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人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这事就是很难啊!

一场关于《脱口秀大会5》的“吐槽大会”。为什么经验再丰富的艺人都难当好“领笑员”?说脱口秀天赋更重要吗?如果放弃“竞争”的综艺效果,脱口秀大会的观感会更好吗?邀来老朋友喝喝,以观众视角聊聊一档内容综艺创作上的难点和困惑,对一档敢于冒犯观众的节目,也许我们该更加宽容一点。

02:10新人辈出,但脱口秀大会依然看出“选人危机”?

04:20老选手的“消耗感”扑面而来

04:45人人都能说5分钟脱口秀,太难了!

07:10说脱口秀天赋更重要吗?听听选手毛豆怎么说

13:17脱口秀段子的共鸣点,与自身生活远近有关

15:50为什么周迅、那英在节目里的表现有争议?

16:10《脱口秀大会5》在赛制规则设置上欠妥?

20:12节目剪辑会导致观看体验有偏差

23:52艺人综艺经验再丰富,也不一定能当好领笑员

26:10延展话题:业内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综艺嘉宾的选择?

28:09延展话题:导师型嘉宾和真人秀嘉宾,对艺人的要求标准不同

29:13嘉宾和主播的“脱口秀选手”红黑榜大公开!

40:57延展话题:脱口秀演员赚钱多了,创作会有瓶颈?

52:22如果放弃“竞争”的综艺效果,脱口秀大会的观感会更好吗?

57:02主播们的纯观众心态:能让我笑就好

主播小玉/小木/小T

嘉宾喝喝(资深娱乐观察者)

文案小T

剪辑段晓

校对李立军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23.影视剧里的原生取景地,值得一玩吗?

主播:小玉/小木/小T

放假啦!三位主播也想放松放松,聊聊“玩”这档子事儿。区别于后期人工修建的影视城,其实大量影视作品里的原生取景地都充满着或市井,或新鲜的游玩乐趣。电影《集结号》拍摄地的冷面,吃时为啥要用剪刀?《睡美人》的同款热带雨林,真的方便你拍出美丽的同款剧照吗?镜头下的取景地实测游玩体验,欢迎点击收听。

【北京】

01:32电影《北京爱情故事》《失恋33天》里都能看到的“筒子河”,适合夜跑的散心地

08:05为什么总爱晚上去筒子河遛弯的我,看不到乌鸦?

【丹东】

12:07探班《集结号》拍摄地,我在丹东极寒的天里,吃了碗需要用剪刀的冷面

16:04彩蛋:小玉去张家界探班某剧组,在阿凡达取景地玩剧本杀

【马来西亚姆鲁山国家公园】

22:18想拍电影《睡美人》同款剧照,但……

27:33夜游热带雨林,感受到什么叫“美丽又危险”

【重庆大厦】

31:22我在《重庆森林》里的香港重庆大厦里,住了一晚家庭旅馆

【美食记忆】

台湾夜市、西安的大西瓜、兰州的白兰瓜

【旅行闲聊】

《西游记》取景地里为什么一直放《新白娘子传奇》的BGM?

我在北戴河留下了唯一一张“哪吒闹海”

北京的老胡同里,有美食有好看的门脸儿

……

请发觉生活中好看的小角落吧。

文案/小T

校对/李立军

剪辑/段晓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22.和《胆小鬼》的演员聊聊,为何少年友谊又甜又痛?

主播:小玉/小木/小T


根据作家郑执原著小说《生吞》改编的剧集《胆小鬼》本周将迎收官,剧中四位少年的友谊无论是观众还是创作者都心怀感慨。少年的友谊为何总是又甜又痛?剧中王頔的饰演者侯雯元及冯雪娇的饰演者周依然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00:56  复盘剧情方便理解关系:秦理、王頔、冯雪娇、黄姝(死者)的四人友谊,有甜更是有伤痛

09:29  这场友谊中谁究竟是“胆小鬼”?饰演“冯雪娇”的演员周依然揭秘表演难度

11:25  一起承担惩罚、为对方挺身而出、互相陪伴成长……《胆小鬼》中那些和我们相似的“少年友谊”

17:35  少年时的友谊,会因为什么而走向破裂?

26:04  你能理解剧中“王頔的退缩”吗?

30:51  王頔饰演者侯雯元讲述原著与剧集改编的细节区别

35:56  少年时期的友谊,最怕听到“人终究是要长大的”

40:20  侯雯元揭秘为什么秦理如此看重与王頔的友谊?

47:56  成长真的注定要“痛”吗?

60:02  因为时间,青春期的一切终究成为一种“动力”

文案/小T

剪辑/段晓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21.“哥哥们”上综艺效果奇妙,是因为放下了艺人包袱?

主播:小T/小木/小玉

从许知远和刘震云上《向往的生活》到《快乐再出发》《披荆斩棘第二季》……这几年“哥哥们”在综艺里越来越活跃,综艺效果也与众不同,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艺人,而是一位“娱乐圈职场人士”。“太好笑了”“完全想不到他们会这样”的评价背后,他们是怎样的心理逻辑?观众又是怎样的预期心理呢?

话题点

01:17《快乐再出发》《披荆斩棘 第二季》这类资深男星参加综艺,为何更有综艺效果?

02:23  许知远、刘震云上《向往的生活》有自己独特的社交节奏

06:25  上年纪的男星无论上综艺还是接受采访,好像都没有了“艺人包袱”

15:26  刘震云这类作家为何能在综艺里游刃有余?

16:58  0713兄弟团、沙溢……综艺里纷纷投奔“喜剧人设”

20:40  梁文道、窦文涛等知识类主持,靠睿智和幽默铸造人格魅力

24:00  拆解看综艺观众的几种预期心理

30:21  年轻人看上年纪男星的综艺:虽然不认识,但真的很好笑

35:25  《我们是真正的朋友》这档“姐姐综艺”,为何没有预期效果?

37:58  “姐姐”和“哥哥”两个群体上综艺,得到的效果不一样

39:01  艺人的职业经历决定了综艺效果,时间能沉淀出人格魅力

文案/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20.艺人工作揭秘:修图标准、团队过滤和社交真空

主播:小木/小玉/小T

嘉宾:

小新(资深娱乐圈从业人员)

喝喝(观众代表)

娱乐圈的工作因为常暴露在镁光灯下,所以这个领域里各个工种之间的分工、真实的工作状态常引发观众的好奇。本期《三人行不行》邀回资深娱乐圈从业人士小新揭秘明星工作,在聊完“为什么艺人修图总要修那么长时间,但看起来又没有什么变化?”“艺人和团队之间,职业边界在哪里?”等话题后,我们感慨,娱乐圈其实跟真实职场没有区别。

话题一:

01:50  “看过一些娱乐圈的社交名场面,很好奇艺人这个群体日常是处在社交真空里吗?”

延展话题:

1.艺人在台前幕后社交性格会有差别,但都是一种“真实”。

2.入行渠道不一样,会导致艺人性格成分有差异。

3.在艺人身边工作,有什么岗位和职业分工?

话题二:

08:17  “艺人团队会帮艺人‘过滤’什么?”

延展话题:

1. 艺人采访常有“这个话题不能聊”,真的是背后有苦衷吗?

2. 现在的艺人有时候会得到团队的“过分保护”。

3. 艺人适不适应记者的“冒犯”,会随着历练增长而有变化。

话题三:

19:20  “艺人修图为什么要花费这么长时间?有时候看着也没什么变化!”

延展话题:

1. 所谓“生图”也经过画面调色。

2. 过重的滤镜,让现在的影视剧和综艺失去了真实的质感。

3. 一部作品诞生前后,艺人身边都有专业职位分工筹备物料。

话题四:

31:50  “娱乐圈是个升级版职场,合作中出现不专业的事时,是不是更有戏剧感?”

延展话题:

1. 敬业的艺人方方面面都会很专业,比如楷模刘德华。

2. 艺人的工作中,更多的时候需要调整敏感的心理状态。


文案/小T

校对/李立军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19.你是《星汉灿烂》里的赵露思,还是曾黎?

主播:小木/小玉/小T

《星汉灿烂》热播,但今天我们不聊剧中的爱情,拆解一下曾黎与赵露思所饰演角色的“母女线”。只夸别家的娃、“我是为你好”、最后与父母越来越像……这些剧中的代际关系你是不是也很熟悉?这些看似无解的代际冲突,究竟是源自沟通方式的迥异,还是太过经验主义?本期《三人行不行》邀你一起闲聊。

【话题点】

01:50《星汉灿烂》里的“母女线”

04:15与剧中高度相似的代际关系:同龄人互相对比、只夸别家的娃、“远臭近香”、“我是为你好”

08:15“妈,孩子真不懂你们姐妹之间的客套戏码!”

13:00  如果父母从小鼓励式陪伴,我会更自信吗?

16:07  耳熟的“我是为你好”这句话,你要花多长时间才能理解?

19:22  与长辈有代际冲突的原因:家长都有自我投射

24:05“我好像越来越像我爸妈了”

32:00  逆反心理的出现,也许源于沟通方式不合适

35:40  晚辈也是成年人,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36:30  长辈一旦抛掉“家长式包袱”,我们好像就能做朋友

37:35  人生只走一次,我们对世界的经验都很有限

【文案】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18.看综艺“桃花坞”,聊聊如何让社交不尴尬

主播:小木/小玉/小T

嘉宾:阿酱(娱乐圈从业人士)

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历来是观众观察社交方式的样本,在本季节目开播初期,便出现了被热议的“尴尬9分钟”片段。本期节目,我们逐一拆解节目中的“名场面”,并在生活和综艺不同语境之下探讨“家长式”沟通、职场社交法则等话题,探讨如何让社交不尴尬。

01:40 著名的“尴尬9分钟”是什么?

03:30 “家长式”的沟通、群体中爱“冒头”要面临尴尬、职场中的社交准则……我们从9分钟里看到了这些社交模式

12:48 “顺从”的辣目洋子和“自我”的王传君,不同情境、年龄层下得到的评价不一

16:58 综艺导演分享王传君的性格逻辑

19:22 从综艺视角复盘宋丹丹“爱张罗的性格

20:20 “家长式”沟通下依然自信表达的人,娱乐圈里有很多

29:53 职场情境下,如何快速融入新环境

31:36 不同年龄段,社交方式会有大转变

41:52 生活与综艺语境不一样,每种语境下如何让社交不尴尬?

【出品】新京报文娱编辑部

【文案】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17.二十二年了,我们到底在期待周杰伦什么?

主播:小T/小木/小玉

嘉宾:King金鑫(独立音乐人,资深杰迷)


周杰伦第15张专辑《最伟大的作品》发行,距离他第一张专辑《JAY》发行已过去了22年。这二十多年间,周杰伦已然成为了一种现象,大家在期待他的歌时,好像同时期待更多的东西,究竟我们是不舍巅峰时期的周杰伦还是自己呢?本期节目邀来资深杰迷同时也是一位音乐人的King金鑫,一起聊聊我们眼中曾经和现在的周杰伦与自己。


03:45  新歌、新专辑浓浓的“周杰伦味道”,这是一种什么味道?

04:28  听周杰伦新歌的感觉: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

09:10  杰迷怎么看“江郎才尽”这个老话题?

17:30我们那时第一次“遇见”周杰伦:奇特少话的少年

23:20难以割舍的是年轻时的周杰伦还是自己?

29:30周杰伦的范儿、品位、喜好,始终如一

31:50我们等周杰伦,真的只是在等他的歌吗?


【出品】新京报文娱编辑部

【文案】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16.从《人生大事》聊到“生死”,比哀伤更重要的是体面

主播:小T/小玉/小木

嘉宾:小新(娱乐行业资深人士)

          喝喝(娱乐行业资深观察者)

从近期上映的电影《人生大事》,延展聊聊“生死观”,“死亡”是人生大事,但好像我们害怕谈论。“死亡”本身沉重与否,也许生者该站在临终者的角度去审视,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不替他们做决定、保护好体面和尊严,也许才是“临终关怀”。如今专业医院已大量开设临终关怀科,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命的最后一程?

一、现象:我们害怕谈论“死亡”

01:15《人生大事》,院线上少见的殡葬题材电影

03:16出现过“殡葬”“死亡”元素的华语影视作品:《非诚勿扰2》《东北告别天团》《大腕》《哀乐女子天团》《孝子贤孙伺候着》《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

05:33“死亡”是日常聊天里的话题禁忌吗?

06:55年轻人好像更害怕谈论“生死”

10:00拆解影视作品:大多数作品都是借着“死亡”讨论“生”

14:15“死亡”有委婉提法、商业楼层也避讳“四层”……好像潜意识里避免谈论“死亡”

16:06年轻人的现实困境①:在养宠物时,练习“告别”

16:50年轻人的现实困境②:离开老家多年的人,难以应付家中老人的照护需求

二、思考:认真倾听临终者的需求

21:15“死亡”本身沉重与否,也许需要站在临终者的角度去审视

23:07对临终者最好的关怀,是“生者不要替他做选择”

25:42事件回顾:明星追悼会上,大多数的喧闹都和逝者无关

27:08事件回顾:为什么临终老人,选择把遗产留给隔壁水果摊的老板?

29:00近距离接触过“死亡”的人,会有新的生死观

31:14新变化:专业医院设立临终关怀科、儿童临终关怀中心建立、社区健全老人看护制度

34:45生命最后一程,更在意“可选择”、“体面”和“尊严”

【出品】新京报文娱编辑部

【文案】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

015.《梦华录》值得火吗?

主播:小T/小木/小玉

嘉宾:小新(资深圈内人士)

报报(观众代表)

即便没看刘亦菲、陈晓主演的《梦华录》,近期的你也一定被这部剧的各种话题刷过屏,豆瓣开分直奔8.8分,剧情、演员、演技等日常成为热搜榜常客,《梦华录》值得这么火吗?我们邀来懂得娱乐营销及幕后制作的资深圈内人士小新,从台前幕后拆解《梦华录》。究竟它真的是部有突破、有惊喜的古装偶像剧?还是“全靠同行衬托”?

【观剧感受】


02:45《梦华录》刷屏,不看剧的人追它停不下来?

04:15媒体提前看片会,剧方并未料到《梦华录》开分如此高

06:30圈内真实反应:“开分8.8?疑惑!”“7.5分差不多”

09:03看剧真实感受分享

——不会让中年人尴尬的偶像剧

10:35看剧真实感受分享

——大套路依旧,但小套路有惊喜

11:50看剧真实感受分享

——不喜欢它细节上“太工于设计”,整体剧情反而没有突破

【细拆剧集】


12:50圈内人解答:古装偶像剧核心卖点“演员及演员的颜值”

13:45刘亦菲与陈晓的颜值,在古装偶像剧里算稀缺资源

15:30在关汉卿的基础上改编,故事设定上看不到创新突破

16:45改编缺失:没有关汉卿故事里的“底层魅力”

18:50人物群像塑造,相比其他“古偶”来说比较丰满

【争议&亮点】


19:55霸屏式、地毯式营销真的令人想逃

21:06圈内人解答:如何分清话题是剧方营销,还是观众自发的二度创作?

24:10过度“嗑糖”营销,缺失人物成长线的宣传

28:40(彩蛋)幕后解密:演员现场“找补”剧本;代旭演“池衙内”的灵感

31:32“演技在及格线,但请别过度吹捧”

36:05理性探讨:能让刘亦菲表演起来有火花的男演员是少数?

37:55《梦华录》最成功之处在“选角”

40:01观众和主创看《梦华录》,都请平常心

出品/新京报文娱新闻部

文案、剪辑/小T


【哪里还能听?】

每周或双周,节目将在新京报客户端及各大播客平台同步更新,搜索“三人行不行”即可收听。

【如何找到我们?】

weibo:@新京报文娱

公号:新京报Fun娱乐

听友vx群:添加tianxiaoni001(请注明“三人行不行”)

欢迎大家一起玩耍以及提供好玩选题,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