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太男了

114:我是河南的,被黑惯了的河南【一些关于地域黑的感受】

【引言】
首先声明:本期节目绝对无意蹭杨姓女星带来的热点。起初想聊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前段时间发生的如:南阳迷笛节、哄抢药材等事件。诸如此类消息,再次将大众的眼光引向河南,且让大家众拾对河南负面的观感。但,提起这个话题,就连河南人自己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尤其是在面对网络上各种臆测、贴标签等评论,更是让河南朋友无力反驳。究竟是事出有因?还是无脑黑?先聊再说吧!

【时间轴】
00:00——地域黑的起源与影响(自古就有?)
04:45——地域标签与刻板印象
09:55——有多少井盖是河南人“偷”的?
18:43——在“地域黑”这件事上,通常人们先找到了一个“归因”
31:29——作为河南人,河南被黑意味着什么?
37:13——个人素质的确不能代表集体素质,但个体素质会反映集体问题
50:53——当包容越来越来,不只是地域黑,甚至会出现人人互黑,那将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本期感受】
地域黑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宣泄方式,常常形成共识。人们对地区的评价往往带有主观判断,归因于该地区的特点。对于这种现象,人们往往只是听说,并不太关注真相。地域黑本质上是一种群体情绪宣泄,通过对地域的负面印象来疏解负面情绪。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放大了这种现象。人们往往关注事件的发展和惩罚,而不关心事件本身。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加剧了地域黑现象的传播。当人们只是沉迷于参与的过程,甚至会主动放弃真相乃至真理。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13:你想孩子怎样成长,你就做怎样的父母,别让孩子输在终点线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业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深夜里父母辅导孩子作业时的“惨烈”场景。当然,为人父母,希望孩子将来更好,这本身是没错的,但过度的压力导致孩子厌学,父母情绪心理受挫,甚至影响家庭和睦的氛围,那就得不偿失了。那孩子的作业究竟怎么辅导?学习上的困难该如何克服呢?父母的心态该如何调整呢?每一个都是大难题!

【本期感受】
当90后、00后逐渐长大,进入社会,有了表达的机会,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对话环境?什么样的家庭关系?人们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或许可以让我们稍稍停下来,思考一下过去父母、学校、社会等形成的综合教育,又或许让我们如今为人父母的人,再看看自己的孩子正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更真切、更细致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从孩子这面镜子身上,看看身为父母的自己投射了什么给孩子。

【时间轴】
00:00——中国当代父母对孩子前任的预估变化
08:25——明明可以不读大学就结婚生子,为啥非得上大学?
15:34——传统乡土文化对当代教育期待的隐性影响
24:58——孩子学习不好,竟然是因为读书太多?
35:18——成绩、学历、能力在进入社会后,才会显示其价值
46:35——每个时代有不同的压力和困难,没有哪套方案是万能的
56:06——孩子的梦想,有时候是父母的灌输,也可能是父母无意中的影响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12:在一个混浊的世界里,要么活得清醒,要么活得庆幸!

当我们习惯了“宏大叙事”,往往就很容易忽视身边真实、具体的人事物,内心反而会增强了一些对于生活的魔幻感!但当我们真正开始注视着属于自己的生活,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时,又很容易被一些阴暗、消极的状况影响,以至于失望、无力、彷徨。那我们究竟要“清醒”地“痛苦”呢?还是要“无知”地“庆幸”呢?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处世之道。

【关键词】

#清醒 #痛苦 #挣扎 #独立 #洗脑 #庆幸

【本期感受】
“清醒”有“清醒”的代价,“庆幸”有“庆幸”的可叹,回归到个人,仍旧是为自己负责。当然,人生在世,总要有些目的,或者可以称之为“使命”,成为我们的内驱力,可以推动我们在任何环境中,坚持、笃定地走下去。因为知道,那是一切的答案,也知道,有一份终极的价值在等着自己。

【时间轴】
00:00——在充斥着负面新闻和争议的环境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08:13——历史中的小人物和宏大叙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历史中的价值和意义
20:54——选择没有对错,每种选择都有其尊重和适应性。
46:31——虽然我们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但最终清醒的决定还是要自己负责。
60:24——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67:02——互联网思维和他人的评价,正在塑造“将来的你”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11:迷茫、无助、脆弱的“身心灵”,在何处才能得“救赎”?

“身心灵”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不过近期确实出现了一些事件,再次吸引了网友们的目光。而就“身心灵”等相关的行业、服务也成为大众讨论的内容。聚焦到个人,我们如何看待“身心灵”这个概念及其相关的事件呢?究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去审视?甚至直接不假思索地批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主观视角,所以,你怎么看“身心灵”?

【关键词】#身心灵 #挣扎 #成长 #课程 #压力 #消费

【本期感受】
身心灵课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需求,并提供专业建议来改善生活满意度。然而,我们也要警惕“大师”的骗局,避免被骗。我们在相对比较差的环境时,对心灵需求的觉醒和对身心灵修养的追求,会相应增加,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建立自己独立的思考、判断的逻辑,不至于被利用、被割。

【时间轴】
00:00——身心灵课程:满足人们的内心需求,推至现实生活中的感知
13:51——身心灵:人们对心灵需求的觉醒(经济下滑时更为突显)
27:21——外行眼中,心灵大师的成功学课程背后的逻辑
40:14——人生困惑与价值观差异等认知大都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
56:47——其实,人从来就不可靠,所以独立思考很重要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10:做一个有担当的男人有多难?起码要从认识自己开始!

时至今日,“担当”一词已经从过去具体且细致地形容某个人的褒奖形容词,变成了一种常出现在沟通中的宽泛与空洞的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随着个人、独立、自主的口号越来越响亮,似乎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他人建立自己,只需要为了自己建立自己了。只是,回到生活本身,我们仍需要在关系中处理许多问题,可失去担当的我们又如何能承受得住关系里的压力和期许呢?

【关键词】

#责任 #能力 #担当 #承受 #压力

【本期感受】
担当不只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尤其是在各种不同的身份、角色中,我们能否肩负起应该的职责,这是本份的问题。丧偶式家庭、透明的父亲等等问题正在敲响警钟。在自己选择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面临接下来的挑战?只是表面上的装腔作势无法持久,更无法换取真实的价值和意义。只有直面困境,坦诚以待,这或许会是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的良好开端。

【时间轴】
00:00——情绪稳定本身就是一种有担当的表现?
05:55——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男性的担当也应该更具体、更细分
15:29——假装努力可能让人误以为自己有担当,但却不能使自己真正有担当
30:29——在当下社会结构环境中,我们需要有担当吗?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担当?!
49:27——在家庭中,在婚姻关系里,担当是本份,而不是一种额外的付出或功劳
57:55——或男,或女,从认识自己,为自己负责开始,才算建造了“担当”的地基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09:在躁动不安的日子里,情绪稳定从来都是稀缺的

当有人指出你的情绪不够稳定,你是否认同?或者你是否能接受身边有情绪不够稳定的人?对于现代的许多人来说,自己稳定的情绪是一种对他人善良的表现,同时也期待身边更多情绪稳定的人,毕竟人际关系对于内心的消耗是很巨大的。而不稳定的情绪往往会对身边的人造成许多伤害,有时候不只是心理上,还有肢体上的。所以,情绪稳定成了难题。

【关键词】

情绪 #情绪稳定 #浮躁 #愤怒 #人际交往

【本期感受】
努力成为情绪稳定的人,真的很重要。只不过,这个评判标准不能是自己,而是身边的人。而一个无惧他人评判的人,往往也是建立了自我的人。建立自我不单单是建立一种不受影响的状态,更多的是认清楚自己的缺陷,了解自己问题,同时也有积极的心态,要处理每一个影响自己与他人的状况。而在他人指出问题的同时,是否放低自己,也会暴露出自己是否有稳定的情绪。

【时间轴】
00:00——怎么理解情绪稳定?怎么看待情绪稳定的人?
07:31——当代社会的情绪涌动,导致稳定情绪的难度更大
20:42——谁能评判我的情绪是否稳定?
30:13——当我们对自我认识不足,未能建造自我的话,何谈情绪稳定?
40:05——个人经历能拓宽界限,同时也能强化内心
53:34——有时候失控,是对自我的保护?
66:30——情绪不只是自己的,也作用在关系里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108:那艘《夜晚的潜水艇》,要么隐匿过去,要么浮出未来

第一次读到《夜晚的潜水艇》,内心就涌动着共鸣,书中的人物,故事背后的作者,这些都是共鸣点。成长是个非常宽泛、笼统的话题,每当想到或者谈到与成长相关的话题,总会跟遗憾、伤感、挣扎、释然、平淡这样的形容词一起联想。对作者陈春成来说,他用潜水艇描绘成长,用夜晚安放成长。

【关键词】

#成长 #青春 #遗憾 #文学 #生活 #夜晚的潜水艇

【本期感受】
虽然只是谈及了《夜晚的潜水艇》这本书的第一篇小说,书里的故事就像是一条侦破的线索,顺着这条线回望过去时,似乎把过去看得更清楚了。的确,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无法重来。但最起码,我们能回头看看自己为什么出发,怎么出发,以及,现在还在不在想去的路上。

【时间轴】

00:00——夜晚的潜水艇:成长与成熟的心路历程

13:47——童年值得回忆,成长经历应该总结

29:32——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社会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要进入社会

40:59——多元化的社会,机会多了,挑战也更多了

48:18——天才?普通人?谁来定义?谁赋予能力?

61:04——社会只有规训?那规则从何而来,你我该如何自处?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proxy.wavpub.com/man-in-deep.xml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107:特别策划【对谈】两年了,看看订阅、收听、留言,这播客还是得坚持做下去!

本期节目为《太男了》两周年特别策划活动内容

嘉宾:六一(《时而散步》主播)

节目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703d786875857cbdef9ac8

【本期感受】

由衷地感谢《时而散步》的六一老师甘当绿叶,来到我们节目中做了主持,当我看到六一老师给我的提纲时,我一方面感动于她的用心,另一方面也着实反应过来,过去自己一直没有好好地、具体地思考过做这档播客以及在做播客的这个过程对我有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个机会实在难道,六一老师也是很好的MC,总得来说是一个很放松、很有意义的对话过程,同时也算是对过去两年多,一直在做的这个事“播客”的总结和回顾。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106:特别策划【对谈】找不到价值出口,只能靠油腻度日?从油腻聊到男、女之别

本期节目为《太男了》两周年特别策划活动内容

嘉宾:小藏(《门道》主播)

节目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3c791d353bcde74b44f841f

说到油腻,我们通常会想到谁呢?也许不是某个具体的形象,但一定会想到一些语言表达,通常也是很容易令人感到不适的言语。而在网络环境中,一旦有人表现油腻,或者是谈到油腻的问题,大家也都会积极探讨。不过,这毕竟只是个人素质、品格的问题,真的遇到,最多也只是表达个人的主观感而已。

【关键词】

#油腻  #素养  #独立  #自我价值

【本期感受】

虽然后面有点“跑题”,但小藏的分享实在太好,不舍删减,尤其是关于男女在历史发展中的区别的角度来看,非常值得在当下的环境中更进一步探讨。回到油腻的主题来看,当我们更靠近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时,更容易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逐步构建了我们对于环境与人的反应和姿态。油腻或者也是一种无奈之下的价值寻求和输出。

【时间轴】

07:24——男性形象的展示与自我表达

14:34——互联网词汇的概念框住了我们

22:45——女性职场遭遇的不尊重和漠视

27:55——男性油腻的根本原因是过嘴瘾

36:00——历史与个人价值的认知

40:52——年轻人整顿职场背后的责任问题

50:42——男女沟通的议题和挑战

55:36——油腻的定义及对待方式

64:16——如何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78:57——男女平等不只是性别问题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

105:特别策划【对谈】迷思-结婚率低是因为不想结?还是因为结不起?还是因为怕分离?

本期节目为《太男了》两周年特别策划活动内容

嘉宾:Icer(《坐下聊会儿》主播)

节目链接: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2f8ef753d440d4809b5d87b

亲密关系、婚姻、结婚这些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眼前,长辈们尽管也生活在这个发展快速,物质丰富,精神紧张的时代里,但却仍然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晚结婚,越来越不想结婚了。一方面的确有认识、信息方面的差异,而更关键的一个方面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对家庭的认知,对结婚关系所构建的亲密关系的需要发生转变,也就是越来越淡泊了,我们似乎可以找到多种自我满足和寻求满足的方式,家庭不再被信任,亲密关系也不那么容易建立起来了。

【关键词】

#结婚  #生育  #大龄  #未婚  #已婚  #婚姻

【本期感受】

Icer的真诚分享,让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更踏实,面对实际的问题,我们不想只探讨对错、是非,更重要的是,我们面对这些困境时,应该如果调整自我,更深入地反思。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识自己整全的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面对亲密关系时,因谨慎而有的小心翼翼是不可取的,坦然自己,也包容他人,或许这会对我们的亲密关系有更好的帮助。不恐、不悔、不卑、不亢。结婚、生育,不是每个人一生必经的任务。而对每一个身处关系中的人来说,更要面对永远要比逃避更有意义。

【时间轴】

00:45——欢迎一起来《坐下聊会儿》

08:23——未婚男性眼中的“恨嫁女”,其实并没有那么招“恨”

19:26——身为一个独立的人,思想上不再依附传统的“男大当婚,女磊当嫁”,独立地认识自己、认识婚姻、思考亲密关系,很重要!

26:10——我不是不想结婚,甚至我也渴望结婚,但是我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

34:47——亲密关系需要磨合,建立关系也需要过程:给自己一个预备的机会,也给他人一个表现的机会

45:39——中年男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大程度上来自于家庭,成就感来自于这个小家的每个家庭成员:妻子、孩子

53:51——亲密关系不是解药,结婚不是目的本身!

65:18——生育更应该促进我们思考生命,更深认识自己,同时也是渴望更多联系于亲密伴侣

75:17——我们看过的风景,也希望这个传承于我们的小生命也可以去欣赏,去体会。但孩子不是夫妻的全部

84:44——当你发现“自己”的存在,你或许会变得特别勇敢,像楚门一样

96:46——不由自主地端上一碗鸡汤:你若芬芳,蝴蝶自来

【联络方式】

微博ID:主播李诺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indeep@breakpod.net

若你想使用IOS、MAC系统的【播客】软件收听本播客,请使用此RSS链接:

https://breakpod.net/program/program-men-in-deep/program-men-in-deep-rss

添加URL即可订阅、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