖的科技所吸引,但我想,故事本身想传递,能传递给我们的,更多是我们在当下的处境中会引发什么样的思考,对过去有怎样的总结,以及对未来有怎样的展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3:什么?!她PUA我?——聊聊被妻子夸奖的后劲儿有多大

【引言】
谁都喜欢被称赞,男人更不例外。尤其是在聚会这样的场合里,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然后,由于夸奖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就逐渐发生了:积极表现(作家务)、保持警觉(随时关注伴侣需要)、偶尔邀功(期待获得更多认可)……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PUA?

【时间轴】
00:00——那天她在聚会的时候,夸了我
04:10——婚姻也需要“套路”?其实正需要赞赏、肯定和支持
12:35——中国式教育下,男性的表达方式和逻辑的问题
21:03——只不过是出差回来带了一束花而已,但他是丈夫的榜样!
29:31——关爱和尊重,最容易被挂在嘴边,也最难化为行动
38:24——当妻子对丈夫说:你看看xxx的丈夫……
47:53——婚姻不是打游戏,嘲讽技能并不能帮你打败伴侣!
59:16——关系中的伤害,往往是细节忽视积累的结果

【本期感受】
沟通,是我们人类必要的技能之一。而在夫妻这样的亲密关系中,沟通更显得重要。但也似乎正是因为夫妻关系在诸多关系中如此特殊,又那么重要。因此我们容易谨小甚微,以至于,我们情愿不沟通,也不要错误的沟通。但往往就是在缺乏沟通,又或者沟通时的出发点或者目的不对,就很容易造成关系中的张力。至于沟通技巧,其实在夫妻这样亲密的关系中,真诚可能胜过一切!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FM、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2:世界读书日-沿着《长乐路》,找寻“消失的附近”

【引言】
说到纪实文学,会想到什么?对于非虚构类文字,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这类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究竟要表达什么?只是记述的文字,有什么价值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同来聊一聊《长乐路》这本街景式作品,从广袤的大地聚焦到一条不长不短的街道,看见这里的人,这里的故事。

【时间轴】
00:00——为什么会想读读《长乐路》这本书呢?
10:02——普通人所经历的“普通”事
15:36——外人的视角虽然客观,但也很难更加深入
29:58——当历史中出现了普通的人,这历史也更有温度了
37:31——微观史让我们看见个人选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4:20——成长:有时候是让我们想要回头看看
49:25——体制内外,所求的不过都是“安全感”
57:14——大多数时候,信什么,取决于想要什么
64:07——人心里的空洞,何时能被填满?
71:20——那些留守在家乡的儿童,也是进城大军的一员
76:16——高铁很快,但也挺吵
85:09——声音、气味、触感,都是另生活真实的原因

【本期感受】
结合项飙老师说的“附近的消失”,《长乐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视角,这正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这里都是我们身边的人。但这一个个具体的人,却被“遗忘”在一个声称信息更完善,资讯十分发达,甚至爆棚的时代中。当我们着眼于宏大叙事,不仅丢失了“附近”,更有可能失去生活的本质。与其随着时代洪流激荡,倒不如走进这条路,驻足观看,主动攀谈,以真实的交流和感受,留住每一段时光和记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1:如何面试一份想做却又不满足就职条件的工作?

【引言】
从校园到社会,好像是一个很顺其自然的过渡,但切身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角色转换并不简单,除了心态上的落差,也包括经验缺少而出现的窘迫和无力感。尽管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但其中的辛酸和孤独往往也会让许多初入社会的人倍感艰难。所以,本期节目仍然邀请到在人力资源方面从业10多年经验的蒋老师,继续就求职、面试、简历、入职等一些看似基础,但也最容易踩坑的问题上,谈谈他的看法和经验。

【时间轴】
00:00——求职者如何应对工作兴趣与能力不匹配的问题
05:40——如何在求职面试中展现学习能力
14:44——你的职业规划形成了你的求职策略
22:48——有什么实用的求职、面试技巧吗?
32:00——成功入职了,之后呢?
37:49——职场是双向选择,企业选择职员,职员甄别企业
48:55——复杂的就业经历、频繁地跳槽,结果是?
67:52——刚刚入职没熟人,遇到问题如何寻求帮助?

【本期感受】
职场某种程度上,更像是我们个人的训练场,在这当中,我们可以得到在其他场景中训练不到的内容。当然,也正如持续运动时的挣扎甚至痛苦一样。我们也要承受在职场中,那些有形无形的“折磨”。尤其是在大家都很卷的当下,往往还没等训练出什么,就已经精疲力竭了。不过,工作并非生活的全部,当我们发现无力掌控局面时,就应该要好好想想,我们真实需要的是什么?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还是他人评价的满足?又或者只是某些物质层面的需要?想清楚这些,就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生活、关系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30:资深HR现身说法——求职/就业难点解析

【引言】
“大环境不好”这句处处听到看到的话,是否是你的心声?又或者现实处境真是如此吗?再进一步说,在这样不好的大环境中,有什么具体的困境,群体的困境是什么,个体的困境又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在一个相对不那么乐观的处境中,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改善和应对呢?那就来听听专业人士的看法吧!

【时间轴】
00:00——职业HR眼中,当下的就业形势与挑战
09:41——究竟是岗位/机会锐减,还是人才过剩?
23:36——职业之路需要规划,高学历还要与强能力并行
33:16——面试并不是人到就可以了
42:34——HR说说面试禁忌和注意事项
53:36——优秀面试者的表现是怎样的?
60:50——面试比例及招聘流程解析

【本期感受】
听完蒋老师的分享,一开始会有点老生常谈的感觉,但是一细想,又觉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所以那些听起来陈旧的理论逻辑,未必就不能跟上现在所谓的潮流。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行业的发展、更新,职业的变化、迭代。就职场而言,这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职场的难题从古至今都存在,甚至相差无几。所以,明确自己想做的,能做的,要做的,这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要深思熟虑的,而明确这些之后,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无论是求职前的准备、面试、进入工作,也能有自己更清晰的脉络。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9:世界孤独症日——让我们低头看星星

数据:
全球确诊孤独症患者7600万余
全国确诊孤独症患者1400万余
全国确诊0-14岁孤独症患者200万余

数据仍在增加……

【引言】
今天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疾病全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行为重复、兴趣狭隘、刻板。在普通人的认识中,很容易认为“自闭症”和“孤独症”是两种不同的病症,其实“孤独”或“自闭”这两个词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
“孤独”是在心情压抑、孤单或无援的时候出现的空虚、寂寞的感觉。
“自闭”是自我封闭,在家闭门不出,对外界不予理会的状态。

【时间轴】
04:26——与孤独症康复老师面对面
19:27——虽然同是孤独症,但各有各的不同
29:18——孤独症患儿的康复代价
46:27——康复机构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压力
59:04——不只是孩子、家长,老师也同样面对极大的挑战
67:00——孤独症最需要的不是康复,而是社会的接纳、包容
83:05——当我们放眼社会时,不只是看到发展进步的可能性,更应该要关注到身边的弱势群体的需要

【本期感受】
当社会在发展,人们所能关注到的事物应该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而现实是,知道孤独症的人是多了,但对于孤独症家庭的异样眼光也增加了。孤独症患儿、父母和家庭、特殊教育的老师和机构,面对的困境,也是真实存在的。接纳和包容从来都是社会文明的必要元素。只是怜悯的眼光,往往也很容易让人居高临下,除非带着谦卑的心,否则无法真正换位思考,也无法从个体到社会层面给予缺乏者真正实质性的帮助。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8:串台-中年男性绕不开的痛?【痛风病友交流现场】

嘉宾:【元味电波】主播(大川、老徐、阿懒)

节目剪辑制作:元味电波

【引言】
痛风不仅是病,而且疼起来真要命!每一次的发作,击倒的不只是人的身体,有时候连意志力也抗不住。老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发作次数多了,能有什么收获呢?今天【太男了】和【元味电波】两档节目,凑齐三位病友和一位非病友,一起聊聊这个当下似乎人尽皆知,但又似乎很迷惑的病:痛风。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时间轴】
01:00——大家都是怎么疼起来的,你怎么知道得痛风了?
14:50——痛风有偏方?我咋不信呢?!
21:57——发作了?忍忍就行了?疼的时候该咋办?
27:04——痛风的痛点之一:你该运动,但又不能过度运动
35:42——忌口重要吗?我们需要的是健康的生活状态
47:17——水土、气候、饮食类别都组成了我们的“亚健康”躯体
64:17——细节(健康饮食、健康作息、健康运动)决定成败
71:54——现代人必得痛风?其实可以提供预防!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期感受】
整期节目中,不断重复的一个概念:健康生活。的确,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压力。所以,我们往往会选择在自己可控范围里(饮食、作息),试图找到安慰,尽可能满足自己,哪怕有些事物明知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变化、环境压力增大,我们身体上的问题会越来越明显,直到有一天爆发,或许已经是我们承受不起的代价。所以说,健康不只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选择,从现在开始,健康起来吧!

图片来自丁香医生(侵删)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信息来自网络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寻求专业诊治
图片来自《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侵删)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7:谁不想要一对嘘寒问暖、无限包容、柔声细语的“电子父母”呢?

【引言】
一时之间,电子父母成了热闹直播,评论区里的年轻人,似乎瞬间回到了儿时,回转到了小孩子的样子,真切地述说着自己的心情,似乎屏幕那边的父母真的在回应自己,也真的成了自己的满足。当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因为一些很主观的感受而对父母感到失望,总觉得父母不够称职,没有给自己有好的成长体验。也由于我们对父母的“权威”的不满,导致了儿女们不愿跟父母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因为我们会预设父母的反应和回答,既然会失望,何必再期待?但电子父母就不同了,他们毕竟能满足我们对父母大部分的想象,你说对吧?

【时间轴】
00:00——新潮来袭:电子父母
07:07——没有责备和审判,只有温柔、关怀、接纳和包容的电子父母
11:49——原生家庭的失望,在这里都能得到弥补?
19:51——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底气,家应该是避风的港湾
28:52——别人家的孩子只是用来消磨自己家孩子的工具人?
45:25——压力是真实存在的,解压的需要迫在眉睫
56:49——质疑父母-理解父母-成为父母
69:02——放弃助人情节?不!应该是:放弃改人欲望,放低自我层次,学习倾听和沟通

【本期感受】
表面上看,似乎电子父母的出现填补了儿女们成长过程的缺憾,甚至还满足了当下的一些情绪需求。但,这终究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回归到现实中,我们仍然要面对真父母的脸色和压力。有时候真的无关对错,核心的问题往往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或者期待关系的优化。而不是单纯地简化关系,为了不受伤,选择少沟通,甚至不沟通,还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如果有机会,不妨先放下那些偏见和预设,真诚地倾听父母,也真诚地向父母表达。虽然未必马上有好转,但总算是一个好转的机会。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6:突然,一个男人开始抬头、挺胸、收腹,折腾发型和搭配衣服……

【引言】
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趣,大众审美也在进一步被训练,姑且不提这种训练的目的或者好坏,起码是提升了大家在形象上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大家对于自我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外在形象。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当我们面对潮流、风气的时候,是否有自我的审视和选择?或者说,只需要跟上大部队,就万事无忧?

【时间轴】
00:00——什么时候开始,看见自己的“邋遢”?
09:36——腹有诗书气自华,若有芬芳蝴蝶自来
19:12——在环境中被迫贴上标签时,是否无力改变?
26:45——认识自己可以由内及外(要撇开身外物)
33:33——置身网络时代,无法回避更广泛以及更精准的点评(有好就有坏)
38:57——无奈之下听劝了,还是自我觉醒要更新了!
48:19——中年人的优化,也许只是为了对自己好一点
52:55——最好的状态是:或卑贱或丰富,都有秘诀,在什么人中间,是什么人。

【本期感受】
如果人不需要社交,那么在衣着打扮方面,似乎就很容易更随意。就像我们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时候,通常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而这个舒服,多久都会有点放纵。当然,我们有群居的需要,有交流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外在形象也很容易成为个人是否尊重他人的判断依据。自洽的确是很棒的能力,但出于尊重的目的,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呈现自己的不同形象,也是一种不错的能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25:串台-时隔两年再聚首,再谈播客录制设备体验

嘉宾:《露天广播》主播-Coin

【录音方案】
线上录制:通过网络会议软件连线通话,各自使用录音设备录单独声轨后合成制作

【录音硬件】
Coin-福克斯特Solo 3gen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李诺-福克斯特Scarlett 8i6 + 舒尔SM58(动圈麦克风)

【引言】
2022年3月,本台李诺和友台Coin一起录了期有关播客录制软硬件的节目。也分享了各自的体验、收获和遇到的坑。两年过去了,Coin更新换代了许多设备,有了不同的体验,而随着节目制作数量的增加,《太男了》在思路上也逐渐发生变化。因此就促成了本期节目的录制,在今天的节目中,大家会听到许多疑似干货的内容。欢迎收听并互动!

【时间轴】
00:00——分别聊聊各自播客录制的经验
04:48——录音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与解决方法
12:37——录音设备升级与分轨录制
15:39——录音设备选择与测试
23:47——声卡选择与麦克风推荐
36:54——录音设备的选择与参数设置
42:12——设备参数和便携性的重要性
47:11——录音设备的选择与优化
56:01——说到底,“播客”是一种表达诚意的形式!

【本期感受】
如果说节目制作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李诺和Coin都想说:诚意最重要。播客在近几年的影响力正逐步增加,更多人开始成为主播,开始通过播客分享自己的生活、知识、感受等各种精彩的信息。或许也正因为播客被更多人了解,所以大家更关注的是:做播客能给我带来什么?也许是一种输出倒逼输入的状态,也许是一种即时的反馈,也许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不管是哪种,我们都觉得,不该失去真诚的心!而这种真诚不仅体现在节目内容的构思、制作上,也包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优化节目音质,强化表达的能力。当然,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播客当成热爱!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收听方式】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苹果播客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