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资深HR经验,却在公司变革后选择主动离职,成为一位全职爸爸。这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家庭选择。面对长辈无法长期帮忙、早教理念差异以及渴望亲自参与孩子成长的愿望,蒋老师踏上了全新的“职业”道路。他如何将HR的系统思维迁移到育儿?学习育儿课程、管理家庭膳食、处理夫妻育儿分歧、思考电子产品管控…八个月的全职奶爸生涯,是责任与情感的碰撞,更是对父亲角色、家庭价值和个人成长的重新定义。本期节目,我们深入对话这位“新上岗”的全职爸爸,探讨男性深度参与育儿的挑战、收获与时代意义。
【时间轴】
00:54——为何决定辞职做全职爸爸?长辈难以为继、早教理念差异、公司裁员契机三重考量。
05:55——夫妻如何决定由谁全职?男主内,女主外?
10:35——当下社会环境中,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深度关系的建立意味着深度陪伴的必要性!
18:48——谁都不是一开始就会做父母,学就对了!
24:55——哪怕是自以为身心健全的成年人,要明白孩子的表达,除了需要有知识,最重要是细微的观察!
33:38——时代不同了,老一套不够用了……
37:57——不设定世俗成功标准(高官、高薪),关注能力培养、品格塑造与因材施教。
47:45——做饭有什么难的?难的是用心!
52:27——面对教养孩子的问题,父母如果不能设定一个基础原则,就很容易发生冲突且无力解决。
58:58——道歉是因为错,错就错在没有看重彼此之间的关系!
01:04:39——全人能力,对孩子来说比某些成绩更有意义!
01:11:28——就算你不让孩子看手机,也无法阻挡这个汹涌的发展趋势。
01:30:39——原来在生养孩子的问题上,钱并不是唯一衡量的筹码!
【本期感悟】
当一个习惯了KPI、组织发展与人才管理的资深HR,将他的系统思维、学习能力和责任感倾注于方寸之间的育儿战场时,会发生什么?蒋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不仅是一次职业赛道的转换,更是一次对“父亲”角色内涵的深刻拓展。他打破刻板印象,用行动证明:养育孩子同样需要专业态度、持续学习和战略眼光。从学习营养配餐到理解婴儿行为信号,从处理夫妻育儿分歧到规划孩子的能力培养,他将职场沉淀迁移到家庭,又将育儿实践反哺对人性成长的认知。这趟旅程充满挑战——社会眼光、价值感重构、具体而微的琐碎事务,但也收获了无可替代的亲密连接与个人成长。他的故事启发我们重新思考:在现代家庭中,父职不应仅是经济支柱或威严象征,深度参与、共同成长或许才是给予孩子和自己最珍贵的礼物。当“奶爸”成为一份被认真对待的“职业”,我们看到的是男性在家庭责任承担上更丰富的可能性,以及育儿本身所蕴含的专业价值与生命意义。
【联络方式】
微博ID:李诺就是Me
即刻ID:This.is李诺
邮箱:men_in_deep@163.com
【节目收听方式】
苹果播客、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荔枝、QQ音乐、Spotify、豆瓣、通义听悟、新浪微博等音频平台 & 泛用型客户端搜索“太男了”即可订阅、收听、留言互动。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