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集播客中,Jess作为创伤知情瑜伽导师受邀串台《Passion Fruits不是百香果》,与主持人Eric和莎莎夫妇探讨童年创伤对亲密关系的种种影响,并通过解析创伤类型、形成机制等,进一步分享瑜伽/正念/冥想等身心练习如何实现创伤疗愈等内容。
聆听了Eric和莎莎各自的童年创伤经历后,Jess结合应用心理学背景和创伤知情瑜伽导师经验,解析了两人的依恋类型:在争吵/责骂声中长大的Eric成年后形成回避型,自成孤岛、避免冲突、职场关系疏离;莎莎虽自幼备受夸赞却呈现焦虑型倾向,严格要求自我、追求外部认可、在亲密关系中时常确认安全感。
Jess还介绍了混乱型和安全型依恋模式,并从神经科学角度解释创伤的形成机制及触发特点。创伤疗愈在于通过提升神经系统韧性来修复或重建依恋模式,具体方法包括安全关系修复、身体调节训练、同频共调技巧等。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安全感,及时弥合关系伤痕,并可通过身心练习提高自我觉察,为孩子营造稳定和谐的家庭氛围。
时间轴/Shownotes:
- 00:10 开场&嘉宾介绍、创伤的二元分类
- 04:42 Eric自述童年创伤(成人的依恋模式)
- 10:20 莎莎的自我剖析(自我价值的肯定系统&如何对待权威)
- 20:18 人的四种依恋关系风格:回避型/焦虑型/混乱型/安全型
- 28:00 东亚家庭中常见的“已读不回”和“只说不听”
- 33:59 为何依恋模式难以改变?
- 44:15 理想的依恋模式——安全型
- 48:42 身心练习的疗愈力:从觉察开始
- 57:19 实用的情绪调节工具
找到我们/Find us:
– 公众号/小红书 @平凡身体
– 活动/听友群/更多互动 请加小助手VX: SomaIsTheLivingBody
Podcast: Play in new window | 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