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太男了

192:差评按钮背后的权力幻觉-谁在”管控”我们的信任?

当你给外卖小哥打差评时,真的只想维权吗?还是享受了‘动动手指定生死’的快感?货拉拉完成服务后,弹出的点评界面中写着:“匿名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管控司机。”不禁叫人发问:平台凭什么‘管控’非员工?司机怕差评飙车赶时间,餐厅刷好评返现五块钱,我们靠水分评分选择服务,又用差评威胁他人…这循环里谁赢了?

【时间轴】
00:00——日常消费中,习惯点评、打分吗?
06:52——那天我完成货拉拉订单后,本来想点好评的,却看到这样一句话:匿名反馈将帮助我们更好管控司机。
12:20——当平台“讨好”消费者,那谁来尊重服务者?
20:22——商家为啥需要我的好评?
30:23——“性价比”是真实存在的吗?
39:52——因为“顾客是上帝”,所以一切要求都要被满足吗?
48:05——在商业服务中,关系对等才是最重要的!
57:39——从前人们以信任建立和维持供需关系
66:31——当人有恶的可能性,作恶的几率就很高了
76:44——当平台只是平台,服务者只是服务者,消费者只是消费者

【本期感悟】
评分系统最荒诞的不是虚假五星,而是它给了普通人‘上帝幻觉’。平台用‘管控’推卸责任,消费者用差评发泄情绪,外卖员为消差评下跪——我们都在帮资本驯化自己。当我们炫耀‘免押金信用分’时,是否想过服务者连‘差评申诉’的信用通道都没有?菜市场老摊主从不需要‘管控’我,信任是三十年老样子的默契。而现在,平台把人心博弈变成算法游戏:一边鼓励仅退款薅羊毛,一边用扣款驯化服务者。当信任能标价一元,我们都输得精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91:当古诗输给‘绝绝子’,我们还能好好说话吗?

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聊天不带几个“热梗”,连话都不会说了?上一秒还在“CPU我”,下一秒又成了“外星人UFO”,好好的“卧龙凤雏”愣是变成了阴阳怪气……这些层出不穷的网络热词,到底是让我们的沟通更潮了,还是悄悄给语言套上了枷锁?为什么爸妈听到“凡尔赛”一脸懵?为什么李白突然成了“刺客”?古诗里“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怎么就输给了“绝绝子”和“YYDS”?

【时间轴】
00:00——你知道“PUA”“CPU”“UFO”之间的区别吗?
09:55——曾经“卧龙凤雏”的褒义词,直到那部电影出现……
21:35——在什么环境中说什么话,网络热梗也有舒适圈
27:25——青少年正在形成自我意识及个人三观的重要时期里,什么样的文化就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2:28——好好说话包括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41:19——其实就算是同龄人,照样被热梗分裂!
51:26——极尽缩减的词句,究竟是提高了沟通效率?还是掏空了文字的内含?

【本期感悟】
网络热梗是年轻人的“摩斯密码”,还是文化表达的“懒人包”?当“自由职业”被调侃成“无业游民”,当“主理人”成了高级版“打工人”,语言背后的价值观究竟在玩什么套路?又或者说,今天的我们正在塑造怎样的未来?更扎心的是——满嘴热梗的我们,会不会有一天连“好好说话”都忘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90:不订酒店睡M记,重新定义旅游的年轻人

当“穷”和“游”这两个字被强行绑定,有人质疑:没钱还旅什么游?可偏偏今年五一,香港街头挤满了不订酒店的年轻人,他们大包小包睡在麦当劳、肯德基,甚至高铁站的地毯上。这到底是消费降级的无奈,还是新一代旅行观的觉醒? 没钱就不花,有钱也可以省着花,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是什么在重塑我们的消费观、价值观?

【时间轴】
00:00——五一假期的旅行的年轻人,靠“抠门”火了
07:08——穷游真的是委屈自己了吗?
13:50——低成本出行一直都有,但旅游不就是得花钱吗?
25:02——当我们不断强调高效时,是否意味着节省出来的时间真的创造了更大的价值?
35:12——不是经济下行吗?怎么到处都是人?
42:45——其实酒店也只不过是个落脚地
52:10——我们在城市生活久了,心被“污染”了吗?
59:14——除了风景和气候,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旅游最重要部分!
66:44——当旅游不再是在朋友圈里打卡,而是自己在当地留下了印记!

【本期感悟】
从绿皮火车里脱鞋换一次性拖鞋的松弛青年,到贵州山区主动收留游客的村民,让我们看到的不只是落差,更是隐藏在简单粗暴的经济逻辑之下的真实。而淄博和哈尔滨一夜爆火背后的“人情经济学”,更是让我们反思: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的意义。当旅行从“朋友圈精修”变成“毛坯体验”,当我们撕开穷游的标签,或许才能看见旅行的本质——不是打卡景点,而是看见真实的人与生活。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9: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城中村”呢?

城市化进程是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徙,以前的城市以百万人口作为自己是大城市的标准,而如今,千万人口的城市到处都是。而这么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并不是没有一个过渡地带。“城中村”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城市当中,却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为千万的人在城市当中扎根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缓冲地带。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城中村,在“握手楼”和“一线天”中探索它的美和它的真。

【时间轴】
00:00——我到底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03:12——城中村的居住体验与优缺点
16:45——不得不说城中村的便利以及它的烟火气
22:43——归属感与居住环境有关系吗?
36:53——我们竟然围绕着垃圾处理谈了这么多?
46:29——究竟是“个体素质”还是“归属感”在塑造城中村的居住文化
56:30——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要面临的问题
70:40——家庭生活与居住环境变迁的回忆

【本期感悟】
谈论城中村,会绕不开阴暗、潮湿、拥挤……曾经一度人们听到城中村,浮现在脑海的就是“脏乱差”,但这始终局限在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探讨,并以此衍生出它的社会印象。我们还应该留意到历史变迁,人口迁徙的进程中,城中村所承担的角色和演变。当我们在憧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时候,城中村的生活也值得,并且是应该努力去经营的。相信城中村的未来会更好,也愿你在他乡安稳居住。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8:就算是老了,生活仍可充满指望!

你以为养老只是“晒太阳、带孙子”?银发经济早把退休生活卷成了高端局:6070后忙着组队旅行、打卡米其林,甚至研究“晚年电竞”!但现实总爱泼冷水——父母的“老家执念”像极了游戏里的终极BOSS,养老院的“监狱风云”传闻比剧本杀还刺激,而退休金缩水到五分之一时,辉哥直接放话:“我干到80岁,谁怕谁?”甚至畅想了50年后这档节目变成“老年脱口秀”的奇幻场景。

【时间轴】
00:00——银发经济可不只是养老院、老年医疗保健
08:31——活得开心,最重要!
16:26——农村、城市,哪里养老容易?都难!
25:18——究竟是按我以为好的方式爱,还是按对方能接受的方式爱?
32:00——很多老人,宁愿独居,也不愿去养老院,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没有了自主权
39:18——他们习惯有事就扛着,我们习惯了这事谁来帮帮我?
45:49——既然是“追求美好生活”,那就去“追求”呗!
53:40——对于当代人来说,有退路很难得!

【本期感悟】
农村人也好,城市人也罢,对衰老这件事的想象与忧虑大都是一样的。与其说在尚未变老之前就思绪万千,倒不如认真对待当下,让遗憾少一点、活得更充实一点、更有意义有价值一点,这样,也许当自己真正老了的时候,回头看向来时路,也会欣慰地点点头吧!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7:【串台】桌游复兴-我们是在玩游戏,还是在找回消失的社交?

还记得你的桌游初体验吗?还记得那些忘我投入的时刻吗?桌游仅仅只是一种茶余饭后的娱乐、游戏?当身边有人呼朋唤友地组织起一场场桌游时,我们体验或需要的究竟是短暂抽离生活后的放松?还是以投资的心态通过桌游试图建立起持续生动的人际关系?本期节目中,作为桌游小白的李诺,邀请《元味电波》的大川和老徐,一起聊聊桌游。

【时间轴】
00:00——我不懂桌游,老徐你说说
07:09——给桌游一个定义吧!
13:50——社交活动那么多,为啥非要玩桌游?
22:25——桌游门槛很高吗?为啥我都看不懂?
30:14——有人在独处中积存能量,有人在社交中汲取能量
37:43——放下生活、放下工作,在桌游中,不只是从生活中抽离,更是对新生活、新角色的体验
45:31——玩不好桌游,是不是不配玩?
52:07——有啥好玩的桌游可以推荐?

【本期感悟】
桌游不仅仅是简单的游戏,更是一种社交方式,能够帮助人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甚至是一种汲取能量的过程。桌游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让人们面对面交流,感受真实的互动,与电子游戏相比,桌游更强调社交性和参与感。也许,生活也是一场大型的剧本杀,每个人既是自己剧本中的主角,也是他人剧本中的NPC。说不定以游戏视角打开生活,别有一番感受,那些困难和纠结,成长和喜悦,就当成是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挑战和奖励吧!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6:好人VS装好人-当道德变成选择题,我们如何自处?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代对‘好人’的定义越来越模糊?扶老人可能被讹诈,遵守规则的人反而被插队,而那些‘表面光鲜’的人,或许只是戴着一张精心维护的面具。我们一边抱怨‘好人难做’,一边又忍不住问自己:如果装好人能活得轻松,为什么还要坚持?道德标准是否已死?做好人或许是一场孤独的坚持,但装好人,可能是更累的伪装游戏。如果你也曾被发过‘好人卡’,或是在善恶之间反复横跳,这期节目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当世界不再黑白分明,我们该如何守住内心的那根线?

【时间轴】
00:00——好人?坏人?有那么清晰的界线吗
07:29——独立且复杂的人,内心每天都经历着善恶交战
16:22——起初我们只需要面对一个选择题:好,或者坏
21:21——我只能选择做个好人?仅仅是因为没有做坏人的资本?
28:21——从环保视角来看,也许环境无法恢复如初,但我想努力使崩溃延缓
35:13——我在为了谁做好人?只是为了让人看见?
42:32——通常你的选择取决于你相信什么,你看到什么结果
49:15——当我考虑到带给我的收益的时候,可能正是我装好人的时候
54:38——当这个社会认定好人的标准是:损己利人
62:37——“你是一个好人”是褒义?还是贬义?
68:55——岳飞:我再有主意,也断然斗不过那群人,倒不如恢复了饮食,我们父子有几天便过几天随他们去闹,要杀要剐,我们知道自己清白便好。
73:56——以前他不是这样的!因为人就是动态的

【本期感悟】
说来说去,还是装好人更累,毕竟需长期维护人设,精神内耗远超本能向善的行为。当我们面对道德标准的模糊性面对“好人”定义随社会语境流动,最需要警惕的就是非黑即白的评判。而基于人动态的人性来看,属世层面的善恶并非固定属性,最重要的还是要锚定内心价值,无论是信仰、自我认知,还是对“结果论”的思考,坚持内在准则比迎合外界评价更有意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5:父母跟孩子做朋友,有必要吗?

如果有机会增进你与父母的关系,你愿意尝试吗?俗话说的好:养儿方知父母恩。对于子女来说,亲身体验身为父母的角色,理论上来说,就能更体谅父母的辛劳,同时也因为自己自小受到父母的“压迫”,所以也应该理解儿女的心情,但为什么一代又一代的亲子关系都充满张力、压力和迷离?难道真的是迭代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痛吗?

【时间轴】
00:00——令人意外的父子关系是因为?
08:37——父母才是亲子问题的第一责任人!
15:25——能主动求教的父母,已经算是不错的父母
23:34——通常情况下,我们如何判断父母成功与否?
32:45——“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只是一种理想?
55:43——我爱你,但不一定让着你
65:49——成为父母,是第二次成长的机会
77:23——先称职,再优秀!

【本期感悟】
选择如何与孩子相处,其实通常是由父母自己决定的,而这个决定又基于父母的三观。当然,更理想的状态是父母与子女的双向奔赴,共同在实习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对角色的理想,同时也从亲密的关系中汲取生命成长的养分。总之,父母不该因为自己是供养者就趾高气扬,子女也不该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就自艾自怜!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4:”买断未来还是瞬间自由?”——当你的退休工资突然变成了一次性到账

想象某天你的老板突然递来一张支票,上面写着你未来三十年工资的总和,条件是从此就与公司完全绑定。有人欢呼这是’赎身契’,有人颤抖着说这是’资本新骗局’。这边是’拿了钱就去环游世界’的兴奋派,那边是’超前消费等于慢性自杀’的恐慌党。现在,不妨打开你的手机计算器——如果老板此刻给出这个选项,你会按下等号键,还是狠狠按下清零键?

【时间轴】
00:00——如果公司一次性买断你的职业生涯
09:14——这不是妥妥的铁饭碗吗?
17:12——当老板遇见了人才,福利会少给吗?
26:22——消费是降级了,恩格尔系数就降低的吗?
39:10——看似买断是一种交易,但其实考验的是彼此的信心!
50:02——既然在职场中,就应该讲规则,而规则就是对各方的约束
61:50——既然销冠已经撑起了公司,像我们这些吊车尾的还有什么价值?
71:08——对企业来说,买断的不是员工的现在,而是员工的未来

【本期感悟】
当我们把整个职业生涯压缩成银行账户里的冰冷数字,打工人究竟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还是被资本精准计算后的二次收割?我的人生也可以“套现”?究竟是及时行乐的狂欢,还是焦虑自己老无所依。当面对这样的选择又何尝不是一种价值的肯定?如果我的一生值得投资,我会是自己的第一股东吗?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183:「魔丸」与「灵珠」-在偏见与救赎中重审自我

2025开年大片《哪吒2》引发热议,除了对电影制作方面的探讨,更多的还是从剧情、角色定位方面的延展。眼睛看见的是哪吒、敖丙、申公豹等形象,脑子里却泛想着自己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对号入座的过程其实并没有那么轻松,反而使自己想到更多关于成长那些压力、困顿、迷茫、挣扎……

【时间轴】
00:00——中国的动画电影站起来了!
03:02——剧情中惊人的包容
11:45——谁是真好人?谁又是假坏人?
15:18——所谓成长,难道只是为了满足某一个预定的结果?
19:47——打破偏见从改变审美开始
30:03——有时候做“傻事”,只不过是为了得到认可
35:16——当完美成为一个标准,也就成了最大的捆绑
40:38——申公豹: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49:46——个体与群体,从来不是简单的算数题
54:57——如果宇宙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正义与美善,那真令人绝望!
67:14——全员恶人,可能是事实,但就到此为止了吗?
76:49——发人深省的作品,就算好作品了!

【本期感悟】
哪吒的「黑眼圈」是反骨,敖丙的「龙角」是枷锁,申公豹的「灰色正义」才是人间真实!动画里没有非黑即白,生活里更没有标准答案。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真善美?放下完美主义,是否就是要摆烂、自弃?的确,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Bug,可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有了追逐真理的理由,真实的盼望将成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坚实的动力!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