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月:知名Node.js开发者的职业生涯到AI转向-LS03

死月是国内知名的 Node.js 开发者和核心贡献者,也是字节跳动 Node.js 基础团队的架构师。本期《浪说博客》有幸邀请到死月,听他讲述自己的程序员成长历程,让更多朋友了解真正的前端大神是什么样的。

上次录制时狼叔和死月聊了很久,有个印象比较深,是关于减肥的。死月为了对抗饥饿感,主要靠喝咖啡和茶,偶尔吃点牛肉干和花生米。他从160多斤降到130多斤,效果肉眼可见。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狼叔问经常出差没法喝茶怎么办?死月说自己带点茶,用酒店的水壶烧。

有些人有洁癖,只用一次性或自带的水壶。我继续问他,不嫌脏吗?以前不是有人用烧水壶洗内裤的事儿嘛。他说:”自己带茶具太麻烦,而且烧水壶洗内裤是个小概率事件。像我们出差住协议价的酒店一般不会发生这种事,所以还是心理作用。只要你不觉得恶心,有什么不能用的?”

我想了一下,也对。这世界的信息茧房已经无处不在,像核爆一样可怕。但是这些信息都是真的吗?你真的需要在意每一条吗?

烧水壶洗内裤的事儿确实发生过,但并非所有酒店都有。遵从自己的内心,有自己的判断,可能会活得更洒脱。

狼叔说他和死月非常熟悉,认识快10年了,但在这次播客录制的时候,发现很多故事都是之前不了解的,如何入行成为程序员(好友强行把他拉进了信息学竞赛集训队),如何变成Node.js核心贡献者(问题驱动,不是所有源码都要懂),职业生涯里的一些重要时刻(从花瓣到大搜车到阿里到字节),通过沟通都能有进一步了解,相信这些也是能够让听友们耳目一新。

“误入”ACM,开启竞赛生涯

死月的编程生涯始于小学,但真正让他走上 ACM 之路的,是一次”被抓”的经历。高中时期,死月的好友强行把他拉进了信息学竞赛集训队,并在网吧通宵达旦地给他讲解《背包九讲》,就这样开启了他的 ACM 生涯。此后,死月在各级竞赛中屡获佳绩,成为了学校的明星选手。

问题驱动, Node.js 核心贡献者

大学毕业后,死月进入创业公司工作,在实际项目中遇到了性能瓶颈。为了攻克难题,他开始自学 Node.js,并用它重构了公司的系统,通过 C++ 扩展大幅提升了性能。正是一次次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死月对 Node.js 的理解日益深入,并开始为社区贡献代码。渐渐地,他从修复 Bug 做起,成长为 Node.js 核心团队的中坚力量,并荣获”核心贡献者”称号。

不忘初心,笃行不怠

回顾死月的成长历程,我发现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离不开始终如一的热爱、专注和坚持。从高中时疯狂地练习编程,到工作中持续为开源社区贡献代码,死月始终坚持在自己热爱的路上前行。

在聊天的最后,死月向分享了自己对健身和生活哲学的思考: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保持开放心态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无论是技术还是生活,都应有目标和计划,同时也要保持灵活性,以应对新挑战和机遇。

死月的经历感觉可以给程序员的朋友们一些思考:只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兴趣所在,哪怕从最基础的 ACM 练习开始,也终能在编程的道路上走到最高处,成就非凡。

祝愿所有程序员都能在自己钟爱的领域披荆斩棘,书写精彩人生!

章节速览

00:00 死月分享自己的Node.js开发经验

01:50 游戏开发和ACM竞赛的经历

06:46 死月经历:早期接触Node.js与编程生涯

09:31 实习期间参与开源项目

12:20 软件开发经历及贡献分享

15:42 解决旧Bug成为贡献者

19:28 软件开发经历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影响

29:10 蚂蚁集团内部员工技能与趣事

31:07 个人职业转变和项目经验

33:27 翻译中的挑战与个人经验分享

36:50 如何平衡工作量与个人项目贡献

44:37 死月的减肥和健身经验

49:06 AI交互方式的未来探索与科幻影响

52:53 程序员成长与AI技术的影响

56:07 个人在AI探索经验

【本期主播及嘉宾】

【后期制作】

后期 / Captian、jj 幕后

运营 / Captian,狼叔

监制 / Captian

【听友社群】

微信听友群:希望大家在听友群和评论区多多反馈收听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添加微信好友 captainnotcaptain 备注浪说进群交流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App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 | Follow |Youtube|

【关于「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https://langshuo0.podcast.xyz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

前端潮流KK:科技达人与多面手-LS02

前端程序员KK分享自己从科研转向工程的心路历程。

当大模型时代来临时,前端工程师如何自处?

如何成功转型大模型业务?

本期箴言:人生的乐趣找到自身热爱并快乐着卷下去,是职业成功的关键。

想知道KK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快来一探究竟。

00:02:07 从前端到大模型的尝试: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00:06:40 找到自己的擅长点——实习经历与职业规划探讨

00:13:27 如何在大学期间找到自己的学习路径?

00:20:07 为什么愿意在项目上投入大量精力?

00:26:53 开源项目经验

00:33:36 从草台班子到一万五千STAR项目

00:40:20 AIGC在总结文本领域的潜力与工程化挑战

00:47:04 AI的解决方案将AI幻想变成确定性答案

00:53:47 思考人工智能的局限与超越

01:00:31 AI能力的使用:小技巧和俯视思维的训练

01:07:10 模型能力对比

01:13:55 前端工程师在个人成长与AI时代的转型的思考与探索

总结的内容,没有细节和灵魂,更多详细内容请收听播客。

【本期主播及嘉宾】

  • 主播:狼叔,狼书作者,一个中年到处浪的IT男;
  • 主播 :Captain,一个无聊,偶尔有点浪的人;
  • 嘉宾KK:独立开发者,14k 开源项目 Qwerty Learner 作者,《Web Worker 播客》主播,数码爱好者;https://kaiyi.cool 了解更多 KK。

【后期制作】

后期 / Captian

运营 / Captian,狼叔

监制 / Captian

【听友社群】

微信听友群:希望大家在听友群和评论区多多反馈收听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添加微信:229199157 备注浪说进群交流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App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 | Follow |

【关于「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https://langshuo0.podcast.xyz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

下期预告:浪说播客03-死月:知名Node js开发者的职业生涯与个人生活

和Captain一起聊聊狼叔的职业成长-LS01


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如何客观的点评狼叔?

作者:Captain

点评狼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通过这次播客,我比较详细的了解到他的工作经历,从本科毕业之后,在2015年之前他换过很多工作,基本上都是在折腾技术,在2015到2017年间创业,2017年之后字节,阿里工作至今。

即使在最一年中,狼叔依然做了大量探索,根据他的描述,可以了解一些行业现状以及给IT新从业的建议。有一些是不错的见解,大家可以听听。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是成功的,大部分人眼中,顶级大厂工作,出过书,在开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基本上是很多程序员羡慕的存在。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他过于喜欢折腾,没有走到上层,在大厂里也不过是一颗螺丝钉,这可能也是他比较遗憾的地方。但技术和管理终究是2条线,也可能个人志趣不同吧。

这样讲不知道是否合适,已经过了35岁的他,在AI时代,有过焦虑,有过折腾,在折磨与焦虑消解中,相信他能够继续勇往直前,做出新的成绩。

  1. 职业成长和市场环境
    • 讨论了当前技术行业的招聘状况,提到“金九银十”依然存在,但招聘模式有所变化,大厂更倾向于招聘高质量的员工。
    • 校招机会减少,对学历和能力要求更高。
    • 技术行业需求依然存在,尤其是服务端和AI领域。
  2. 前端开发现状
    • 前端开发者的求职现状,性价比成为考量重点。
    • P7级别的前端开发者非常受欢迎。
    • 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也成为求职的重要因素。
  3. 行业趋势
    • 大厂在二三线城市设立分中心,外包化成为趋势。
    • 区块链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仍有招聘需求。
    • 新兴领域如空间工程师、XR相关领域值得关注。
  4. 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 讨论了如何从数据分析转向前端开发,以及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
    • 强调了持续学习和找到兴趣点的重要性。
  5. 软技能
    • 沟通、理解他人意图、演讲等软技能在职场中的重要性。
  6. 个人品牌建设
    • 通过写作、分享、参与社区和技术大会等方式建立个人品牌。
    • 个人品牌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7. 工作生活平衡
    • 讨论了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包括选择合适的伴侣、有效沟通和保持积极心态。
  8. 对新从业者的建议
    • 对于新进入行业的从业者,建议直接进入大厂或通过中小公司曲线救国。
    • 强调了保持积极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性。
  9. 未来规划
    • 讨论了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包括对新技术的关注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本次播客我和狼叔对当前技术行业状况的洞见,以及个人如何在职场中成长和找到自己定位的建议。

总结的内容,没有细节和灵魂,更多详细内容请收听播客。

【本期主播及嘉宾】

  • 主播:狼叔,狼书作者,一个中年到处浪的IT男;
  • 主播 :Captain,一个无聊,偶尔有点浪的人;

【后期制作】

后期 / Captian

运营 / Captian,狼叔

监制 / Captian

【听友社群】

微信听友群:希望大家在听友群和评论区多多反馈收听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添加微信:229199157 备注浪说进群交流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App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 | Follow |

【关于「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https://langshuo0.podcast.xyz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

来自AI的焦虑和自我消解-浪说播客序言S00

关于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


本期主播


狼叔:狼书作者,前端码农,一个中年到处浪的IT男


Captain:互联网🧱牛马,经常性无聊,偶尔说走就走有点浪的人


新人主播Captain和 ITOG狼叔分享了做播客的初心。尽管市面上已有许多同类型的博客,我们还是决定通过发出声音,与听众分享自己沉淀的思考和生活中的趣事。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沉淀和分享更多自己的内容。


浪说播客:来自AI的折磨与焦虑消解


先说说近况,很多朋友应该都是我知道我在2023年7月离开了阿里。当时团队30多人,独立带一块业务,老板也非常好,按理说是可以“狗”的。当然,老板是好老板,其他就只是自我pua的想法而已。每个月都要进小黑屋去梳理人事清单,做事极其谨慎,生怕一失足成被离职员工。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今天你在梳理手心手背的肉,你的老板又何尝不是在看你的去留呢?此情此景,已成定局,又如何不能放手呢,我还能写代码,还有一技之长,与其在泥潭里挣扎,莫不如换个环境,于是我就换了工作。


换了工作,就没有焦虑了吗?不是的,我又焦虑了一整年。这1年折腾了很多技术,最主要的是AI和降本增笑带来的焦虑。下面是我折腾的一些总结,大家可以有选择的看看。


独立开发者:表面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面临的挑战远不止技术层面。你需要精通产品设计和市场运营,这还不是最棘手的。最令人沮丧的是,即便你开发出一个优秀的产品,市场也很可能不买账。这导致许多独立开发者陷入绝望和沮丧。


AI:AI的推理能力已经替代或增强了搜索引擎,这是不争的事实。它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正在逐渐渗透,就像疫情爆发后的传播感染一样广泛。然而,短期内AI主要还是巨头们争夺排行榜的战场。除了在用户生成内容领域(如图文、音视频等,相比衣食住行还不算大场景)外,AI在其他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表现还不够显著。值得注意的是,AI在”GC”(用户生成内容)中的”GC”可能还有另一层含义——”垃圾收集”,这一方面的应用才刚刚开始。例如,有朋友开发了滑雪护目镜,集成了抬头显示(HUD)和AI助手功能,解决了滑雪时难以操作手机的问题。这种创新需求同样适用于摩托车头盔。此外,Meta最新发布的Orion眼镜号称是最强AR眼镜,也令人期待。


我一个姐姐是昆曲博士,使用AI对她的专业领域帮助有限,仅能优化一些文案。然而,AI对姐姐的妈妈却帮助很大。作为宣传干事,她经常需要撰写套话文章。她先写出思路,然后用AI扩充内容,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大家能看到的编程领域,比如Cursor很牛,确实,比如continue.dev +claude3.5+voyage+mistral组合,对新项目都很好,但实际上在我的10w+行数的项目里,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我也知道Claude 3.5 Artifacts套件很好,但实际上咋用,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比如百度基于 Aims 这种 Schema 的,只专注于 AI 生成 Schema,还有提供基础运行时,生成卡片类局部代码。二者并没有本质区别,只能说后者,肯能在落地上会更容易,对模型能力依赖没那么重。但说穿了,都是在模型能力上做东西,模型升级才是优化的最大的解。这和早年 Node.js 性能调优一样,做了很多,不如升级一下版本。找准重点,才是好的解法。所以,当大家都在模型能力和上层应用上卷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参与进去就好了,有了车票,走到哪里又何须纠结。


空间计算和AVP:苹果Vision Pro(简称AVP)是我深入研究的对象。与之前仅作为娱乐工具的AR/VR不同,AVP搭载了M2芯片和16GB内存,更像是PC与AR/VR的混合体,成为一款真正的生产力工具。它看起来非常夸张,这是因为OST和VST选择中,AVP选择了VST方案,我理解苹果是故意的设计的酷酷的。


它非常重,629克,很多人带几个小时就受不了了。我自己连续8小时问题不大。不过佩戴方式需要稍稍调整,不能一直积压眼球,那种方式我受不了。


它的价格比较贵,3499美元,据传1年后就可以做到1500美元,重量做到400克,你能接受吗?


区块链:这个行业我了解不深,我之所以关注,是因为招聘Remote多,且给的工资还不错,我目前还没有信仰,所以先保留。


折腾了以上内容之后,我依然感到迷茫。AI无疑是底层技术,是基础能力,是大势所趋。但它将催生何种创新,目前尚难定论,恐怕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答案。AI很可能像”电”的发明一样,在未来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它对个人的具体影响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显现。与其过分忧虑,不如秉持”但行好事”的心态,轻松一些,尽力向前,静待时机!


其实当你了解足够多,理论上是不会很焦虑的,接下来分享然我消解焦虑的3件事儿。
某日,读了一段书,过于关注未来,是焦虑的根源。于是,我就没那么焦虑了。


有一个视频,一个人身边有很多圈绳子,绳子被大货车拉着向远处走,视觉感受是绳子到尽头,那人必会被勒死。所以看视频的时候会非常紧张,时时担心结果。其实,人生百年,也不过一瞬,何况区区一段工作经历呢?放到人生里,只是一个点而已,当你想清楚这个事就不会迷茫了。


我一个哥哥最近迷上做箫,他选的竹子都是很好的,朋友劝他练习的时候不需要用那么好的料子,他说:“活多久都不知道,就算浪费一点,又能浪费多少呢?”,其实想明白了,也就那么一点事儿。


另一个缓解我焦虑的发现是,许多人正在探索多元化的职业选择。比如,有朋友离职后开发应用程序,有人进入加密货币领域,还有人围绕Apple Vision Pro创业,有些人选择移居海外,或转行做心理咨询。表面上,他们似乎都过得不错。虽然我没深入了解他们背后可能面临的挑战,但这些例子给了我一个重要启示:人生真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顺应大趋势,积极参与其中。至于遇到什么机遇,那就是个人的福分了。


在移动互联网初期,我对iOS一无所知,只是看到学长在做。后来发现这个领域工资很高,于是我也开始学习。2015年,因业务需求,我开始接触Node.js,恰巧赶上了大前端工程化的爆发期。接下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回首过往,无论是iOS还是Node.js的初期,我们不都曾迷茫过吗?

面对未来,我们依然看不清方向,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巧,和很多朋友一起聊,大家都有类似的感受。我也做了自我审视,今天的我有哪些优势,能做什么,如何能够站在AI相关的领域。


我有一定的经验,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经历了小公司、创过业,顶级大厂,也经历了移动互联网的完整周期,像客户端,大数据,前端,后端或多侯少都有一些经历。当然,Node.js是我投入精力最多的技术。


我有很多朋友,他们水平都很高,无论大厂还是小厂,都有很多很优秀的同事,还有很多通过各种大会认识的朋友,很多行业里顶级的大佬基本都在我的朋友圈里。


我需要参与到AI时代,我需要转变,但怎么做还不清楚。大模型之前研究过一点D2C和P2C,略知算法,大模型出现之后也关注过各种模型,除了没自己训练过,行业里能看的内容基本上都看过了。


不知道如何做?那就先玩命折腾吧。看看身处趋势中的朋友们怎么做。了解他们的做法后,剩下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然后”just do it”。按照这个逻辑,我现在最好先看清楚身处趋势中的朋友们在做什么,这无疑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方式。

于是,我和Captain一拍即合决定开始做一个播客,名字就叫”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


为了准备这个节目,在发布之前,我们已经录制了8期。
1、和Captain 一起聊聊狼叔的职业成长
2、KK: 科技达人与多面手的播客对谈更多AI观点,有快速和本能的反应。
3、死月:知名Node.js开发者的职业生涯与个人生活的另一面
4、年翼:敬业也是职业发展非常重要的一面

还在剪辑中的还有年翼、TC39顶级前端技术专家 Hax、独立开发者飞羽、西溪三胖之一的Yorkie、CSS顶牛张鑫旭;未来还会邀请更多的朋友和技术大牛一起聊聊。


我们的目标是制作100期节目。


尽管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决心为自己设定这个目标并努力实现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分享当下的见解,同时探索未来的可能性。我们希望这前四期节目能成为一个良好的开端。恳请大家给予支持,关注我们的节目,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并给我们”一键三连”。


最后以《窄门》封面的一句话来结尾:“因为抱着与你重逢的期待,在我眼里最险峻的小道也总是最好的”。

【本期主播及嘉宾】

  • 主播:狼叔,狼书作者,一个中年到处浪的IT男;
  • 主播 :Captain,一个无聊,偶尔有点浪的人;

【后期制作】

后期 / Captian

运营 / Captian,狼叔

监制 / Captian

【听友社群】

微信听友群:希望大家在听友群和评论区多多反馈收听感受,这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添加微信:229199157 备注浪说进群交流

收听平台

苹果播客 | 小宇宙App | Spotify | 喜马拉雅 | 网易云音乐 | 豆瓣 | Follow |

【关于「浪说播客」】

浪说播客:https://langshuo0.podcast.xyz ****浪说播客:专注于泛 IT 方向,讨论技术之外的有趣内容。

“浪”是个中性词。它可以指浪潮,也可以表示一种过于兴奋的状态。在可控范围内玩得有趣,这其实才是我最喜欢的理解。当然,做一些”浪”的事儿也极其难得。比如,将”浪”这个概念引入播客,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会玩”、爱折腾的朋友,在录制过程中分享更多有趣的经历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