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E3 坠楼死亡剖析:叙事的悖论

《坠楼死亡的剖析》是一部关于叙事的电影,它探讨了叙述形成的过程以及基于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之间的博弈。

叙述是人类的一种难掩的冲动,一种下意识的本能。从我们看到一个事物开始,就在为其添加叙述。即使我们看到一幅静态的图片,我们的叙述本能也会发挥作用,为画面添加叙述,想象这一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下一幕可能是什么样子。叙事,是编织真实与虚构的技艺。

这种对事实的空缺填补——基于通过感官捕捉到的现实片段,在这些片段之间的空白处填补上自以为的全貌理解——在《坠楼死亡的剖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男人从家里的木屋阁楼跌落,现场没有找到凶器,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指向凶手的直接证据,只有三滴血迹和案发前一天的录音。仅凭这些零星的证据,如何拼凑一个死亡的故事?但几乎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会自动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故事。

导演特里耶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让观众在推测真相的过程中反而偏离了真相。影片中的视角魔力在于,一旦你选择了某种方式去认识事物,就注定只能看到这种方式下的既定真相。这类似于观测者效应,我们的观测行为会影响被观测的对象。当我们不去观测和评判事件时,不同立场的真相可能同时存在,但一旦我们进行了观测,它就只有一种真相。

庭审在影片中,则是一个叙述的战场。在庭审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事实的较量,而是双方叙事的博弈。控方和辩方都必须根据已知的证据,构建一个符合自己立场的叙事。他们就像对立的作者,他们轮流讲述自己构建的故事,并试图消除对方故事的可信度,以赢得听众的信任。

而一个更加吊诡的现象则是,案件中的证据仿佛是薛定谔的证据,同样的一系列观察和证据可以支持完全不同的论述和立场,在两个看似矛盾的叙述中都能自圆其说,得到完全不同的真相。因此,在影片的五次庭审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叙述看似有说服力,但很快被推翻。事实就在这一次次交战和层层叠叠的解释中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影片中的「剖析」不仅可以被理解为对亲密关系的剖析,还包括对「叙述」的剖析。这种剖析不仅在语义层面和法庭上的逻辑与事实层面进行,还涉及到心理层面。我们不禁会好奇:为什么生活在同一空间的夫妻对共同经历的事情有着全然不同的理解,以至于他们与旁人讲述这段关系时,会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

本期节目,我们将会通过《坠楼死亡的剖析》探讨真相与叙述之间的微妙关系,人类对于叙事的深层依赖及其带来的困境。

时间线|内容:

[0:08:41] 庭审作为「叙述」较量的战场

Chapter 1. 叙述的本能

[0:11:11] 什么是叙述?「叙述」和「故事」的区别是什么?

[0:15:34] 叙述是人类的本能

[0:22:15] 决定我们会讲述一个怎么样的故事的关键因素:

[0:22:26] 1)立场:当「解读」成为一种必要工作

[0:27:37] 2)价值体系:看待故事的视角与我们的社会身份及价值观紧密相连

[0:39:29] 3)社会文化:不同文化为何对这部影片和其中的人物理解如此不同?

Chapter 2. 虚构与现实

[0:44:25] 影片中关于虚构和现实的层层讨论, 虚构和非虚构的边界在哪里?

[0:48:29] 庭审准备的那场戏:构建叙事全过程

[0:54:18] 虚构和真实的共生关系:真实是虚构的素材,虚构构建真实

[0:55:48] 叙述如何使故事「呈现」?

Chapter 3. 选择

[1:07:03] 在现实不给出任何清晰的指引时,我们只能选择

[1:12:31] 我们先做出选择,然后为选择赋予理由

[1:14:27] 现实生活中的选择永远是凌乱的,只有在小说中才会有环环相扣的前因后果

Chapter 4. 叙述的悖论

[1:20:49] 人叙述是人在荒芜世界中找到的生存解释

[1:23:05] 萨特:真正的故事并不存在

[1:29:09] 生活中的「恶心」从何而来?

[1:33:30] 叙述与个人身份的确立:叙述作为一种疗愈方法

[1:39:48] 故事的局限和自欺

[1:45:57] 或许失败者需要一种不平衡的叙述来继续生活

[1:47:45] 怎么讲述故事总是由「结局」定义

[1:52:21] 叙事是一种对复杂性的消解和对个人的「降维」

[1:58:49] 贯穿全篇的冲突:诚实面对生活,还是接受虚构的生活秩序

[2:06:23] 「成功作家」与「失败作家」的隐喻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听友群

添加小助手wx: badaolaoyu

🎵音乐

Raviv Leibzirer – Piano Sonata No 14 in C Minor Op 27 Moonlight – Mov I

Damon Power – Arietta

Marco Martini – Theater Magnus

Bishara Haroni – Gnossienne No 1

Toccata Arpeggiata

Yehezkel Raz – Ballerina – Slowed and Reverbed

Eldad Zitrin – Time to Go

Sémø – Insomniacs Dream

8opus – Impromptu in F Minor Well Meet Again

Romeo – Fragility

Ivo Pogorelich – 24 Préludes, Op.28:4. In E Minor

📚引用

H. Abbott: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Brian Schiff (2012) – The Function of Narrative: Toward a Narrative Psychology of Meaning

Constantin Huet (2020) – The Power of Narratives in Decision Making

萨特 《恶心》(Jean-Paul Sartre, Nausea)

米克·巴尔 《叙事学》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

邮箱(听众来信/商务洽谈):ahsmmy@163.com